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74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43篇
综合类   120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马燕  李志萍  梁珂  刘明珠 《生态环境》2012,21(4):720-725
河流渗滤是一种自然净化过程,污染河水通过该过程在河流沉积层中发生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得污染物浓度降低,河水水质得到净化,从而达到增加地下水开采量的目的。本项研究通过淋滤实验,利用自行设计的土柱实验装置和人工配制的淋滤液,模拟了BTEX污染河水在下渗通过河流渗滤系统的过程中发生的降解行为。实验历时48 d,获得了该过程中BTEX各组分和电子受体的质量浓度变化历时曲线,得出的结论包括:污染河水中的BTEX在通过河流渗滤系统时将发生两种环境行为—吸附和降解。其中,吸附作用对于BTEX的净化效果较为有限,当吸附达到饱和之后,在存在电子受体的情况下,BTEX能够发生厌氧微生物降解,降解作用能够更有效的去除BTEX污染物。其中去除效率最高的是间二甲苯,在以NO3-为电子受体的情况下平均去除率为85.5%,在以SO42-为电子受体的情况下平均去除率为82.4%,其次是乙苯、甲苯,去除率最差的是苯,在两种电子受体的系统中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8.5%和63.5%。由于吸附作用的影响,微生物降解相对于BTEX浓度变化存在一个滞后期,BTEX各组分的土壤-水吸附分配系数Kd越大,总的降解效率也就越低。通过河流渗滤系统这一自然净化过程,可以有效地去除浓度较高的BTEX混合污染,各组分平均去除效率都超过了60%,最高去除率均超过了80%。对于持续不断入渗的污染河水,当土壤吸附达到饱和、微生物活性受到抑制,去除效率会大大降低,从而使BTEX穿透河流沉积层进入含水层,对地下水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22.
根据拓扑优化基本原理,利用OptiStruct进行振动台扩展台面的结构最优化设计,通过两级拓扑优化完成结构的拓扑寻优。首先利用整体级拓扑优化,找到结构的整体最佳构造。然后利用局部级拓扑优化,对局部结构进行拓扑寻优,最终完成产品的结构设计。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表明,误差在5%以内,表明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3.
由于兰州段夏季黄河水的浊度较高,直接影响了自来水厂的正常运行,而目前水厂所用工艺无法满足高浊度水的处理要求,因此,采用自主研究开发的具有特殊结构的水旋澄清池对黄河高浊度水进行了强化处理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多点投药混合方式下,强化水旋澄清池可提高浊度的处理效果;若在投加无机絮凝剂PAC后,再投加有机絮凝剂PAM进行复配作用,不仅可降低无机絮凝剂的用量,节约制水成本,而且提高了自来水厂的出水水质;结果也表明该水旋澄清池技术能够推广应用于黄河高浊度水的强化处理工艺中。  相似文献   
24.
氯气泄漏扩散过程及后果评价的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氯气泄漏扩散过程及后果评价的研究成果。从现场试验、实验室模拟和数学模拟三方面分析了氯气泄漏扩散各研究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强调了氯气泄漏扩散后果评价的必要性。指出:必须针对中国特有的一些重气扩散建立专属知识产权的数学模型;不同层次数学模型的精度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需加强基于特定数学模型的全过程统一界面模拟程序的开发。  相似文献   
25.
采用改进直剪仪模拟桩与土之间的滑动摩擦,研究了沥青涂层对桩侧摩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桩侧摩阻力与土的类型、法向应力有关,随着法向应力的增长,滑动摩阻力也相应增长,且增长近似呈线性关系;在一定的法向应力下,沥青涂层对减小滑动摩阻力有一定的作用,随着法向应力的增长,沥青涂层亦会导致滑动摩阻力增加。  相似文献   
26.
活性炭膜处理工业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活性炭膜与常规弹性材料同时作为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的填料,分别加装在相同条件的两套接触氧化池中,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在同样的条件下处理工业废水,经过对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以活性炭膜为填料,处理废水的能力更强,净化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7.
为研究油气并行管道中,天然气管道喷射火对相邻输油管道内流体与管壁的热影响,设计并搭建天然气喷射火对输油管道热影响实验平台。实验平台由环道及冷却系统、火焰系统、控制及数据采集系统3个部分组成。完成平台搭建并验证环道系统气密性后,以0#柴油为介质,开展验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火焰系统工作可靠且可控,冷却系统能够将柴油温度控制在初馏点以下,数据采集系统能够正常采集油品压力、温度、流量、管壁温度、火焰温度等预定数据,实验平台具备一定可行性与安全性。实验平台可进行在不同管道规格及材质、火灾形式、油品介质及流速条件下的热影响实验。实验平台结合材料性能进行测试,可研究喷射火对管材性能的影响,为油气并行管道的安全运行提供相关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8.
Anaerobic treatability of synthetic sago wastewater was investigated in a laboratory anaerobic tapered fluidized bed reactor(ATFBR) with a mesoporous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GAC)as a support material.The experimental protocol was defined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the maximum organic loading rate(OLR),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the efficiency of the reactor and to report on its steady- state performance.The reactor was subjected to a steady-state operation over a range of OLR up to 85.44 kg COD/(m~3.d).The COD removal efficiency was found to be 92% in the reactor while the biogas produced in the digester reached 25.38 m~3/(m~3·d) of the reactor. With the increase of OLR from 83.7 kg COD/(m~3.d),the COD removal efficiency decreased.Also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 model using multilayer perceptron(MLP)has been developed for a system of two input variable and five output dependent variables. For the training of the input-output data,the experimental values obtained have been used.The output parameters predicted have been found to be much closer to the corresponding experimental ones and the model was validated for 30% of the untrained data.The mean square error(MSE)was found to be only 0.0146.  相似文献   
29.
构建了基于正交设计-水质模拟-方案评价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的方法体系,并应用于滇池流域.选择TN、TP作为总量控制指标,将滇池流域划分为6个子区单元,通过设计5水平(0%,5%,10%,15%,20%)6因素的正交试验表,得到25种不同削减方案;耦合EFDC模型模拟得到25种不同削减情景条件下湖泊水质的TN、TP浓度分布,计算各方案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SI),筛选符合中度富营养化标准(60  相似文献   
30.
This research work draws an insight into th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n a series hydraulic/electric synergy system—a green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 experimental test rig of the system with all necessary sensors and instrumentation has been developed to study the energy saving through hydraulic regenerative braking. The effect of various system parameters, such as braking time, maximum accumulator pressure, pre-charge pressure of hydro-pneumatic accumulator, volumetric displacement of the hydraulic master pump, and hydraulic regeneration pump on the quantum of regeneration energy, was analyzed. In addition, an AMESim model of the real-time experimental test rig has been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A set of five different experimental designs (parameter variations) of the system is defined with the available standard component sizes. The best design is selected of the available experimental designs based on the maximum hydraulic regeneration energy and regeneration efficiency.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selected design has an energy efficiency of 13.3% and a regeneration efficiency of 43.8%. An accumulator-centric control strategy for energy management is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on the experimental test rig configured with the selected desig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trol strategy is tested through experiments and simulation on the developed test ri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