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2篇
  免费   412篇
  国内免费   2563篇
安全科学   218篇
废物处理   307篇
环保管理   345篇
综合类   3735篇
基础理论   426篇
污染及防治   1271篇
评价与监测   56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306篇
  2014年   372篇
  2013年   450篇
  2012年   527篇
  2011年   429篇
  2010年   361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327篇
  2007年   371篇
  2006年   406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低温烟气脱氮活性炭基催化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锦平  华坚  尹华强  刘中正 《四川环境》2006,25(2):99-104,110
活性炭基催化剂是低温烟气脱氮的优良催化剂。本文探讨了活性炭基催化荆的低温脱氮机理,分析了催化荆性能的影响因素,比较了各种催化荆的脱氮机理和性能,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2.
漆文光  陆少鸣 《四川环境》2006,25(3):18-21,49
本文通过分析饮用水深度处理中试工艺各处理单元出水水质指标的变化研究臭氧在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中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中试工艺中,臭氧具有很好的氧化、杀藻和消毒的作用;并且两级臭氧氧化分别对常规处理单元和颗粒活性炭去除污染物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3.
以黄浦江水源水厂的滤后水为试验对象,进行饮用水O3-BAC深度处理工艺影响因素的中试研完。针对进水水质的试验结果表明,最优臭氧投加量为3mg/L左右,空床停留时间为15min左右。试验结果可为工程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4.
试验工艺流程的方案选定,充分吸收了各炼油厂进行的污水深度处理的成功试验经验,以原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单元为基础,提出了以混凝气浮与臭氧生物活性炭串联工艺为核心的总体工艺流程,以降低工程投资及处理成本,提高污水回用的经济效益;同时,指出试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因此,开展炼油污水深度处理回用工艺试验研究,必将为炼油污水深度处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可作为相关污水回用处理工艺选择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5.
含油污泥固化处理后油的迁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索氏抽提器,研究了温度、土壤含水率以及水泥与污泥的不同比例等因素在不同时间对含油污泥固化后油迁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强度为3.84MPa的污泥固化块,油的迁移量从240h迁移6.8mg变为480h迁移178mg,之后变化较小。在20℃~30℃时,随着温度的增加,迁移量从6.8mg增加到20.6mg,超过30℃以后迁移量的增幅变小。水泥与污泥的比例从1∶0.8增加到1∶1.4,油的迁移量从256mg降到27.2mg,之后未检测到。960h后,迁移量达到348mg,此时土壤中油含量为1.16%,在环境的自净作用下,土壤能完全容纳;强度大于9.56MPa时未检测到油。这表明用固化法处理油田含油污泥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6.
油气田污泥无害化处理途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我国污泥处理和处置研究起步较晚,大部分为农田堆肥处置,这对环境保护有不良的影响。在室内进行了油田污泥固化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泥固化污泥可用于制作筑路材料,以水泥、石灰、水玻璃为主要固化剂的污泥可进行填埋处理,含油污泥可制成煤球,可将含油污泥焚烧处理,可以用污泥焚烧灰制砖。这些方法都是污泥后续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7.
将石灰混凝处理后的沉淀泥渣进行回流,对石灰混凝法进行改进,研究改进后的石灰混凝法对城市污水二级出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活性泥渣回流有利于提高石灰混凝法对城市污水二级出水中有机物的去除。回流位置在石灰投加前、复合絮凝剂投加后,最佳回流量为新泥渣产生量的100%~200%,活性泥渣回流的最佳pH为11.0~11.5;活性泥渣中CaCO3、Mg(OH)2、Fe(OH)3等沉淀物以及有机高分子絮体均有助于提高其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其中Mg(OH)2沉淀物起主导作用;含循环泥渣的活性污泥回流,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8.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ion of sewage sludg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nvironmental aspects of using 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ion (SCWO) to treat sewage sludge were studied using a 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methodology. The system studied is the first commercial scale SCWO plant for sewage sludge in the world, treating sludge from the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facility in Harlingen, TX, USA.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were evaluated using three specific environmental attributes: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GWP), photo-oxidant creation potential (POCP) and resource depletion; as well as two single point indicators: EPS2000 and EcoIndicator99. The LCA results show that for the described process, gas-fired preheating of the sludge is the major contributor to 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emissions from generating electricity for pumping and for oxygen production are also important. Overall, SCWO processing of undigested sewage sludge is an environmentally attractive technology, particularly when heat is recovered from the process. Energy-conserving measures and recovery of excess oxygen from the SCWO process should be considered for improving the sustainability potential.  相似文献   
139.
在对气田废水处理中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时,普遍存在着干化周期长、含水率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废水处理装置的处理能力。脱水剂优化选择实验以及污泥脱水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先加入聚合氯化铝并搅拌15 s,再加入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并搅拌混合30 s,最后加入FO4190SH搅拌,混合凝聚30 s后静止分层,其凝聚效果较好。在污泥脱水性能的各项指标中,真空脱水均好于重力脱水,特别是对于新鲜污泥滤层,真空(45 kPa)脱水速度比重力脱水速度约高8倍。  相似文献   
140.
炭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炭法烟气脱硫技术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脱硫剂、脱硫工艺、脱硫原理及联合脱除氮氧化物和有毒物质等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在概述炭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进展的同时,分析了制约炭法烟气脱硫技术发展的原因并对炭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