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60篇
安全科学   125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248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3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设施脱硫效率计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准确评估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在实际运用中的脱硫效率,根据目前脱硫效率的三种计算方法在实际运用中的问题,并应用燃煤电厂的实测数据,对比了三种方法计算得出脱硫效率的相对误差。结果表明:根据折算浓度评估脱硫效率,综合考虑了烟气泄漏对计算脱硫效率的影响,并且不受烟气旁路排放等因素影响,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可以得到准确的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92.
Introduction: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OHS) stakeholders rarely factor the cost of workplace accidents into prevention spending decisions. The lack of consideration of this key information is related to the fact that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has failed to provide OHS stakeholders with a cost-calculation tool that is both sufficiently accurate and does not require a data-collection stage ill-suited to the time constraints of workplace decision-makers. Method: This study reviews the recent literature to identify key elements that should foster the use of indirect-cost calculation methods by decision makers. Results: A “local” approach currently appears to be the best method for calculating indirect costs of workplace incidents or accidents in comparison to “bottom-up” or “top-down” approach. This paper discusses four criteria that this type of approach must satisfy to be compatible with the time constraints and accuracy demands of OHS stakeholders in organizations. In addition, four bas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indirect cost estimation model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Impact on industry: this study provides bases and criteria to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indirect-cost calculation models better suited to workplace use than those currently available.  相似文献   
93.
现场测定煤层透气性系数计算方法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深入分析瓦斯在煤层内流动的阻力特性,根据煤层瓦斯径向不稳定流动理论,探讨煤层透气性系数的本质内涵及物理意义,指出其现场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基于无因次流量准数Y和时间准数F0之间的关系,对系数a,b值进行修正,提出透气性系数公式的优化计算方法。给出对比2种计算方法的现场应用实例。结果表明,优化方法的计算过程不必采用试算,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2%,可满足现场应用的实际要求。依据现场测定值可计算出AB的区间范围,据此可直接选择相应公式计算煤层透气性系数。  相似文献   
94.
目的 结合断裂力学,通过直接计算方法进行海洋结构物疲劳损伤评估研究。方法 运用有限元方法,并通过谱分析进行结构强度评估,找到结构热点应力。对热点进行局部精细建模,运用断裂力学方法进行疲劳裂纹扩展,进行海洋结构物疲劳损伤评估。结果 通过水动力分析表明,船型网箱在波浪入射角为0°及180°时,运动幅值最大。通过直接强度计算,验证了网箱满足强度要求,但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选取3个疲劳热点进行裂纹扩展,得到其疲劳寿命分别为11.3、17.3、33.1 a。结论 实现了基于断裂力学的海洋结构物强度分析与寿命预测,解决了海洋结构物疲劳损伤评估中计算效率与精度的平衡、整体模型与局部裂纹的耦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95.
目的 在装药结构的热安全性试验时选择合理的加热方法.方法 从燃料、加热速率、温度范围、温度可控性、温区可控性、对试件影响等方面对开放油池火烧、可控喷射火烧、红外辐射灯阵、电加热带、电加热箱等常用的加热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于快烤加载,红外辐射灯阵兼具开放油池火烧和可控喷射火烧的优势,能够实现温度为800~1200℃、升温速率不低于200℃/s、温度控制偏差不大于5%的模拟火烧温度稳定控制,且具备清洁环保的优势;对于慢烤加载,红外辐射灯阵兼具电加热带和电加热炉加载的优势,能够实现温升速率3.3℃/h~1.0℃/min可调节,加热温度不低于400℃,温度分区不低于4个的分区慢速烤燃温度控制,且不会给试样反应等级带来额外影响.结论 合理选择慢烤、快烤加热方式,避免对装药结构的反应等级产生影响,是装药结构的热安全性试验时需重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96.
水质监测中的快速传感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感器的发展是水质监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以水质调查对监测技术的需求和相应传感器的发展趋势的分析为出发点,重点介绍了光纤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和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指出了快速传感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7.
为解决煤矿瓦斯有效抽采半径难以快速准确确定的问题,采用基于Adam算法优化DNN(深度神经网络)方法来预测瓦斯抽采半径。查阅文献共收集已得到验证的970组数据集,每组数据选取煤层瓦斯初始渗透率、钻孔直径、抽采时间、地应力、煤层初始瓦斯压力作为预测模型的5个特征量,有效抽采半径作为目标输出值。接着预测模型进行不断学习和训练,最终训练得到1个最优的瓦斯有效抽采半径预测模型。利用训练好的最优预测模型结合Python语言开发出计算有效抽采半径的软件,并使用该软件在四季春煤矿和鹤煤六矿进行有效抽采半径预测的工程实例研究,验证该软件预测抽采半径的实用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使用开发的软件,可快速且较准确地计算出矿井瓦斯有效抽采半径,可为暂不具备现场测试条件的矿井抽采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8.
日光/H2O2/草酸铁络合物光解水溶液中的直接耐酸大红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以H2O2/草酸铁络合物作光氧化剂,利用太阳光对水溶液中的直接耐酸大红进行了光氧化降解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日光照射下,H2O2/草酸铁络合物能使溶液中直接耐酸大红迅速光解,晴天光照15min或阴天光照30-40min,溶液(直接耐酸大红的质量浓度为50mg/L)可褪至无色;溶液的初始pH对染料光解有显著影响;pH为2-4时光解效果最佳;提高H2O2浓度可以提高光解速率,但H2O2的利用率会降低。  相似文献   
99.
针对"双源"地下水(地下水污染源和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源)环境监管需求,研发了一套集地下水污染在线监测预警、评价溯源、预测应急于一体的可视化技术集成与应用平台。该平台将物联网、地下水数值模拟、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集成应用于环境监管,实现了工业园区地下水环境实时动态监测评价及预警、地下水污染路径溯源计算、地下水事故污染预测及应急支撑等网络服务与计算功能,并通过地下空间三维数字化处理,构建了"所见即所得"的三维虚拟现实界面,实现了对地下水环境的便捷、高效监管与决策。该平台兼容手机、平板电脑、台式计算机等固定和移动设备,可为"双源"地下水污染监控、管理和应急提供实时、高效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00.
ABSTRACT: This work presents a flexible system called GIS‐based Flood Information System (GFIS) for floodplain modeling, flood damages calculation, and flood information support. It includes two major components, namely floodplain modeling and custom designed modules. Model parameters and input data are gathered, reviewed, and compiled using custom designed modules. Through these modules, it is possible for GFIS to control the process of flood‐plain modeling, presentation of simulation results, and calculation of flood damages. Empirical stage‐damage curves a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flood damages. These curves were generated from stage‐damage surveys of anthropogenic structures, crops, etc., in the coastal region of a frequently flooded area in Chia‐I County, Taiwan. The average annual flood damages are calculated with exceedance probability and flood damages for the designed rainfalls of 2, 5, 10, 25, 50, 100, and 200 year recurrence intervals with a duration of 24 hours. The average annual flood depth in this study area can also be calculated using the same method. The primary advantages of GFIS are its ability to accurately predict the locations of flood area, depth, and duration; calculate flood damages in the floodplain; and compare the reduction of flood damages for flood mitigation pla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