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3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736篇
安全科学   398篇
废物处理   37篇
环保管理   252篇
综合类   1520篇
基础理论   406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42篇
评价与监测   56篇
社会与环境   359篇
灾害及防治   18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浙江北部海域春季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7年春季在浙江北部海域所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对该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探讨,采用多元统计软件PRIMER 5分析了该海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鉴定各类浮游动物62种、浮游幼虫12种,合计74种。经统计共有2种优势种,分别是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和五角水母(Muggiaea atlantica)。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丰度的平面分布比较相似,主要分布在调查海域的东部和东南部,并存在着向东南方向呈递增的趋势,而在杭州湾内的值比较小。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比较低,平均值为1.54。根据对本次调查获得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聚类分析,主要存在着两个生态类群,群落Ⅰ为沿岸低盐群落,群落Ⅱ为暖温带近海群落。  相似文献   
932.
能源结构变化对兰州市大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将2001—2010年的主要能源材料消耗、主要污染物变化及主要行业分布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市大气4种主要污染物中除烟尘呈下降趋势外,废气总量、SO2、NOx仍呈上升趋势;主要污染源为燃煤,主要污染行业为电力、蒸汽热水产供业;废气和SO2排放总量与燃煤和燃气呈强正相关,而NOx排放只与燃气呈强正相关。建议发挥兰州地域优势,加大以水电供应为主的能源结构调整,对改善当地空气质量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33.
连云港市泥砂质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3年9月对连云港市某泥砂质潮间带3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有大型底栖动物57种,其中多毛类23种,甲壳类18种,软体动物10种,其他类群6种。该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总平均丰度为2 119.1 m-2,总平均生物量为66.34 g/m2,其中光滑狭口螺(Stenothyra glabar)在高潮带的丰度高达3 082.7 m-2,整个潮间带丰度呈现由高潮带向低潮带逐渐降低的趋势。潮间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平均值3.26;整个调查潮间带的沉积物环境较清洁。  相似文献   
934.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选择16S rRNA V6区作为目标片段,对夏季太湖梅梁湾水体中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产生了101 427条优质序列,细菌为100 935条,占99.5%;在蓝藻暴发期间,共检测到14门,55属,610个操作分类单位。优势门类为蓝藻门(39.7%),放线菌门(27.2%)和变形菌门(23.4%),微囊藻属(21.0%)和聚球藻属(15.9%)为主要优势种。  相似文献   
935.
以不同添加剂采用浸没沉淀相转换法制备基于无纺布支撑的聚偏氟乙烯(PVDF)平板疏水膜,考察了不同添加剂的加入对膜性能与结构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学显微镜(AFM)、红外光谱(FTIR)、接触角测量及膜蒸馏实验等对疏水膜的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引入混合型添加剂制备的膜具有较高通量和盐截留率,其疏水性最强,而添加剂对聚合物的晶型影响较小。以35 g/L的NaCl盐溶液为进料液对制备的平板膜进行直接接触式膜蒸馏实验,在热侧进水温度为50℃、冷侧温度为20℃的条件下,所制备的疏水膜通量最高可达12.45 kg/(m2.h),截留率为99.99%。  相似文献   
936.
通过分析1994~2009年16 a逐年DMSP/OLS的静态平均灯光数据的DN值分布情况,考虑实际空间格局分布数据需求和数据质量,选择1994、2000、2005、2009年4个年度为代表,进行江西省城镇空间格局分布应用研究,并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94~2009年度江西省城镇建设用地总量数值尽管与统计数据之间存在一定的波动,但总体扩展趋势基本一致;在城镇化增长速度上,2000~2005年比1994~2000年大29.53%,2005~2009年比1994~2000年大4357%,说明江西省城镇化发展正逐步提速,并有加快发展的趋势;景观指数分析表明江西省城镇化扩张过程中,面积越来越大,城镇间聚集度越来越高,相互影响也越来越大;城镇化形状越来越复杂;城镇间联系越来越紧密,破碎度逐步减小,城镇斑块形状变化逐步加大,发展无序程度加重。最后,针对江西省城镇空间格局发展现状,研究提出了积极发展中型城市、集约化发展特大城市、稳步扩大小城镇发展规模的建议  相似文献   
937.
基于主体分级的社会救援资源分类及结构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康昊  孔慧珍  肖甜 《灾害学》2012,(4):122-127
社会救援资源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资源支撑。从资源供给角度出发,给出社会救援资源的概念,并综合"社会"和"应急救援资源"范围的研究,界定社会救援资源的范围,继而阐述了社会救援资源的普遍特点和特殊特点;提出一种新的资源分类方法———基于主体分级的资源分类方法,并基于此方法,将社会救援资源提供的社会主体分为3类共10个主体,即第一类主体(大型国有企业、国家级慈善社团)、第二类主体(其他公有制企业、其他慈善社团、相关民办非企业单位、公民自组织形式)、第三类主体(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般社团、其他民办非企业单位、公民个人);在主体分级的基础上,从救援资源的角度将不同社会主体的供给力度分为强、中、弱三级,初步构造一个矩阵网状的社会救援资源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938.
基于整体钢结构在局部火灾下的反应规律,将高层钢结构的初始倒塌破坏类型进行了分类(中间柱初始倒塌、边柱初始倒塌以及梁柱同时倒塌),根据整体结构约束影响和荷载影响,提出局部火灾下多高层钢结构耐火性能分析的相应子结构分析模型及其分析方法。子结构模型的边界充分考虑周围约束的影响,尤其是周围梁和上层柱构件以及层数的影响。针对不同类型的子结构模型,通过建立相应的具体子结构有限元模型,合理考虑边界条件的影响。最后基于建立的数值模型,研究了子结构的火灾反应规律与破坏机理,并与整体结构的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子结构分析模型与分析方法可以合理准确地分析整体结构的耐火性能。  相似文献   
939.
综合管廊作为现代化城市的基础设施,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管线埋设或架立引起的挖掘道路、影响交通、破坏景观等问题。提高道路和公用管线的管理水平,有效利用地下空间,提高防灾能力,是现代化都市的必然要求。本文从管廊的构造、抗火设计要求、管线布置、消防系统等方面出发,对地下城市综合管廊的设计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940.
Pentabromocyclododecanols (PBCDOHs) are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transformation products of hexabromocyclododecanes (HBCDs). They are also potential stage one metabolites of biological HBCD transformations. Herein, we present analytical evidence that PBCDOHs are also constituents of technical HBCDs and flame-proofed polystyrenes (FP-PSs). PBCDOHs are possibly formed during the synthesis of technical HBCD, presumably during the bromination of cyclododecatrienes in aqueous isobutanol together with isobutoxypentabromocyclododecanes (iBPBCDs), which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these materials recently. Of the 64 stereoisomers possible, eight pairs of enantiomers, named α-, β-, γ-, δ-, ε-, ζ-, η-, and θ-PBCDOHs were separated with a combination of normal-, reversed- and chiral-phase LC. Crystal structure analysis revealed the stereochemistry of the α-PBCDOH pair of enantiomers, which was assigned to (1S,2S,5R,6S,9S,10R)-2,5,6,9,10-pentabromocyclododecanol and its enantiomer. Mass spectrometric data 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xpected isotope patterns. On a C18-RP-column, the polar PBCDOHs eluted before the HBCD and iBPBCD classes of compounds. PBCDOHs were also found in FP-PS materials. The stereoisomer patterns varied considerably in these materials like those of HBCDs and iBPBCDs. Expanded polystyrenes were rich in late-eluting stereoisomers, similar to technical HBCD mixtures. Extruded polystyrenes contained more of the polar, faster-eluting isomers. The presented chromatographic and analytical methods allow a stereoisomer-specific search for PBCDOHs in biota samples, which might have experienced metabolic HBCD transformation reactions. Besides this potential source, it has to be recognized that PBCDOHs are by-products in technical HBCDs and in flame-proofed polystyrenes. Therefore, it is likely that PBCDOHs and iBPBCDs are released to the environment together with HBCD-containing plastic materi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