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8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129篇
安全科学   217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341篇
综合类   571篇
基础理论   142篇
污染及防治   44篇
评价与监测   47篇
社会与环境   156篇
灾害及防治   1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4篇
  1971年   1篇
  196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西藏那曲牧区雪灾区域危险度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在野外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选取10月至次年5月的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以及稳定的积雪日数、平均积雪深度、草场现有载畜量、冷季草地超载比例、冬储草量等7个因子为那曲地区雪灾区域危险度的评价因子,将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应用于雪灾区域危险度的评判。以西藏那曲地区的5个县为例,具体介绍了雪灾区域危险度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962.
针对模糊综合评价的不足之处,提出把权广义距离之和模糊模式识别运用到模糊综合评价当中,建立了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陕西某高层建筑火灾危险评价实例证明,该模型能使系统安全评价结果更准确、合理.  相似文献   
963.
利用3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原理,以小流域为单元对秦皇岛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壤侵蚀等级类型进行空间分析,得出了不同土地利用结构所占面积和不同土壤侵蚀类型所占面积及分布小流域,并详细分析了秦皇岛市土壤侵蚀的主要影响因子和不同土地利用结构侵蚀现状。  相似文献   
964.
Turton, Donald J., Michael D. Smolen, and Elaine Stebler, 2009. Effectiveness of BMPs in Reducing Sediment From Unpaved Roads in the Stillwater Creek, Oklahoma Watershed.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 (JAWRA) 45(6):1343‐1351. Abstract: Erosion from rural unpaved roads is thought to b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sediment in sediment‐impaired streams in Oklahoma and other locations. However, no direct measurements of sediment yields from rural unpaved roads were previously available for Oklahoma. Four rural unpaved road segments in the Stillwater Creek Watershed were instrumented in a paired watershed design to measure sediment yields to stream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stallation of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BMPs). One segment of each pair remained under current management to serve as a control. The second segment received BMPs after a 1‐year calibration period. One BMP consisted of widening the ditches, re‐shaping ditches and cutslopes, putting a proper crown on the road surface, and vegetating disturbed areas with grass. The other BMP consisted of creating a proper crown on the road bed, applying a geo‐synthetic fabric to the road bed and surfacing with 127 mm of crusher run gravel containing 12‐15% fines to serve as a binder. Road segment sediment yields for individual storms varied, depending on factors such as rainfall amount and intensity. During the pre‐BMP year, storm sediment yields ranged from 0 to 4.3 Mg on one pair of segments and from 0 to 2.8 Mg on the other. The storm sediment yields and annual yields were in the same order of magnitude as sediment yields from unpaved rural or forest roads reported in other studies. Sediment yield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on both segments by the installation of BMPs, approximately 80% on one segment pair and 20% on the other. The average sediment yield (across the four segments) for the pre‐BMP year was 138 Mg/ha or 120 Mg/km of road. By extrapolating these average yields across the 479 km of unpaved roads in the Stillwater Creek Watershed and comparing it to estimated sediment yields for other land uses obtained from other sources, we conclude that unpaved roads may contribute up to 35% of the total sediment load to Stillwater Creek.  相似文献   
965.
分析了林区锅炉水质不良对锅炉安全运行的严重危害,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66.
三峡水库上游流域非点源颗粒态磷污染负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有效控制三峡水库上游流域因水土流失产生的非点源颗粒态磷污染,改善库区水质,以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为基础,从影响土壤流失年际变化的水文条件和人类活动两个主导因素着手,并从地形指数的角度考虑泥沙输移比的空间分布,提出了能反映流域输沙量逐年动态变化的新估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流域颗粒态磷污染年负荷模型。在GIS辅助下,应用所建模型,对研究流域1990~2006年颗粒态磷污染负荷进行了空间分布模拟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所建年输沙量模型和颗粒态磷年负荷模型有良好的模拟精度;金沙江中下游流域,雅砻江中下游流域和岷江的大渡河流域是颗粒态磷污染的主要源区,嘉陵江流域通过治理水土流失和颗粒态磷流失情况明显好转;“长治”工程后,三峡水库上游流域的颗粒态磷年负荷总体上有下降趋势,近5年的年均负荷为16 482 t/a,比治理初期的1990年减少约37%。  相似文献   
967.
将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主要评价指标组成模糊物元,同时各开发利用阶段作为物元的对象,以各项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模糊量值构造复合模糊物元,运用层级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计算其欧化距离相似贴近度.通过广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验证了该分析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68.
1980-2009年期间黑龙江省玉米低温冷害年判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黑龙江省玉米种植区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区域,并在5个区域中选取24个气象站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逐日气象资料和玉米发育期资料,考虑玉米各发育阶段对温度的不同需求,建立具有气象、农学和生物学意义的玉米低温冷害综合指标。结果表明:1980-2009年间,黑龙江省共发生了14次玉米低温冷害,其中1987年冷害严重;以每10年进行比较,冷害的发生频次和程度都呈下降趋势。近30年来,冷害程度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北部重于中部,中部重于南部;冷害频次上呈现北部最多,中部次之,南部最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969.
提出"区域开发规模扩张的资源环境响应"的概念,并构建了区域开发规模扩张的资源环境响应指数、响应度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量分析1995-2008年东北地区开发规模扩张的资源环境响应变化及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995年以来东北地区开发规模不断扩大,而资源环境水平总体呈现出"先升后降"的波动变化态势。资源环境对东北地区开发规模扩张具有由"正响应"向"负响应"转变的特征,与此相对应,区域开发规模扩张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程度也呈现出由"弱促进"向"强胁迫"变化的态势,这说明近年来在东北地区开发规模加速扩展的同时,其对区域资源环境造成的压力也日益增大。1995-2008年由经济快速增长导致的资源环境压力增长是引致东北地区开发规模扩张对资源环境影响由"正向促进"向"负向胁迫"转化的重要内部因素,而区域投资的不断增长以及工业的快速发展是东北地区开发规模扩张对资源环境影响由"弱促进"向"强胁迫"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70.
校园安全灰色关联评价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通过对影响校园安全的因素分析和灰色关联理论在校园安全评价中的适用性分析,得出校园安全存在与灰色系统理论相耦合的特征。应用灰色关联理论建立校园安全灰色关联评价模型,合理确定标准数据序列,对非线性、离散以及动态的校园安全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价,根据关联度大小来判断校园的相对安全性程度,并结合湘潭市5所学校的校园安全状况进行实例验证。其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一致,该模型能有效地解决校园安全影响因素中的非线性关系和不确定性问题,可作为校园安全相对安全等级划分的重要理论依据,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