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8篇
  免费   882篇
  国内免费   109篇
安全科学   95篇
废物处理   116篇
环保管理   115篇
综合类   1852篇
基础理论   241篇
污染及防治   549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研究了二氧化氯(Cl O2)氧化/陶瓷超滤膜过滤工艺对屠宰废水的处理效果,对比不同Cl O2投加量、反冲条件(反冲周期、反冲时间等)对产水指标的影响,确定适宜参数。结果表明:其他条件相同,Cl O2投加量140 mg/L时,氧化单元COD去除率较高;反冲周期50 min、反冲时间50 s时渗透通量恢复较好,陶瓷膜装置运行效果最优,COD和浊度的总去除率分别达93.6%、95.8%,产水水质可达标排放,且运行总成本较低,有较好的工业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422.
A/O-化学除磷工艺中DMBR动态膜成膜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动态膜原理,将0.1mm孔径无纺布为膜材的动态膜反应器(Dynamic Membrane BioReactor,DMBR)应用于A/O-化学除磷工艺之中,在动态膜反应器内完成泥水分离。试验测试了曝气强度、初始膜通量和污泥浓度对动态膜成膜的影响。结果表明,曝气强度和初始膜通量是影响成膜的关键性参数。当曝气强度≥60m^3/m^2·h或初始膜通量≥70L/m^2·h,2h内均不能形成截留性能良好的动态膜。在VSS/SS较低的污泥系统中,适宜的成膜条件为:曝气强度≤40m^3/m^2·h;初始膜通量≤40L/m^2·h。  相似文献   
423.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碳纳米材料氧化石墨原位固定于聚乙烯醇(PVA)纤维,制备了氧化石墨/聚乙烯醇复合电纺纤维膜,并将其作为太阳能光热转换材料用于模拟海水的脱盐处理。结果表明:该复合纤维膜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光热转换材料,其亲水性极强,在湿态下具有宽光谱吸收范围和较高光吸收率。在纺丝电压为15 kV、极板间距为15 cm、氧化石墨质量分数为3%(相对于聚乙烯醇)条件下制得的复合纤维膜具有最优的光热性能。在1个太阳光(1 kW/m2)照射下,膜表面可快速升温至50℃左右,水蒸发速率可达到1.09 kg/(m2·h),光热转换效率为71.9%,对不同浓度模拟海水的脱盐效率均能达到99.9%以上。此外,该复合纤维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利用性,可较好地应用于普通海水淡化领域。  相似文献   
424.
Surface modification by physical adsorption of Tween 20 was accomplished on polypropylene microporous membranes (PPMMs).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TR/FT-IR)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chemical and morphological changes on the membrane surfaces. Water contact angles and relative pure water fluxes were measured. The data showed that the hydrophilic performance for the modified membrane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adsorption amount of Tween 20 onto the surface or into the pores of polypropylene microporous membranes. To test the antifouling property of the membranes by the adsorption of Tween 20 in a membrane bioreactor (MBR), filtration for active sludge was performed using synthetic wastewater. With the help of the data of water fluxes and the FE-SEM photos of the modified PPMMs before or after operating in a MBR for about 12 d, the PPMMs with monolayer adsorption of Tween 20 showed higher remained flux and stronger antifouling ability than unmodified membrane and other modification membranes studied.  相似文献   
425.
不对称氧化铝膜管的微滤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熔模离心法制备的不对称氧化铝微滤膜管的孔径沿径向呈梯度分布,控制层孔径均匀。最可几孔径为0.05μm、最大孔径为0.1μm的管能滤除原液中全部的细菌,获得完全无菌的水,但过滤速率太慢。最可几孔径为0.1μm、最大孔径为0.2μm的管能基本滤除原液中的全部细菌,获得无菌的水,过滤速率为0.45m3/(m2·h).最可几孔径为0.2μm、最大孔径0.3μm的氧化铝膜管能完全滤除水中的大肠杆菌、霉菌和酵母,细菌总滤除率大于95%, 水的错流微滤通量可稳定在1.59m3/(m2·h).这种孔径梯度分布的不对称氧化铝膜管能有效防止膜深层孔的堵塞,延长微滤膜管的寿命,细菌滤除性能、渗透性能恢复率良好,分别为100%和大于90%.可用作食品和饮料工业(水果汁)的液体过滤、水的微滤,除去0.1-10μm的微生物和微粒子,生产无菌液体、澄清液体和无菌水。  相似文献   
426.
目的 某型双座机使用中发现4号油箱存在不同程度结构损伤,分析其损伤原因和制定修理方案。方法 对4号油箱结构状态进行深入检查评估后,从结构损伤过程、载荷情况、设计制造和外场使用等方面综合分析损伤原因。对实际损伤结构进行强度计算和评估,制定结构损伤补强修理方案,并提出修理改进建议。结果 通过分析得出,损伤原因主要是4号油箱局部存在设计制造缺陷,且飞机在作大过载飞行时,4号油箱可能处于满油或大量余油的高负载状态。根据损伤原因制定的修理方案合理可行,通过了静强度校核和评估。结论 基于该损伤结构提出的修理方案通过实际修理验证,能够满足油箱结构强度设计要求,提出的改进建议能够改善飞机疲劳品质。  相似文献   
427.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6tances, EPS)对浸渍式膜生物反应器(submerged membrane bioreactor, SMBR)中聚乙烯醇改性聚丙烯无纺布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纺布膜组件表面污泥的溶解性EPS(soluble EPS, EPSs)、EPSs,组成(protein/carbohydrate, P/C)以及相对疏水性(relative hydrophobicity, RH)对膜的过滤性能有显著影响,与膜污染阻力的皮尔逊相关系数(rp)分别为:0.868、0.840、0.890;改性无纺布膜组件能有效抑制EPSs,的吸附、降低EPSs组分中P/C的比率、减少活性污泥的沉积.表明聚丙烯无纺布通过亲水改性后,过滤性能得到明显改善,表现出一定的耐污染性.  相似文献   
428.
气液膜接触器分离混合气中CO2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建立了膜接触器吸收CO2 ,溶液热再生连续循环实验装置 ,评价了疏水性PP(聚丙烯 )微孔膜 ,MDEA(N 甲基二乙醇胺 )溶液及添加活化剂PZ(哌嗪 )的活化MDEA溶液吸收CO2 传质过程。结果表明 :在溶液浓度 2 5mol L ,气速0 5~ 3 0L min,液速 15~ 15 0mL min时 ,总传质系数Kov为 1 0× 10 - 5~ 3 6× 10 - 5m s(MDEA) ,1 6× 10 - 5~ 4 5×10 - 5m s(MDEA +PZ)。采用阻力层无因次关联方程模型预测Kov值 ,计算值和实验值符合较好。基于模型和实验结果 ,将PZ的吸收行为作为溶液的活化作用 ,在计算Kov值时 ,考虑活化作用因素并归结于化学增强因子E中 ,模型能更好地预测实验结果。实验证明在单一醇胺组份MDEA中添加少量PZ能提高总传质系数Kov值  相似文献   
429.
    
There are several technological options for post‐combustion CO2 capture. Absorption with novel solvents, adsorption, conversion of CO2 into chemical products, calcium looping, and membrane technology are the main alternatives to the conventional absorption process based on amines. In this review, an overview of these technologies is presented and the role that membranes play is evaluated considering two approaches: (i) processes based on selective membranes (gas permeation and supported liquid membranes), and (ii) processes based on non‐selective membranes (membrane contactors). The process performance demonstrated by recent research shows that membrane technology can fulfill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O2 capture but a closer interaction with the industrial partners and membrane manufacturers is needed to implement this technology in the industry.  相似文献   
430.
反渗透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阐述了反渗透膜的分离机理(氢键理论,优先吸附-毛细管流动模型,溶解-扩散模型,等),反渗透膜技术在环境工程(重金属废水,垃圾渗滤液和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以及膜集成工艺处理废水的概况,并对反渗透膜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