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0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261篇
安全科学   57篇
废物处理   75篇
环保管理   286篇
综合类   737篇
基础理论   99篇
污染及防治   71篇
评价与监测   45篇
社会与环境   95篇
灾害及防治   9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2篇
  197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侧流化学磷回收强化生物除磷的模拟预测与试验验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强化污水中生物除磷作用,本研究通过模拟预测与实验室试验验证了厌氧上清液侧流化学磷沉淀与回收对强化生物除磷的促进作用.模拟预测与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P=37.5工况下,当侧流比增加至30%时,通过化学磷沉淀(调节pH>9.0)可使出水中TP浓度从碳源抑制时的<6.0 mg·L-1(以P计)下降至≤1.0 mg·L-1(以P计),同时可回收进水中P负荷的64%.经验证与校正后的TUD数学模型模拟预测有着与试验结果近乎一致的效果.因此,数学模拟技术完全有可能取代中间试验过程而直接将小试结果放大至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212.
基于δ18O的青藏高原中部错那湖湖水蒸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稳定同位素方法经常被用来估算湖水水量平衡,这种方法主要依赖于水样的采集和同位素分析,并结合研究区域相关的气候和水文信息对湖水进行研究。基于对1999-2001年期间获得的18个湖水样的稳定同位素分析,发现错那湖水δD和δ18O的平均值分别为-83.3‰和-9.6‰,显著高于流域内同期降水中δD和δ18O的加权平均值-124.5‰和-16.6‰;流域内湖水稳定同位素的变化幅度远小于降水,但展示了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值较低而冬春季值较高,这种变化表现出一定的降水量效应,表明降水是湖水主要补给来源之一。结合所获得的流域内降水和河水稳定同位素数据,利用稳定同位素质量平衡方法对非结冰期间错那湖水的蒸发与流入比率(E/I)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受太阳辐射与气温升高的影响,湖水受到强烈的蒸发,流入错那湖的水大约24%消耗于蒸发。  相似文献   
213.
Anticipating changes in hydrologic variables is essential for making socioeconomic water resource decisions. This study aims to assess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land use and climate change on the hydrologic processes of a primarily rain‐fed, agriculturally based watershed in Missouri. A detailed evaluation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 for the near future (2020–2039) and mid‐century (2040–2059). Land use scenarios were mapped using the Conversion of Land Use and its Effects model. Ensemble results, based on 19 climate models, indicated a temperature increase of about 1.0°C in near future and 2.0°C in mid‐century. Combined climate and land use change scenarios showed distinct annual and seasonal hydrologic variations. Annual precipitation was projected to increase from 6% to 7%, which resulted in 14% more spring days with soil water content equal to or exceeding field capacity in mid‐century. However, summer precipitation was projected to decrease, a critical factor for crop growth. Higher temperatures led to increased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Combined with changes in precipitation patterns, this resulted in an increased need for irrigation by 38 mm representing a 10% increase in total irrigation water use. Analysis from multiple land use scenarios indicated converting agriculture to forest land can potentially mitigate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streamflow, thus ensuring future water availability.  相似文献   
214.
采用恒pH沉淀法,以NaOH溶液为沉淀剂,在溶液pH为3~9的范围内制得4种水合氧化铁(即水铁矿,Fh)。通过XRD、表面零电荷时pH(pHPZC)的测定、N2吸附-脱附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溶液pH对Fh的甲基橙去除率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4种Fh均为2-线Fh;它们的pHPZC为6.7~7.9;溶液pH为5,7,9时制备的Fh(Fh5,Fh7,Fh9)的N2吸附-脱附曲线均为IUPAC定义的第Ⅲ种类型。实验结果表明:4种Fh均在溶液pH为4时对甲基橙去除率最高;当甲基橙初始质量浓度为30 mg/L时,Fh5对甲基橙的去除率最高,为92.8%。Langmuir方程更适合描述Fh5对甲基橙的吸附行为,甲基橙在Fh5上产生单分子层吸附,该吸附是自发、放热的物理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215.
以柠檬酸镍(CA-Ni)、酒石酸镍(TA-Ni)、焦磷酸镍(SP-Ni)3种低浓度模拟络合镍废水为研究对象,选用自制的重金属捕集剂N,N-双(二硫代羧基)乙二胺(EDTC),对废水中的Ni进行深度脱除.重点研究了EDTC投加量、初始p H、反应时间对Ni去除效果的影响及螯合沉淀物的沉淀性能和溶出特性,同时分析了EDTC去除络合Ni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处理初始浓度5 mg·L~(-1)的CA-Ni、TA-Ni、SP-Ni,p H为4~8,EDTC最佳投加量分别为60 mg·L~(-1)、55 mg·L~(-1)和70 mg·L~(-1),PAM(聚丙烯酰胺)为1 mg·L~(-1),反应时间2 min,Ni的出水浓度均低于0.05mg·L~(-1),去除率达99%以上.螯合沉淀物沉降性能好且在弱酸弱碱条件下能稳定存在.红外光谱图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EDTC与Ni发生螯合反应,即EDTC直接脱除络合镍中的Ni2+,并与Ni2+生成更稳定的螯合产物EDTC-Ni,进而有效地去除废水中Ni.  相似文献   
216.
过去300a长江中下游异常丰梅事件变化与洪涝灾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6—7月,长江流域发生重大洪涝灾害,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损失。而该时段内梅雨因其强降水过程频繁、持续时间长、雨量集中等特点成为主要致灾因子。论文利用历史文献和观测资料,构建了1736年以来异常丰梅事件年表,分析了其长期变化特征及与El Ni?o事件的统计关系,并诊断了El Ni?o造成异常丰梅事件的大气环流背景。结果表明:1736—2016年间共发生44次异常丰梅事件(含21次特大梅雨事件),其中1900年代、1910年代、1990年代是异常丰梅事件最为频繁的3个时段;与2016年梅雨特征相近的特大梅雨事件有21次。过去300 a间,异常丰梅事件与El Ni?o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44次异常丰梅事件中37次发生在El Ni?o的当年或次年;在21次特大梅雨事件中16次伴随El Ni?o出现。伴随El Ni?o事件而发生的异常丰梅事件环流特点是中高纬经向环流偏强,我国境内水汽输送通道偏西、偏北,大量水汽滞留在长江流域,并与南下的冷空气交汇,从而形成持续性降水;而在El Ni?o次年,低纬存在较强且稳定的副热带高压,水汽输送路径偏北,长江中下游水汽输送通量显著增强,更容易导致异常丰梅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17.
根据2007年丹东33场降水的72h后推气流轨迹,分析影响丹东降水酸度变化的主要气团方向。结果表明,来自西北方向的气团形成降水酸度不强,经过我国华东、京津冀以及山东半岛等工业发达地区的西南方向气团,形成降水酸度较强,途经朝鲜半岛的东南方向气团,100%为酸性降水,严重影响丹东降水的酸度。  相似文献   
218.
磷酸钙沉淀法去除猪场废水中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宋永会  钱锋  向连城 《环境科学》2011,32(6):1679-1686
以模拟猪场废水为处理对象,进行了磷酸钙沉淀除磷小试实验,考察了pH值、不同初始n(Ca)/n(P)、CO<'2-><,3>、Mg<'2+>以及CO<'2-><,3>和Mg<'2+>共存对磷酸钙沉淀反应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沉淀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溶液pH=8.0和初始n(Ca)/n(P)=3.33...  相似文献   
219.
黑河流域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变化及模拟   总被引:20,自引:11,他引:9  
利用2002~2004年黑河流域6个采样点上的301个降水数据,对黑河流域大气降水中δD和δ18O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流域降水δ18O和δD的变化范围分别为6.5‰~-33.4‰和59‰~-254‰,这主要是由于降水水汽来源不同和气象条件特别是气温和降水量的较大变化使得降水形成的凝结机制发生变化引起;降水中同位...  相似文献   
220.
介绍了脉冲电旋风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及用其处理催化剂分子筛尾气的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分子筛尾气很适合脉冲电旋风除尘处理,除尘效果较好,在进气含尘质量浓度为1324.9mg/m^3时,除尘效率达89.4%左右,粉尘驱进速度达0.15~0.17m/s,比常规电除尘技术提高1倍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