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6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113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33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21.
陈敏  吴静  陆正禹  吴伟伟 《环境科学》2004,25(6):127-131
研究了内循环厌氧膨胀床反应器(the internal circulation anaerobic expanded bed reactor, ICAEB reactor)的颗粒污泥特性.结果表明,该反应器在平均COD容积负荷28.2kg/(m3·d)下稳定运行时,平均COD去除率为89.0%,内循环比约12.5.反应器中培养出普通颗粒污泥和悬浮颗粒污泥.位于反应器第2反应区液面的悬浮颗粒污泥层具有动态稳定性,相对稳定的运行条件可降低其对反应器的不利影响,必要时也可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清除.  相似文献   
122.
采用水热合成—高温碳化—涂饰的方法制备了介孔碳修饰石墨电极,并将其用于模拟硝基苯废水的电化学处理,考察了废水pH、电流密度、电解质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修饰电极表面具有丰富的介孔结构,因而比石墨电极具有更高的硝基苯去除率和苯胺生成量。实验结果表明,在废水pH为7.0、电流密度为15 mA/cm~2、电解质硫酸钠投加量为1.775 g/L的条件下处理初始硝基苯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模拟废水,电解3.0 h时的硝基苯去除率高达99.6%,苯胺生成量最高达45.54 mg/L。  相似文献   
123.
采用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棕榈油废水。考察了该工艺对废水COD、固体悬浮物(SS)、有机氮等的去除效果,关键工艺参数,同时探讨了盐浓度对废水生物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COD去除率高于95%,BOD,和SS去除率均高于98%,油脂去除率高于90%,有机氮去除率82%,处理后的出水满足马来西亚回灌水国家标准。因出水中含大量的钾,将其用于农田灌溉时,不仅可减少肥料的用量,而且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4.
Hydrochemical Changes Over Time in the Zahedan Aquifer, Ira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roundwater in the Zahedan Aquifer located in the arid southeast of Iran was chemically characterized to understand both the nature of the alluvium aquifer and the effect of human activities, specifically sewage disposal on groundwater quality. Concentrations of major cations and anions in the Zahedan Aquifer are much higher than concentrations observed in groundwater of similar settings. Although the nature of the aquifer and climatic parameters have affected the chemistry of groundwater, human impacts on the groundwater quality are more significant.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n some areas of the Zahedan aquifer increased up to 7,500μS/cm in 25 years. Human influences in some areas are so prevalent, that the groundwater type changed from a Na+-HCO3 - in 1976 to a Na+-Cl- type in 2000. The impact of human influences on the groundwater quality is also indicated through observed nitrate concentration up to 4.81 meq/L in the urban area.  相似文献   
125.
无火焰原子吸收石墨炉法测定海水中的总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使用无火焰原子吸收石墨炉法测定海水中总铬的分析方法。在氧化过程后采用络合 -萃取技术使共存元素与待测元素分离 ,既消除了基体干扰 ,又达到了富集作用 ,使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 6.34 % ,回收率85.2 %。  相似文献   
126.
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废水中低含量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了集恒温平台石墨炉 (STPF)于一体的纵向塞曼效应背景校正 ,最大功率升温 ,钯作为基体改进剂和峰面积积分 (A -s)测定废水中低含量锡的新方法。测定结果表明 ,锡含量在 0 μg/L~ 10 0 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测限 (3σ) 3 5× 10 -11g ,特征量为 9 1× 10 -11g ,相对标准差小于 6 % ,回收率在 91%~ 10 7%之间  相似文献   
127.
膨胀石墨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膨胀石墨是一种新型的多孔碳质吸附材料.它具有发达的孔结构,对于大分子的物质具有超大的吸附能力.膨胀石墨作为新型纳米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机械和环保等领域.在概述膨胀石墨的吸附性能和机理的基础上,介绍了其在海洋溢油污染、水中微量油污染、印染废水和有毒气体治理等方面的应用,并对膨胀石墨的最新合成方法和应用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和预测.  相似文献   
128.
研究了石墨加工过程中烧碱的回收利用。在由中碳石墨加工成高碳石墨的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烧碱,形成大量碱性废水。我们利用石灰苛化法回收工业原料烧碱,取得良好效果,烧碱的回收率占加入量的65.4%;回收后的烧碱重新回用于石墨的加工生产,不仅有效节约了资源,且能够使出水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实现了石墨加工过程的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129.
通过酰胺化一锅法成功制备了三乙烯四胺修饰的磁性氧化石墨烯纳米颗粒(MGO-TETA)吸附剂,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拉曼光谱仪(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证实了MGO-TETA吸附剂的成功制备.同时,实验研究了吸附剂用量、亚甲基蓝溶液(MB)的pH值、吸附剂的零电点和离子强度对MGO-TETA吸附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MGO-TETA的循环再生和工业模拟应用.最后,通过拟一级动力学、拟二级动力学、颗粒内扩散和液膜扩散4种模型讨论了吸附动力学过程,使用Langmuir、Freundlich和Temkin模型探讨了吸附热力学行为.结果表明:MGO-TETA对MB的吸附是自发可行且吸热的,符合Langmuir等温线模型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由Langmuir等温线模型计算的最大吸附量为638.90 mg·g-1.经过5次吸附-解吸循环以后,MB的去除率仍然可达87%.经过实验证明在吸附过程中MGO-TETA吸附剂与MB之间存在静电相互作用、氢键相互作用、π-π共轭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0.
对氯苯酚在石墨上的吸附行为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建  王静  孙成 《中国环境科学》2009,29(6):636-639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探讨了对氯苯酚在石墨表面的吸附行为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在pH值7的条件下,随着pH值上升,对氯苯酚的水溶性增加且与石墨表面的静电斥力增强,对氯苯酚在石墨表面的吸附量显著下降.离子强度对该吸附行为无明显影响.对氯苯酚与石墨表面芳环结构之间的π–π作用是占主导地位的吸附驱动力,而疏水力和静电力作用在该吸附过程中不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