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67篇 |
免费 | 1114篇 |
国内免费 | 12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88篇 |
废物处理 | 76篇 |
环保管理 | 218篇 |
综合类 | 1759篇 |
基础理论 | 433篇 |
污染及防治 | 565篇 |
评价与监测 | 98篇 |
社会与环境 | 77篇 |
灾害及防治 | 8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5篇 |
2024年 | 54篇 |
2023年 | 62篇 |
2022年 | 115篇 |
2021年 | 134篇 |
2020年 | 123篇 |
2019年 | 126篇 |
2018年 | 157篇 |
2017年 | 189篇 |
2016年 | 192篇 |
2015年 | 182篇 |
2014年 | 182篇 |
2013年 | 241篇 |
2012年 | 249篇 |
2011年 | 239篇 |
2010年 | 172篇 |
2009年 | 159篇 |
2008年 | 126篇 |
2007年 | 194篇 |
2006年 | 150篇 |
2005年 | 120篇 |
2004年 | 102篇 |
2003年 | 93篇 |
2002年 | 88篇 |
2001年 | 59篇 |
2000年 | 54篇 |
1999年 | 51篇 |
1998年 | 42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34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197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目的 弥补运载火箭靶场测试中仅采用静态压降法定性判定贮箱气密性的不足,进一步提高贮箱气检结果的可信度。方法 提出基于静态压降法量化表征某型贮箱气密性的方法。首先,依据气体理想状态方程,得出基于静态压降法表征贮箱气密性的量化方法,并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其次,综合考虑箱压变化、温度、大气压力、稳压时间和测量时间等影响因素,对上述量化方法进行修正,得到基于静态压降法表征某型贮箱气密性改进型量化计算方法。结果 改进后的计算方法精度更高。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限制改进型量化计算方法精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改进型量化计算方法精度的优化措施。结论 提出的基于静态压降法量化表征某型贮箱气密性方法可行,能够为后续更好开展靶场气检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52.
953.
954.
基于利用烟气余热的污泥低温干化技术,通过模拟试验和结合工程实践,首次分析研究了污泥对烟气中颗粒物的去除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被试的四种污泥对烟气中PM2.5、PM10和TSP的去除率分别为18%~42%、32%~55%和39%~62%,污泥对烟气中PM2.5去除率的大小与污泥的细微结构和有机质含量相关联,烟气中颗粒物的去除率随污泥堆积密度和污泥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随污泥粒度的增加而减少,污泥粒径变小时,污泥中水分更容易蒸发成微小水滴,有利于烟气中的细小颗粒物被吸附和凝结. 相似文献
955.
通过对烟道“速度场常数”的研究,提出利用速度场常数监测烟道烟气平均流速的方法,同时研制出速度场常数自动检测装置。解决烟道烟气平均流速自动监测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956.
为提高餐厨垃圾沼气工程能源利用效率.本试验采用全混合式连续发酵,通过调控餐厨垃圾高温厌氧发酵过程中OLR变化,探究OLR为0.7、1.2、4.4 kg·m-3·d-1下产气性能、pH、SCOD和VFAs等参数变化.结果表明,反应器能在0.7 kg·m-3·d-1下低负荷启动,此阶段产气性能较差,VFAs浓度受正丁酸含量增长缓慢上升,但仍处于低浓度范围.OLR提升至1.2 kg·m-3·d-1,正丁酸分解成乙酸速率加快,乙酸浓度比0.7 kg·m-3·d-1阶段增长17.36%,发酵液中VFAs积累导致系统酸化抑制产甲烷菌产气性能,外加碱溶液无法调控酸碱平衡.OLR为4.4 kg·m-3·d-1时,VFAs浓度增长趋于平稳,调节pH至6.7以上反应器稳定运行.随着产甲烷菌活性恢复,沼气产量维持在25 L·d-1左右,VFAs浓度快速下降并稳定在19.68~21.30 g·L-1之间.实际沼气工程可控制OLR在0.7 kg·m-3·d-1下启动,待发酵系统稳定运行后增加OLR至4.4 kg·m-3·d-1同时调节pH到6.7以上,可以达到最佳产沼气工艺.而维持OLR在1.2 kg·m-3·d-1更适合获得高浓度VFAs. 相似文献
957.
饥饿期间增加曝气量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有机负荷率8.0kgCOD(/m3·d)条件下,通过两种不同的曝气方式研究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特点,即在反应器R1中采用恒定的曝气流量,而在反应器R2中,30min曝气后,进行沉淀和排水,然后采用较大的曝气流量进行曝气。研究发现:(1)外部基质在前30min被快速降解,其溶解性有机碳DOC基本被消耗到最低水平;(2)在中途排水后的饥饿状态下增加曝气量的反应器R2相对于曝气量一直不变且中途未排水的R1而言,颗粒变的大而疏松,即:在R2中颗粒尺寸>0.9mm占有93%,而颗粒密度均<1.016g/mL。(3)反应器R2在饥饿状态下增加曝气量可以使胞外多聚物(EPS)糖类被当作基质被消耗。 相似文献
958.
微生物絮凝剂净化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微生物絮凝剂(MBF)对于多种康2进行了净2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的Q3-2菌株,由其产生的絮凝剂较曲霉产生的絮凝剂有更好的净化效果,最高絮凝率可达到99.5%。将传统的无机絮凝剂碱式氯化铝与微生物絮凝剂配合使用不仅可以降低絮凝剂的总投加量,而且还可减少污泥量及污泥中铝残留量,这有利于絮凝后废渣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959.
960.
一直以来,环境大气监测的数据精度与维护成本,始终是数据应用部门和数据提供部门的难题之一.作者谷学先生根据多年的实档践,首次提出,运用数据对大气监测仪器维护管理进行评价的可行性,并试图建立仪器维护管理作业量化的评价系统.在仪器维护管理中,任何时候,都很难完全排除技术水平比较低的仪器维护检修人员,为了回避这种实际情况,作者通过对数字的分析指出,急需构建环境大气监测仪器维护管理业务能力的评价系统,并期待地方自制体通过评价手段,来选择和指导监测仪器维护管理人员.从而提高数据的精度和减低运转经费的开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