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32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49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203篇
基础理论   31篇
污染及防治   58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31.
Heavy metals and ammonia are difficult to remove from wastewater, as they easily combine into refractory complexes. The struvite formation method (SFM) was applied for the complex decomposition and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heavy metal and ammonia.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mmonia deprivation by SFM was the key factor leading to the decomposition of the copper–ammonia complex ion. Ammonia was separated from solution as crystalline struvite, and the copper mainly co-precipitated as copper hydroxide together with struvite. Hydrogen bonding and electrostatic attraction were considered to be the main surface interactions between struvite and copper hydroxide. Hydrogen bonding was concluded to be the key factor leading to the co-precipitation. In addition, incorporation of copper ions into the struvite crystal also occurred during the treatment process.  相似文献   
132.
不同粒径铁铝泥对砷(Ⅲ)的吸附效果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林璐  胥嘉瑞  吴昊  王昌辉  裴元生 《环境科学》2013,34(7):2758-2765
以给水处理厂废弃铁铝泥(ferric and alum water treatment residuals,FARs)为载体,考察了不同粒径FARs对砷(Ⅲ)的吸附效果.不同粒径FARs的有效铁铝含量、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分别为523.72~1 861.72 mmol.kg-1、28.15~265.59 m2.g-1和0.03~0.09 cm3.g-1,总有机质、富里酸、胡敏酸和胡敏素分别为46.97~91.58、0.02~32.27、22.27~34.09和10.76~34.22 mg.kg-1.SEM和XRD检测表明,不同粒径FARs均以无定形结构存在.批量实验结果表明,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均能较好地反映FARs吸附砷(Ⅲ)的动力学过程.不同粒径FARs对砷(Ⅲ)的吸附量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高,用Langmuir等温线方程拟合获得理论饱和吸附量在6.72~21.79 mg.g-1之间.pH值对FARs吸附砷(Ⅲ)的作用影响不大.砷(Ⅲ)吸附量大小与不同粒径FARs的理化性质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由相关性分析可得,有效铁铝含量和孔体积大小是影响FARs对砷(Ⅲ)吸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3.
FeCl3絮凝除As效率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FeCl3与As的含量比、pH值、三种常见无机盐组分对于FeCl3除As效率的影响,以及在厌氧微生物存在条件下,溶液中pH的变化,Fe和As各价态还原转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性条件下,As的去除效率随着FeCl3浓度的增加而提高,FeCl3去除As的最佳pH值为6-9.NO-3和低浓度的SO2-4对Fe...  相似文献   
134.
文章根据GB/T 4348.3—2002《工业用氢氧化钠铁含量的测定1,10—菲啰琳分光光度法》,以测试工业用氢氧化钠中铁含量为例,依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与CNAS—GL06:2006《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对测量过程中不确定来源进行分析,采用A类、B类评定方法对各种因素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合成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并给出评定结果。对理化分析领域测量不确定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5.
利用钛白生产中的副产物制备聚合硫酸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化工厂钛白副产物七水硫酸亚铁为原料,用过氧化氢作氧化剂,合成了絮凝剂聚合硫酸铁。研究结果表明:硫酸亚铁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达到1:0.6时,硫酸亚铁可完全被氧化;硫酸亚铁与浓硫酸的摩尔比为1:0.4时,制取的聚合硫酸铁可获得较高的碱化度。通过对产品絮凝性能的研究发现,自制聚合硫酸铁对人工模拟水样有较高的除浊率,与阳 离子高分子CPF-110絮凝剂配合使用,可达到相同的除浊效果,且投药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36.
对纳米SiO2与FeCl3复配使用强化混凝处理低浊微污染海水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纳米SiO2强化混凝处理海水的净化效果及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低浊微污染海水,强化混凝能有效提高微污染海水的絮凝除污效果、改善絮体沉降性能、缩短沉淀时间。试验条件下,出水浊度、UV254、CODMn和TP去除率较单独投加FeCl3(20 mg/L)分别提高3.9%、6.1%、9.5%和7.3%。  相似文献   
137.
氢氧化钠固态预处理对稻草中木素结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这种NaOH固态预处理对稻草产气量影响的内在机理,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氢质子核磁共振波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方法,对NaOH固态处理前后稻草中木素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多方位研究.结果表明,NaOH固态预处理使稻草中木素内部结构、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的形态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使得纤维素从木素的包裹中释放出来,木素成分也由难降解的三维网状大分子转变成了易降解的直链结构的小分子,从而使得厌氧微生物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纤维素并对其进行更有效的消化.这些木素形态结构的变化是导致稻草厌氧消化产气量提高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38.
应用强化混凝技术,降低原水中有机物含量,是控制消毒副产物生成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混凝搅拌试验,评价了聚硅酸硫酸铁混凝剂对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考察了混凝剂投加量、pH值等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硅酸硫酸铁去除有机物和除浊能力明显优于硫酸铁、聚合硫酸铁,其适宜的投药量范围和pH值范围宽;聚硅酸硫酸铁在混凝过程中形成的矾花较大,沉降速度快,因而可缩短处理水在构筑物中的停留时间,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此外,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聚硅酸硫酸铁混凝剂的最佳水力条件。  相似文献   
139.
文章介绍了湿法制备高铁酸钾的工艺,研究了次氯酸盐浓度、氧化反应温度、铁盐原料选择、洗涤所用溶剂种类等对高铁酸钾纯度和产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在制备次氯酸盐溶液时用冰水浴反应温度控制为20℃,选用37.5%的KOH溶液,可制得ClO-质量分数为123.5 g/L的饱和次氯酸钾溶液。实验还表明制备高铁酸钾的最佳反应时间为45 min,硝酸铁投加量为化学计量的80%时,可得到纯度为80%~90%、产率为71%的高铁酸钾固体产物。通过实验提出在0℃饱和的氢氧化钾溶液中不断搅拌,高铁酸钾晶体可以充分析出。  相似文献   
140.
粉煤灰制备聚硅酸复合聚合硫酸铁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连某热电厂的固体废弃物粉煤灰为原料,研究了利用粉煤灰制备聚硅酸复合聚合硫酸铁及其絮凝性能.采用NaOH溶液浸渍粉煤灰,通过考察温度、NaOH浓度和反应时间对硅溶出的影响,确定了硅溶出的最佳反应条件.用NaOH浸渍液制备聚硅酸后再与聚合硫酸铁(PFS)复合得到复合絮凝剂(F-PFS),通过考察铁硅摩尔比和熟化时间对F-PFS的除浊性能的影响,确定了F-PFS的最佳复合条件.在F-PFS的最佳复合条件下,以Na2SiO3为原料制备同样硅浓度的聚硅酸再复合PFS得到聚硅酸复合聚合硫酸铁(N-PFS),作为F-PFS的对照.通过最佳F-PFS与N-PFS和PFS的絮凝率对比评价了最佳F-PFS的絮凝性能.结果表明在120℃下,用4 mol·L-1的NaOH浸渍粉煤灰4 h后得到硅的最大溶出量0.207 9 g·g-1.在铁硅摩尔比为1∶0.2,熟化2 h的条件下,F-PFS的除浊性能最佳.同时F-PFS的除浊能力与N-PFS相同,但是沉降性和稳定性优于N-PFS和PFS,对实际废水的絮凝能力优于N-PFS和PF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