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0篇
  免费   403篇
  国内免费   427篇
安全科学   1107篇
废物处理   59篇
环保管理   753篇
综合类   1967篇
基础理论   466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42篇
评价与监测   326篇
社会与环境   333篇
灾害及防治   24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90篇
  2016年   226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401篇
  2011年   450篇
  2010年   319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87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锅炉环境影响评价系统软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C语言作为开发语言,研制开发了锅炉环境影响评价系统软件,软件充分利用C语言模块化,过程化的优点,源程序由12个模块组成。经编译连接生成一个可执行程序,用户只需输入15个必需的原始参数,软件即可自动查询,计算大量的中间参数,并立即给出污染源强及污染物在周围环境中分布的预测和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32.
Air pollution monitoring programs aim to monitor pollutants and their probable adverse effects at various locations over concerned area. Either sensitivity of receptors/location or concentration of pollutants is used for prioritizing the monitoring locations. The exposure-based approach prioritizes the monitoring locations based on population density and/or location sensitivity. The hazard-based approach prioritizes the monitoring locations using intensity (concentrations) of air pollutants at various locations. Exposure and hazard-based approaches focus on frequency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and potential hazard (consequence of damage), respectively. Adverse effects should be measured only if receptors are exposed to these air pollutants. The existing methods of monitoring location prioritization do not consider both factors (hazard and exposure) at a time. Towards this, a risk-based approach has been proposed which combines both factors: exposure frequency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exposure) and potential hazard (consequenc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use of fuzzy synthetic evaluation technique in risk computation and prioritization of air pollution monitoring locations. To demonstrate the application, common air pollutants like CO, NOx, PM10 and SOx are used as hazard parameters. Fuzzy evaluation matrices for hazard parameters are established for different locations in the area. Similarly, fuzzy evaluation matrices for exposure parameters: population density, location and population sensitivity are also developed. Subsequently, fuzzy risk is determined at these locations using fuzzy compositional rules. Finally, these locations are prioritized based on defuzzified risk (crisp value of risk, defined as risk score) and the five most important monitoring locations are identified (out of 35 potential locations). These locations differ from the existing monitoring locations.  相似文献   
33.
汉江水质评价的化学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汉江各主要水质断面进行水质因子分析及综合评价,通过各主因子的方差贡献及因子得分得出各水质因子的赋权值,从而对所取断面进行水质污染程度的综合评价、分析与排序。同时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汉江17个断面的水质污染相似性进行分析,给出分类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34.
用灰色聚类法对荔湾湖水质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灰色聚类法把湖泊系统当作一个灰色系统来研究,将灰色聚类理论应用于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中,以广州市荔湾湖为例,建立不同的聚类指标所拥有的隶属函数,确定聚类权重值,求得最大聚类系数及聚类结果,得出用灰色聚类法进行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评价,既能体现水质等级界线的模糊性,又能充分利用信息,避免了模糊数学法的不合理之处。因而,灰色聚类法是一种简便、客观、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5.
以地下水水质评价分级标准作为训练样本,构造B-P网络模型对其进行训练,用训练好的B-P网络对某地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进行评判、优选。并与其它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B-P网络用于环境测点优选不仅原理直观,而且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6.
分析表明,当地表水中石油类浓度很低时,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评价结论的可靠性会下降,应选用合适的监测方法,同时要注意引入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37.
用10ml氯仿萃取离子缔合物一次,洗涤一次,不稀释。它与国标方法的线性回归无显著性差异,此方案测定样品的准确度En为0·34,小于1,结果令人满意,测量不确定度是除国标方法外最低的方案。因此它具有低污染、操作简单的特点,并可用于常规检测饮用水中的LAS。  相似文献   
38.
通过对模糊数学在环境质量综合评判中的分析,指出“最大隶属度”原则的不适用性,并根据环境质量分级所存在的固有关系提出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39.
分析了模糊综合评判在水质评价中的缺陷,将模糊数学中的贴近度与经典的Euclidean距离结合,提出Euclidean贴近度水质评价法。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并且精度高,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40.
酸雨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介绍了酸雨的起因和目前国内外开展的 1 1个研究领域 ,叙述了各个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指出要解决酸雨问题 ,应通过对酸性污染物的排放、迁移扩散、转化、沉降、对水及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等基础研究和信息 ,制定出控制污染源的排放、节能及生态恢复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