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7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109篇
基础理论   79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61.
利用实际镉污染土壤(含镉0.08~1.89 mg/kg)进行盆栽试验,研究FeSO4、Fe(2SO4)3、EDTA.Na2Fe 3种铁肥和底施、追施2种施肥方式对印度芥菜(Brassica juncea)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Fe(2SO4)3的印度芥菜生物量与对照非常接近,而施用FeSO4和EDTA.Na2Fe的印度芥菜生物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底施EDTA.Na2Fe时,印度芥菜地上部Cd含量最低,比对照低76%~85%;追施Fe(2SO4)3时,印度芥菜地上部Cd含量、吸Cd量、对土壤中Cd的净化率均最高,分别比对照提高48%~236%、52%~63%、110%~260%。研究认为底施EDTA.Na2Fe等络合态亚铁肥,可用于改善食用印度芥菜的品质;追施Fe(2SO4)3时,可用于强化印度芥菜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为铁基复合肥生产及其在镉污染土壤修复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2.
谢文军  周健民  王火焰 《环境科学》2008,29(10):2919-2924
通过研究外源污染物在不同施肥模式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可为预测、降低污染物的生态环境效应提供理论依据.以3种不同施肥模式的土壤为材料[连续16 a:不施肥(CK)、施用腐熟豆饼+秸秆(OM)和施用NPK化肥(NPK)],利用Biolog方法研究了Cu2+(100 mg/kg)、Cd2+(5 mg/kg)、氯氰菊酯(10 mg/kg)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发现,NPK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最高,培养72 h,其AWCD值(平均吸光值)约为CK的1.19倍,OM的1.62倍.污染物加入后,3种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出现了不同的响应,NPK土壤下降最大,其次是CK,OM最小.氯氰菊酯与Cd复合污染对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影响最大,在NPK土壤中AWCD下降了48%,6类碳源的利用能力、Shannon 指数、Simpson 指数和McIntosh 指数均显著降低.尽管氯氰菊酯对3种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影响不大,但与重金属,尤其是Cd2+复合污染时,对微生物碳源利用的抑制明显加剧.Cu2+、Cd2+及氯氰菊酯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程度,除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关外,可能还取决于有机质的组成和微生物的种群结构.  相似文献   
163.
用东莞桥头和广州石牌的大田试验数据,配制每造玉米H、P、K肥需求量的Stanford经验公式,由目标产量与特定地块的肥力算出玉米配方肥的N、P、K组分量。  相似文献   
164.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是土壤有机碳库的活性组分,DOC降解影响土壤有机碳的迁移转化过程、生态系统的养分平衡和微生物的能源供给。当前大气氮沉降的增加是影响我国南方森林生态系统碳固定过程的重要因素,已引起各方广泛关注。论文基于中亚热带红壤丘陵区三种人工针叶林过去5 a 的施肥试验,重点分析了不同树种土壤DOC季节及0~30 cm土壤垂直剖面上的动态变化特征,对比分析了施肥对于不同人工林土壤DOC的影响。研究发现:① DOC浓度季节变化:湿地松林为秋季 >春季 >夏季 >冬季;马尾松林为秋季 >春季 >冬季 >夏季;杉木林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DOC浓度剖面变化特征如下:湿地松林为10 cm>20 cm>30 cm;马尾松林为20 cm >10 cm >30 cm;杉木林为20 cm >30 cm >10 cm。②湿地松林土壤DOC浓度:施P肥 >对照 >施N+P肥 >施N肥;马尾松林土壤DOC浓度:对照、施N+P肥>施N肥>施P肥;杉木林:对照>施P肥>施N肥、施N+P肥。论文通过研究不同施肥条件下人工林DOC浓度在季节和剖面上的变化,可为了解大气氮沉降对中亚热带人工针叶林土壤DOC的可能影响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5.
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温室气体。由于土壤与大气之间的水热交换需要一定的传导平衡时间,因此土壤温室气体与温湿度之间的关系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目前,有关温室气体研究多集中于季节性排放特征,而关于CO2、CH4、N2O的日变化研究却少见报道。以北京小麦(Triticum aestivuml)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施肥和不施肥条件下CO2、CH4、N2O交换通量和气温、土壤温度进行连续观测,来探讨3种温室气体的日变化特征。采用人工静态暗箱法对小麦田土壤进行连续48 h原位观测,每2 h测定1次,每次盖箱时间为30 min。气体样品中的CO2、CH4、N2O用气相色谱仪(Agilent 6890A,FID/ECD)测定。结果表明:施肥与不施肥条件下小麦生育后期麦田土壤CO2、CH4、N2O交换通量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土壤表现为CH4的吸收汇、CO2和N2O的排放源。CH4的吸收通量、CO2和N2O的排放通量均表现为施肥区>对照区。CO2、CH4的交换通量的70%以上出现在白天,而施肥区和对照区的N2O白天排放通量分别达到全天的81.8%、91.1%。另外,相关性分析表明,CO2、N2O交换通量的日变化与气温和5 cm地温呈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的正相关关系,且N2O交换通量日变化与10 cm地温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温度是影响CO2、N2O交换通量日变化的重要因素;而气温、5 cm地温、10 cm地温对CH4交换通量日变化不存在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66.
在广西坡耕地赤红壤下,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养分利用效率、甘蔗生长、单茎重、生物产量、蔗茎产量、锤度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寻求低成本、高经济效益和养分利用率的施肥模式.设5个处理,(1)不施肥的甘蔗对照(CK),(2)甘蔗常规施肥(SF),(3)80%的甘蔗常规施肥量(SF80%),(4)60%的甘蔗常规施肥量(SF60%),(5)甘蔗常规施肥+农家肥(SF+N).(SF+N)处理的甘蔗茎粗、株高、地上部干物质含量、生物产量、甘蔗产量、锤度、经济效益均最高,分别为33.93 mm、368.6 cm、82.78%、149.92 t/ha、139.58 t/ha、18.83BX、69 792.45元/hm2,与其它各处理相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与SF处理相比,SF60%处理提高了N、P利用率,分别提高了4.87%、1.63%;与SF处理相比,(SF+N)处理提高P利用率42.04%,SF80%处理提高K利用率4.12%.(SF+N)处理的甘蔗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最高.甘蔗K利用率最高的是SF80%处理,甘蔗N利用率最高的是SF60%处理.因此,在广西较肥沃的坡耕地上种植甘蔗,可以适当的减少化肥施用量,配施农家肥可以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也能提高养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7.
Managed breeding programs are an important tool in marsupial conservation efforts but may be costly and have adverse genetic effects in unavoidably small captive colonies. Biobanking and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 (ARTs) could help overcome these challenges, but further demonstration of their potential is required to improve uptake. We used genetic and economic models to examine whether supplementing hypothetical captive populations of dibblers (Parantechinus apicalis) and numbats (Myrmecobius fasciatus) with biobanked founder sperm through ARTs could reduce inbreeding, lower required colony sizes, and reduce program costs. We also asked practitioners of the black-footed ferret (Mustela nigripes) captive recovery program to complete a questionnaire to examine the resources and model species research pathways required to develop an optimized biobanking protocol in the black-footed ferret. We used data from this questionnaire to devise similar costed research pathways for Australian marsupials. With biobanking and assisted reproduction, inbreeding was reduced on average by between 80% and 98%, colony sizes were on average 99% smaller, and program costs were 69- to 83-fold lower. Integrating biobanking made long-standing captive genetic retention targets possible in marsupials (90% source population heterozygosity for a minimum of 100 years) within realistic cost frameworks. Lessons from the use of biobanking technology that contributed to the recovery of the black-footed ferret include the importance of adequate research funding (US$4.2 million), extensive partnerships that provide access to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 colony animals, appropriate research model species, and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staff required to address knowledge gaps to deliver an optimized biobanking protocol. Applied research investment of A$133 million across marsupial research pathways could deliver biobanking protocols for 15 of Australia's most at-risk marsupial species and 7 model species. The technical expertise and ex situ facilities exist to emulate the success of the black-footed ferret recovery program in threatened marsupials using these research pathways. All that is needed now for significant and cost-effective conservation gains is greater investment by policy makers in marsupial ARTs.  相似文献   
168.
施氮对黄土旱塬区春玉米土壤呼吸和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了解施氮对土壤呼吸和温度敏感性的影响,是研究农田土壤呼吸变化的重要环节,对预测农田土壤呼吸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科学院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的氮肥管理试验,于2013年4月至2014年9月利用LI-8100系统(LICOR,Lincoln,NE,USA)监测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旱地春玉米生长季土壤呼吸、温度、水分以及根系生物量的变化,研究施氮条件下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对土壤呼吸速率和温度敏感性(Q10)的影响.施氮显著提高了生长季土壤的累积呼吸量(P0.05),与不施氮相比,施氮处理累积呼吸量2013年提高了35%,2014年提高了54%.但施氮显著降低了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P0.05),施氮处理的Q10较对照2013年降低了27%,2014年降低了17%.施氮显著提高了春玉米产量、地上部生物量和根系生物量(P0.05).施氮处理根系生物量较不施氮处理2013年提高了0.32倍,2014年提高了1.23倍.施氮对土壤温度和水分无显著影响,根系生物量是施氮条件下导致土壤呼吸差异的重要生物因素.  相似文献   
169.
长期施肥和耕作下紫色土坡耕地径流TN和TP流失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吴小雨  李天阳  何丙辉 《环境科学》2021,42(6):2810-2816
为探究长期施肥和耕作对坡耕地径流率及随径流流失的氮、磷元素的影响,在紫色土坡耕地设置5个处理:顺坡耕作无施肥(CK)、顺坡耕作有机肥与化肥配施(T1)、顺坡耕作单施化肥(T2)、顺坡耕作单施化肥增量(T3)和横坡垄作单施化肥(T4),分析了2008~2019年间共104场侵蚀性降雨事件下,各处理的径流率,总氮(TN)、总磷(TP)流失浓度及其流失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间径流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低于CK(P<0.05).CK处理的TN流失浓度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P<0.05),T2、T3和T4处理间TN流失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T1(P<0.05).T1、T2和T3处理的TP流失浓度显著高于CK(P<0.05),但T4处理的TP流失浓度显著低于CK(P<0.05).各施肥处理间TN流失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低于CK(P<0.05);各顺坡耕作处理间TP流失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横坡耕作(P<0.05).CK、T1及T2处理下,径流率与TN、TP流失浓度间的关系不显著,在T3处理下上述关系表现为显著的线性负相关(P<0.05),在T4处理下则为显著的线性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可为紫色土区坡耕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70.
通过25季种植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稻麦轮作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和培肥制度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的影响。免耕土壤0~5 cm土层的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稍高于耕翻土壤; 5~15 cm的则有低于耕翻的趋势; 15~30 cm的无明显规律。长期休闲的土壤在整个耕层有明显的有机质和氨素累积,其中碳的累积快于氮的累积,免耕条件下比耕翻条件下累积量更大。 0~5 cm和5~15 cm土层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的处理,其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和不施肥处理,但均低于休闲处理; 15~30 cm土层各培肥处理则无明显差异;单施化肥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高于不施肥处理,但这种差异只在表层( 0~5 cm)较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