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83篇 |
免费 | 158篇 |
国内免费 | 23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71篇 |
废物处理 | 4篇 |
环保管理 | 322篇 |
综合类 | 446篇 |
基础理论 | 219篇 |
污染及防治 | 39篇 |
评价与监测 | 21篇 |
社会与环境 | 120篇 |
灾害及防治 | 6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39篇 |
2021年 | 48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37篇 |
2018年 | 50篇 |
2017年 | 55篇 |
2016年 | 78篇 |
2015年 | 70篇 |
2014年 | 43篇 |
2013年 | 98篇 |
2012年 | 100篇 |
2011年 | 123篇 |
2010年 | 98篇 |
2009年 | 67篇 |
2008年 | 45篇 |
2007年 | 94篇 |
2006年 | 102篇 |
2005年 | 89篇 |
2004年 | 81篇 |
2003年 | 69篇 |
2002年 | 67篇 |
2001年 | 58篇 |
2000年 | 60篇 |
1999年 | 42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33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8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12篇 |
1979年 | 12篇 |
1978年 | 8篇 |
1977年 | 4篇 |
1976年 | 4篇 |
1975年 | 4篇 |
1972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31.
淮河流域致洪暴雨特征及预警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1950~2000年的个例分析,总结了淮河流域致洪暴雨的天气学特征和判别指标;根据区域降水量与王家坝站的水位分析,确定了淮河流域致洪暴雨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132.
苏通大桥结构健康状态评估技术研究与应用(2):主梁损伤预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环境因素归一化"的苏通大桥主梁损伤预警方法,本文对苏通大桥主梁240天的小波包能量谱与温度实测数据进行了季节相关性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苏通大桥主梁的小波包能量谱与温度具有明显的季节相关性,其特征频带能量比的日平均值,随着温度的季节变化在一年中可以发生平均约200%的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6次多项式模型对小波包能量谱—温度进行了统计建模,并采用均值控制图法对特征频带能量比的异常变化进行了统计模式识别。结果表明,运用本文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温度的季节变化对斜拉桥实测小波包能量谱的影响,较好地识别出结构损伤引起的特征频带能量比10%的异常变化,适合于苏通大桥主梁的实时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133.
冯利华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3)
结合 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 ,提出了洪水成因链的概念 ,分析了各个物理因子对江淮洪水的影响。指出影响江淮洪水的物理因子都是层层相接、环环相扣的 ,它们组成了一个互相联系、互为因果的洪水成因链。成因链上物理因子之间的正反馈作用和消长作用 ,导致成因链上各个因子的致洪理论都不能完全地自圆其说 ,因而也无法完全确定地用于洪水预测。只有深入探讨洪水成因链上物理因子之间的正反馈作用和消长作用 ,对它们进行全面综合的诊断分析 ,才能提高江淮洪水预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4.
135.
S. K. Jain G. N. Yoganarasimhan S. M. Seth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1992,28(6):1037-1043
ABSTRACT: Many approaches are available for operation of a multipurpose reservoir during flood season; one of them is allocation of storage space for flood control. A methodology to determine a reservoir operation policy based on explicit risk consideration is presented. The objective of the formulation is to maximize the reservoir storage at the end of a flood season while ensuring that the risk of an overflow is within acceptable limits. The Dynamic Programming technique has been u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This approach has been applied to develop operation policies for an existing reservoi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olicy was evaluated through simulation and was found to be satisfactory. 相似文献
136.
我国农业水旱灾害的时间分布及重灾年景趋势预测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分析了我国 1970~ 1999年农业水旱灾害的时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 :在研究时段内 ,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总体上呈增长态势。该时段可划分为两个明显的阶段 :80年代中期以前 ,总灾、水灾及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危害较轻 ;80年代中期之后 ,呈现出影响范围广、损失增大的趋势 ,重灾年份明显增加。旱灾和水灾是威胁我国农业生产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 ,尤以旱灾为甚。我国农业遭受旱灾威胁的范围多年基本不变 ,而旱灾受灾率波动明显 ,成灾率逐年增长 ,这与近几年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缓慢、灌溉能力降低有关 ;水灾受灾率和成灾率具有特别显著的同步特点 ,表明水灾致灾能力强 ,一旦发生 ,极易成灾 ,水灾危害加剧与防洪、抗洪能力低下及生态环境恶化有关。各灾种的受灾率和成灾率呈正相关关系 ,表明我国农业生产系统的抗灾能力总体上较弱。 本文还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建模方法 ,建立了农业总受灾率 -总成灾率、水灾受灾率 -成灾率、旱灾受灾率 -成灾率的重灾年景灰色灾变GM(1,1)预测模型 ,对未来 10年我国农业灾害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灰色预测结果表明 ,2 0 10年之前 ,除 2 0 0 3,2 0 0 6年水旱灾害危害较小外 ,其它年份均为灾情严重年份 ,其受灾率和成灾率均高于近 30年的平均水平。其中 ,2 0 0 4 ,2 0 0 7年将为水灾重 相似文献
137.
基于最优传递矩阵的层次分析法在桥梁震害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影响桥梁抗震性能的因素众多,鉴于传统的定量方法无法精确权衡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因此,考虑将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法引入桥梁的震害评估中,对区间标度的合理选择作了简要讨论,运用1~9标度采集数据,兼顾10/10~18/2标度的精确性,对初始判断矩阵进行折算。利用最优传递矩阵的概念,对传统的AHP进行改进,直接求出各指标的权重值。并将此方法应用到实例当中,建立基于地震波、墩台基础、支座、结构因素、环境因素等多因素影响下的桥梁震害评估模型,得到桥梁最终的综合评估值。 相似文献
138.
139.
环境损害事件发生后,行政机关第一时间应清除损害并进行评估与修复,但我国生态环境损害的救济立法规定相对粗糙,难以具有执行力.而《瑞典环境法典》则从本国国情出发制定其环境损害评估与修复制度,污染发生后环境监督机关迅速进入污染区域调查并制作报告,明确事后治理责任主体,并通过环境质量标准确定损害修复应达到的水平并开展损害修复工... 相似文献
140.
Wetland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strategies that are designed to promote hydrologic resilience do not incorporate the location of wetlands relative to the main stream network. This is primarily attributed to the lack of knowledge on the effects of wetland location on wetland hydrologic function (e.g., flood and drought mitigation). Here, we combined a watershed‐scale, surface–subsurface, fully distributed, physically based hydrologic model with historical, existing, and lost (drained) wetland maps in the Nose Creek watershed in the Prairie Pothole Region of North America to (1) estimate the hydrologic functions of lost wetlands and (2) estimate the hydrologic functions of wetlands located at different distances from the main stream network. Modeling results showed wetland loss altered streamflow, decreasing baseflow and increasing stream peakflow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precipitation events that led to major flooding in the watershed and downstream cities. In addition, we found that wetlands closer to the main stream network played a disproportionately important role in attenuating peakflow, while wetland location was not important for regulating baseflow.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watershed managers that can help to prioritize wetland restoration efforts for flood or drought risk mitigati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