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01篇 |
免费 | 564篇 |
国内免费 | 8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28篇 |
废物处理 | 15篇 |
环保管理 | 199篇 |
综合类 | 1004篇 |
基础理论 | 426篇 |
污染及防治 | 224篇 |
评价与监测 | 142篇 |
社会与环境 | 123篇 |
灾害及防治 | 8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6篇 |
2024年 | 61篇 |
2023年 | 91篇 |
2022年 | 98篇 |
2021年 | 101篇 |
2020年 | 102篇 |
2019年 | 115篇 |
2018年 | 100篇 |
2017年 | 125篇 |
2016年 | 124篇 |
2015年 | 112篇 |
2014年 | 101篇 |
2013年 | 188篇 |
2012年 | 157篇 |
2011年 | 148篇 |
2010年 | 90篇 |
2009年 | 92篇 |
2008年 | 72篇 |
2007年 | 104篇 |
2006年 | 92篇 |
2005年 | 67篇 |
2004年 | 48篇 |
2003年 | 46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32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35篇 |
1998年 | 32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全氟烷基磷酸是一种新型全氟化表面活性剂,被广泛应用于匀染剂、湿润剂和农药中的消泡添加剂等。在美国,基于对其潜在毒性的考虑,美国环境保护总署已禁止全氟烷基磷酸在粮食作物农药中使用。从全氟烷基磷酸的注册使用情况、结构与环境行为、环境介质中的浓度水平和生物暴露毒性等方面分别展开论述,旨在为中国开展该类物质的环境研究提供可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82.
根据2019年7月国务院印发和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号)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的相应考核指标,在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3个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一级分类指标中,当调查对象得分之和大于或等于卷面分数的70%,则认为其具备该分类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居民整体... 相似文献
83.
环境雌激素17α-乙炔雌二醇(17alpha-ethynylestradiol, EE2)是一种常见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主要经消化道被人和动物摄入,但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尚不清楚。为探讨EE2早期慢暴露对Sprague-Dawley (SD)大鼠神经发育和成年后认知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本研究选择5日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EE2低剂量组(0.1 μg·kg-1)、EE2高剂量组(10 μg·kg-1),每组8只,EE2持续暴露16周。观察大鼠体质量、脑质量变化。采用Morris水迷宫、旷场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表现。Nissl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1区(CA1)、海马CA3区(CA3)、齿状回(DG)的细胞形态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海马、大脑皮层的IL-1β、IL-10蛋白水平,并测定皮层和海马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EE2暴露组大鼠体质量增长速度较对照组减缓,脑质量减轻。行为学发现,EE2组逃逸潜伏期延长,目标象限停留时间、跨台次数减少,中央区运动距离和中央区停留时间减少,并呈剂量依赖性变化。EE2暴露组海马各区神经元排列紊乱、形态不规则,DG区神经元前体细胞数量减少。进一步发现,EE2暴露组大鼠大脑皮层、海马组织的MDA含量均升高,IL-1β表达量增加,IL-10表达量下降。低剂量组海马DG区BDNF表达减少,高剂量组CA1、CA3、DG区BDNF表达均减少。以上结果表明,生命早期0.1 μg·kg-1 EE2慢暴露可引起雄性大鼠成年后空间学习记忆行为障碍,与海马结构紊乱、BDNF水平降低和脑组织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4.
典型平原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厂周边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分布特征及生物有效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并掌握典型平原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厂周边土壤中重金属Cd、Cr、Cu、Pb、Ni和Zn的污染现状,以上海市某生活垃圾焚烧厂为例,研究其周边土壤中重金属赋存形态分布特征及生物有效性,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检测分析表层土壤中目标重金属总量及形态分布,并利用风险评估编码法(RAC)评价其生态风险水平.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中Pb和Zn主要以Fe-Mn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为主(>80%);Cr、Cu和Ni则以残渣态为主(>60%);Cd虽以残渣态为主(>50%),但与其他重金属相比,其碳酸盐结合态占比相对较高.生物有效性分析结果显示,Cr、Cu和Ni以惰性态为主,生物有效性低,而潜在可利用态Cd、Pb和Zn占比较高,存在较高的释放风险.土壤中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Cd > Zn > Pb > Cu > Ni > Cr,其中,Cu、Pb和Zn处于低风险水平,Cr和Ni处于无风险水平,而Cd处于中等风险水平.研究显示,该垃圾焚烧厂周边土壤中重金属已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累积,其中,潜在可利用态Cd的占比较高,已达中等风险水平,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5.
为探讨纳米材料的慢性生物效应以及材料结构对生物富集的影响,开展了A-TiO2(锐钛型纳米TiO2)和R-TiO2(金红石型纳米TiO2)在斑马鱼(Danio rerio)体内的长期富集和清除试验.采用半静态暴露试验,试验周期为46 d(暴露阶段28 d,清除阶段18 d),每种晶型设置2个处理组(ρ分别为4.0和10.0 mg/L),测定各时间点斑马鱼体内不同晶型纳米TiO2含量(以w计);以暴露阶段的BAF(生物富集系数)以及清除阶段的排出速率常数、总量清除率为终点,比较斑马鱼对2种晶型纳米TiO2的富集、清除的异同.结果表明:在暴露阶段,A-TiO2在斑马鱼体内的富集量显著高于R-TiO2,10.0 mg/L处理组斑马鱼体内富集量均显著高于4.0 mg/L处理组;4.0和10.0 mg/L的A-TiO2处理组的BAF分别为76.7和105.4 L/kg,略高于R-TiO2(41.6和36.1 L/kg),二者在斑马鱼体内均不具有生物蓄积性.在清除阶段,斑马鱼体内的2种晶型的纳米TiO2均可被排出,清除阶段的清除率为88.0%~100%;斑马鱼体内2种晶型纳米TiO2富集量的下降均符合一阶指数衰减方程,排出速率常数在0.26~1.01 d-1之间. 相似文献
86.
基于已有文献资料数据,以中国东部平原湖区(31个),蒙新湖区(4个),二龙湖,青海湖及抚仙湖共38个典型湖泊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四大类常用抗生素(四环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在湖泊水体和沉积物中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四大类抗生素污染在中国典型湖泊中普遍存在,其中水体中抗生素污染水平依次为磺胺类(2147ng/L) > 喹诺酮类(1458ng/L) > 四环素类(481ng/L) > 大环内酯类(205ng/L),沉积物中抗生素的分布具有垂向差异特征,表层沉积物抗生素浓度高于深层沉积物.抗生素检出浓度在不同湖区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东部平原湖区水体和沉积物中抗生素浓度显著高于其他湖区.相比入湖河流,湖区(如太湖贡湖湾和青海湖)水体中抗生素污染相对较高,表明湖区可能作为抗生素的汇集地.湖泊水体中的抗生素浓度分布呈现季节性差异,如太湖水体中抗生素浓度在春,夏及冬季高于秋季,而鄱阳湖,白洋淀和二龙湖在旱季(4月)高于雨季(8月);而湖泊沉积物中抗生素季节性差异较不明显,这可能与抗生素在沉积物中的迁移性有关. 相似文献
87.
为探究孕激素左炔诺孕酮(LNG)对鱼类脂质代谢的影响,将刚孵化的稀有鮈鲫仔鱼置于0.8和6.5ng/LLNG暴露6个月至性成熟,考察其生长指标、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脂质和脂蛋白含量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1) 0.8,6.5ng/L LNG暴露显著降低70dph稀有鮈鲫的体重和肥满度,且6.5ng/L LNG暴露显著降低180dph雌、雄鱼的体长或体重;(2) 0.8,6.5ng/L LNG暴露导致180dph成鱼肝脏出现细胞空泡、肝细胞肿胀等损伤;(3) 0.8,6.5ng/L LNG暴露显著降低180dph雌鱼肝脏中甘油三酯、胆固醇的含量,且6.5ng/L LNG暴露显著降低雌鱼血浆中甘油三酯的含量,但对雄鱼肝脏及血浆的脂质含量无显著影响;(4) 0.8,6.5ng/L LNG暴露显著降低180dph雌鱼肝脏中脂肪酸合成酶基因(fasn)m RNA的表达水平,且6.5ng/L LNG暴露显著降低180dph雄鱼肝脏中fasn及乙酰辅酶A羧化酶基因(acaca) mRNA的表达水平.由此可见,LNG长期低剂量暴露可抑制稀有鮈鲫的生长、诱导肝细胞损伤、引起肝脏和血浆脂质含量发生性别差异性变化,并影响肝脏中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表明LNG在低浓度下可干扰稀有鮈鲫的脂质代谢,提示LNG对鱼类种群具有较高的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88.
南昌地震台地下水位变化异常的分析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篇文章主要通过对南昌台地下水位资料变化的处理分析,利用求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加速度来判别和分析地震异常,并初步进行试验预报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89.
为评估煤电行业从业人员因遭受职业危害暴露引起的健康负担大小,根据工作暴露矩阵法对燃煤发电职业暴露程度进行估算,利用健康效应分析和伤残调整寿命年指标构建燃煤发电职业暴露健康负担评价体系,实现职业暴露健康负担的量化评价。将所构建的评价体系应用于3个燃煤电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类危害因素中,粉尘所致健康危害最大,人均健康负担约为8.861 a;各生产环节中,运输煤系统所致健康影响最大,约占整个生产过程的45.53%。 相似文献
90.
为了探究上海市典型地区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_(10))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及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本研究分别于夏季和冬季在上海徐汇区和金山区设置多个采样点,采集室外大气PM_(10)样品,同时招募相同区域各20名志愿者进行室内颗粒物采集,分析其中Cr、As、Pb、Cd和Hg的含量,并采用美国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重金属的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上海市典型地区环境空气中的PM_(10)浓度范围为36.6~266.6μg·m~(-3),其中,冬季浓度高于夏季,城市浓度高于农村,室外浓度高于室内;PM_(10)中重金属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AsPbCrCdHg,且呈一定的空间分布关系,室外Pb和Cd的平均浓度高于室内,As则是室内浓度高于室外.上海市典型地区环境空气PM_(10)中的重金属致癌风险为成年人高于儿童,As存在潜在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