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94篇 |
免费 | 1414篇 |
国内免费 | 11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337篇 |
废物处理 | 171篇 |
环保管理 | 799篇 |
综合类 | 3690篇 |
基础理论 | 740篇 |
环境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525篇 |
评价与监测 | 640篇 |
社会与环境 | 339篇 |
灾害及防治 | 48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1篇 |
2024年 | 187篇 |
2023年 | 232篇 |
2022年 | 336篇 |
2021年 | 335篇 |
2020年 | 289篇 |
2019年 | 270篇 |
2018年 | 275篇 |
2017年 | 326篇 |
2016年 | 329篇 |
2015年 | 324篇 |
2014年 | 337篇 |
2013年 | 397篇 |
2012年 | 523篇 |
2011年 | 542篇 |
2010年 | 367篇 |
2009年 | 384篇 |
2008年 | 278篇 |
2007年 | 419篇 |
2006年 | 379篇 |
2005年 | 326篇 |
2004年 | 266篇 |
2003年 | 247篇 |
2002年 | 183篇 |
2001年 | 178篇 |
2000年 | 153篇 |
1999年 | 138篇 |
1998年 | 115篇 |
1997年 | 135篇 |
1996年 | 78篇 |
1995年 | 60篇 |
1994年 | 52篇 |
1993年 | 47篇 |
1992年 | 34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80年 | 5篇 |
1978年 | 4篇 |
1975年 | 2篇 |
1974年 | 1篇 |
1973年 | 5篇 |
1972年 | 1篇 |
196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为减少化工事故频发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在分析危化品泄漏事故类型的基础上,从事故发生概率和事故后果两方面提出危化品泄漏事故风险评估模型.以中毒事故为例,对重庆长寿化工园区内某企业一液氨储罐进行风险评估.基于概率模型计算中毒事故概率,结果表明该储罐发生泄漏引起中毒的概率较小;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影响范围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根据损失模型计算事故经济损失,结果表明此类事故经济损失中人员伤亡损失所占比重较大,随泄漏时间的增加,总经济损失也随之增加,泄漏60 min时的经济损失是30 min的2.41倍,泄漏90 min时的经济损失为30 min的3.14倍.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可大幅度降低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72.
以Ru/TiZrO2为催化剂,采用催化湿式氧化法降解异佛尔酮废水,选择反应温度、氧气分压、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初始pH为影响因素,以TOC去除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研究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响应值的影响,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模型,并采用后退回归法进行模型精简.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及其交互作用对TOC去除率影响极显著(P≤0.01);反应时间的二次项对TOC去除率影响显著(P≤0.05).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TOC去除率逐渐提高.最后对模型进行验证,实验值与预测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说明模型具有可靠的预测性,将该模型应用到催化湿式氧化中合理可行.质谱和离子色谱检测到异佛尔酮的降解产物主要为有机酮与小分子羧酸,由此提出对反应机理和降解途径的假设. 相似文献
573.
砷是人类发现的毒性最强的环境污染物质之一.铁及其化合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水体中重金属的去除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存在去除效率低、材料成本高的缺点.为了更好地利用铁及其化合物高效去除水中重金属砷(As),本文通过加入氧化剂构建了两种反应体系,实现了对废水中砷的高效去除:分别利用零价铁(Zero valent iron,ZVI)活化过硫酸钠(sodium persulfate,PS)和亚铁离子(Fe2+)活化高锰酸钾(KMnO4)两种工艺去除了水体中的砷.通过批试验控制过硫酸钠、零价铁及高锰酸钾和亚铁的投加量,研究了各变量对As的去除效果和动力学影响.利用环境扫描电镜(SEM)对反应前后的物质的结构进行表征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As溶液浓度为20 mg·L-1时,两种体系下的反应物最佳配比方案分别为0.5 g ZVI、0.1 g PS和KMnO4 0.01 g、Fe2+ 0.02 g.两种体系中As的去除率都大于99%,且反应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其中,ZVI活化PS反应中产生的SO4-·对砷的去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种方法对As的去除机理均包括吸附、沉淀和共沉淀作用.通过经济成本对比分析,PS-ZVI在高效去除毒性略低的As(Ⅴ)的时有明显的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574.
本文对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27Al-NMR法对PASC和PAC中铝的形态分布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在PAC中,Al13和AIb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Al13/Alb比值为1.0左右但对PASC而言,情况有所不同,在低碱化度(B)和低Al/Si摩尔比情况下,Al13和Alb之间不存在对应关系,Al13和Alb比值远远小于1.0,随着B值和Al/Si摩尔比的升高,Al13/Alb比值逐渐趋近于1.0.这意味着在低B值和低Al/Si摩尔比情况下,由于聚硅酸与铝水解聚合产物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铝硅复合新产物,该新产物对PASC中铝的形态分布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575.
采用共沉淀结合固体粒子混合法, 在TiO2中引入三氧化二铝包膜磁性核, 通过对催化剂的XRD, TEM和红外光谱分析, 发现磁性核具有γ-Fe2O3的晶相, 且被三氧化二铝及二氧化钛包裹, 形成复合型磁载光催化剂.同时对影响磁载光催化剂氧化直接耐酸大红4BS染料废水的因素:初始pH值(5.3—5.7)、光强(12.35—18.455μW·cm-2)和TiO2 浓度(0.45—1.45mg·l-1)进行研究, 通过建立响应曲面模型可得到最佳的初始pH值、光强和磁载光催化剂浓度分别为5.45, 19.49×102μW·cm-2和0.86mg·l-1, 脱色率达到92.4%. 相似文献
576.
南海湖是包头市唯一的天然湖泊,为了解包头市南海湿地的水质现状,根据南海湿地进出水特点于2015年4-11月合理布点采样,通过检测pH、DO、TN、TP、DP、NO3-N、NO2-N、NH3-N、CODCr、Chl(a)等指标,对湿地水质现状进行分析,并采用污染指数法和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湿地水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南海湿地水体达到严重污染级别,根据污染负荷分担率Ki值可知化学需氧量(22.93-45.98)、总氮(27.69-38.10)、总磷(5.93-28.03)对水体的污染最为显著,均超过地表水Ⅴ类标准,监测期间各点位TSI(chla)值均大于53,可知南海湖现已处于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577.
利用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建立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imethyl Phthalate,DMP)-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构建配体DMP-受体BSA相互作用模型.通过区段-区段动力学法(Plug-plug kinetic,PPK),HD法(Hummel-Dreyer,HD),前沿分析法(Frontal analysis,FA)和空峰法(Vacant peak,VP)测定DMP与BSA的相互作用,分别运用Scatchard方程,Klotz方程和非线性方程(Non-linear regression)等理论方法获取两者的相互作用参数,进而分析理论模型适用度.结果表明,PPK法、HD法与FA法都适用于DMP-BSA体系相互作用的测定,HD法最优.模型适用度分析得出非线性回归方程为最适合的理论模型.相互作用参数测试表明DMP-BSA只有单一类型的结合位点且结合强度适中,DMP-BSA分子水平的测定结果可为DMP毒理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78.
土壤环境基准是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修订、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监管的重要科学依据。笔者选取美国和澳大利亚基于保护生态的土壤基准制订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讨论,从两国的制订策略和关键推导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比对了两国的基准值制订技术要点。结果表明,两国的土壤基准名称、保护对象和毒理数据处理措施等存在差异,这与各国的具体制定策略有密切关联。建议我国在基准制订中加强不同区域土壤基准的针对性研究,建立本国土壤毒性数据共享平台,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修订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79.
多氯联苯(PCBs)是一种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典型的持久性有毒有机污染物.对人类和环境产生了许多有害影响.随着对多氯联苯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其监测方法研究发展得也很快.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国内外采用的多种多氯联苯的分析方法.特别介绍了酶联免疫法、生物传感器法、荧光免疫PCR 等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检测技术的研究情况.比较了各种免疫方法的检测范围和检测灵敏度,指出了目前利用免疫方法检测多氯联苯存在的问题,并对免疫分析技术在多氯联苯检测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80.
以国内外文献及标准方法为基础,优化了血清中17种2、3、7、8位取代的PCDD/Fs的测定方法,建立了同位素内标稀释-索式萃取一段法层析柱净化-高分辨气质联用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17种2、3、7、8位取代的PCDD/Fs的方法检出限范围为3.72-14.74 pg.基质加标实验中目标化合物回收率为94.61%-117.14%,标准参考物质SRM1958中PCDD/Fs的多数单体测定结果也在参考值范围内.实际样品同位素内标回收率为66.2%-95.2%,RSD是4.0%-9.0%.该分析方法准确可靠、灵敏、操作简便,适用于血清中二噁英的测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