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17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31篇
环保管理   102篇
综合类   259篇
基础理论   38篇
污染及防治   91篇
评价与监测   30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针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热值低等特性。在流化装置上进行了城市生活垃圾与煤混燃实验,研究了在混燃过程中城市生活垃圾与煤掺烧比例及床层温度变化对NO和N2O排放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掺烧垃圾量逐渐增加时,NO排放浓度降低。而N2O排放浓度先降低然后增加,当城市生活垃圾与煤掺烧比例恒定时,随床温的增加NO排放浓度增加,N2O排放浓度呈下降趋势,采用前向式神经网络,以掺烧比和床温作为输入参数,对NO的排放进行预测。结果显示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512.
废旧计算机CRT监视器的管理和资源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废旧计算机CRT监视器的材料组成 ,并且阐明了它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同时比较了国内外相关管理现状 ,总结了目前已有的资源化技术 ,主要是拆解技术 ,并且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的资源化实践 ,并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513.
针对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多的趋势,采用新型固化技术对陈腐生活垃圾进行固结,并对其固结效果和安全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固结技术可使生活垃圾固结体28d强度达38MPa以上,其耐久性能诸如抗冻性能、耐水性能、抗干湿循环能力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较为优越。并且其固结体重金属溶出量亦满足国家标准,即生活垃圾中的重金属离子得到有效的束缚和稳定固化。  相似文献   
514.
城市生活垃圾(MSW)产量的与日俱增及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循环流化床(CFB)燃烧技术逐渐在MSW的回收和利用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简要分析了国内外采用分类回收及综合利用、卫生填埋、堆肥和一般焚烧方法处理MSW的不足之处以及采用CFB燃烧技术的优越性,重点介绍了国内外采用CFB燃烧装置焚烧MSW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努力的方向.采用CFB燃烧装置焚烧MSW关于SO2、NOx、CO排放的实验研究和运行结果令人满意,但对HCl、二恶英及重金属排放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试验及实际运行结果都表明,采用CFB燃烧装置对MSW进行焚烧处理是切实可行的,它将是未来解决MSW问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15.
分别应用管式炉反应器和热重分析手段对印刷线路板废弃物的热解行为和热解动力学进行了实验研究.在管式炉中,研究不同的热解温度:700~950℃,对产物分布和气体成分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CB热解气体的主要成分是H2和CO2,气体的热值较低,仅为2.09~5.41 MJ/m3,PCB不适合以气体产物为目标的能源利用方式.应用Friedman方法对PCB的热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求得PCB的热解动力学参数分别是:表观活化能190.92 kJ/mol,反应级数5.97,指前因子lnA47.14 min-1.  相似文献   
516.
实验室常见化学废弃物的危害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实验室几种常见废弃物的危害及处理方法,指出了废弃物必须经过有效处理,才能利于环境保护,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517.
Decision-makers require useful tools, such as indicators, to help them make environmentally sound decisions leading to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hazardous wastes. Four hazardous waste indicators are being tested for such a purpose by several countries with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icator Programme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mmiss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owever, these indicators only address the 'down-stream' end-of-pipe industrial situation. More creative thinking is clearly needed to develop a wider range of indicators that not only reflects all aspects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that generates hazardous waste but considers socio-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the waste as well. Sets of useful and innovative indicators are proposed that could be applied to the emerging paradigm shift away from conventional end-of-pipe management actions and towards preventive strategies that are being increasingly adopted by industry often in association with local and national governments. A methodological and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core-set of hazardous waste indicators has been developed. Some of the indicator sets outlined quantify preventive waste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cluding indicators for cleaner production, hazardous waste reduction/minimization and life cycle analysis), whilst other sets address proactive strategies (including changes i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patterns, eco-efficiency, eco-intensity and resource productivity). Indicators for quantifying transport of hazardous wastes are also described. It was concluded that a number of the indicators proposed could now be usefully implemented as management tools using existing industrial and economic data. As cleaner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and waste minimization approaches are more widely deployed, and industry integrates environmental concerns at all levels of decision-making,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necessary data for construction of the remaining indicators will soon become available.  相似文献   
518.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是对项目取得排污权前的一次“体检”,是对污染源的监视性监测。在阐述建设项目验收监测作用的基础上,指出了验收监测存在的缺陷,并从节能减排的高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19.
选矿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矿物分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城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领域 ,促进了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综合回收 ;同时也开辟了选矿技术新的应用领域。结合实例介绍国内外常用的各种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分选工艺 ,指出选矿技术的运用对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20.
固体XM菌剂对生活垃圾减容和除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密闭的容器中考察不同条件下固体XM菌剂对生活垃圾的减容和除臭效果.结果表明,固体XM菌剂不但可防止新鲜生活垃圾变臭,而且对已产生的生活垃圾臭味具有明显的消除效果.固体XM菌剂可使新鲜的生活垃圾在降解过程中仅产生少量臭味,到15 d时基本消失并产生酯香气味,减容量可达46%.用质量分数为3%的固体XM菌剂处理已发臭的生活垃圾,15 d时氨气和硫化氢的释放量分别减少54.8%和49.0%.此外,保持较高的温度以及50%~60%的垃圾含水量,除臭效果最佳.从垃圾降解过程中渗滤液的产生量、澄清度、酸碱度和气味的变化分析得出,固体XM菌剂已成为垃圾发酵过程中的主导菌群,这可能是生活垃圾除臭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