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313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529篇
基础理论   118篇
污染及防治   70篇
评价与监测   77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5 毫秒
461.
The effective quantum yield of photochemical energy conversion in photosystem II (Phi2) was shown to be reduced in the terricolous lichens Cetraria aculeata and Cetraria islandica by short-term exposure to aqueous SO2 at pH values occurring in the precipitation of areas with high SO2 pollution.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Phi2 was found at pH相似文献   
462.
王萍  谭昭怡  邱咏梅  孙耀中  孙宇 《四川环境》2010,29(2):20-22,27
采用激光荧光法对"5.12"地震后某工号建筑垃圾和土壤样品进行了铀的测定。方法检出下限D.L≤3×10-11g/m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7.4%,回收率达到86%~109%。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该工号所测样品铀含量基本处于天然本底水平。  相似文献   
463.
亚硫酸氢钠是广泛采用的光合促进剂,对作物产量具有一定的促进效果,但如果亚硫酸氢钠超过一定的剂量,可能会造成作物与土壤中硫含量超标,对人和农业生态环境都会产生极大的危害。为了研究不同浓度亚硫酸氢钠溶液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本研究以一年生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为实验材料,叶面喷施0、1、2、5、10、20、50 mmol/L的亚硫酸氢钠,分析各浓度处理下构树叶片的光合参数、荧光参数以及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1 mmol/L的亚硫酸氢钠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光呼吸速率(Rp);5 mmol/L的亚硫酸氢钠处理下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而在超过20 mmol/L的亚硫酸氢钠处理下,植株的PN、Gs、Rp、暗呼速率、叶绿素含量、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以及电子传递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初始荧光、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额和光呼吸份额则显著增加。这些结果说明,低浓度的亚硫酸氢钠在光呼吸所占份额基本不变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464.
谢勇坚 《四川环境》2007,26(3):55-58
目的 对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中砷含量的不确定度来源及其对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利用相对标准不确定度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过程采用直观的因果图,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利用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并在砷含量为1.7μg/L的水样测定中,获得其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3.4%,有效自由度为25。结论 原子荧光光谱法对水中砷浓度测量不确定度影响因素中,工作曲线拟合产生的不确定度较大。  相似文献   
465.
为探明草海水环境污染物分布特征及来源状况,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对草海水体中溶解性有机物组成特征进行剖析,分析有机物组分在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浓度特征及分布差异,并采用多个荧光指数解析水体溶解性有机物的来源.结果表明,草海水体溶解性有机物中包含2种类型的4种组分,即自生源产生的腐殖质类物质C1(360/4...  相似文献   
466.
应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建立了生物质燃料中磷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对比分析压片压力条件、基体效应和干扰元素,明确了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的测试条件,通过加标回收率实验、标准样品测试、ICP-OES方法对比等获得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用于生物质燃料样品的分析,标准工作曲线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 3,方法检出限为0.4 m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1%,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6%~4.92%,标准样品磷含量在标准值不确定度内,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与行业标准ICP-OES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可应用于生物质中磷含量的环境监测。  相似文献   
467.
采用Fenton氧化工艺对上海某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 提取和分离了Fenton氧化前后腐殖酸组分(富里酸、胡敏酸),运用凝胶色谱法和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Fenton氧化前后各物质的分子质量分布和有机物荧光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Fenton反应可使ρ(BOD5)/ρ(CODCr)从0.011提高到0.285. 通过分子质量分布和三维荧光特性的测量可知,造成这种可生化性提高的原因是Fenton反应使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的分子质量降低,其中对高分子质量胡敏酸的去除以及对富里酸分子质量的降低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68.
强化混凝对二级处理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沈阳市B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出水为研究对象,采用FeCl3.6H2O作为混凝剂,研究了强化混凝对二级处理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卤代活性和荧光特性的影响.按照DOM在XAD树脂上的吸附特性将其分为5个部分:疏水性有机酸(HPO-A)、疏水性中性有机物(HPO-N)、过渡亲水性有机酸(TPI-A)、过渡亲水性中性有机物(TPI-N)和亲水性有机物(HPI).结果表明,强化混凝(混凝剂投加量为80mg.L-1,pH=5.00)对DOC的去除率为55.3%.强化混凝对HPO-A的去除率最高,而对HPI的去除率最低.强化混凝后,HPO-N的三卤甲烷生成活性(STHMFP)上升,而其他4种DOM组分的STHMFP下降.强化混凝能够有效去除类富里酸荧光物质和具有高环数和高聚合度的稠环类芳香性荧光物质.强化混凝对DOM组分的去除率和DOM组分的荧光强度下降率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469.
盐度变化对厌氧污泥胞外聚合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盐度变化对厌氧污泥胞外聚合物的影响,采用三维荧光(3D-E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技术,研究了不同盐度下升流式厌氧污泥流化床(UASB)中污泥的松散结合型胞外聚合物(LB-EPS)与紧密结合型胞外聚合物(TB-EPS)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LB-EPS和TB-EPS与污泥沉降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进水盐度由0逐渐增加至8%,厌氧污泥LB-EPS和TB-EPS含量分别由4.94和12.25 mg·g~(-1)(以VSS计)增加至41.47和43.04 mg·g~(-1)(以VSS计);LB-EPS和TB-EPS中蛋白(PN)和多糖(PS)含量的比值分别由3.2和3.8降低至1.8和2.3;污泥容积指数(SVI)与LB-EPS、TB-EPS均正相关;3D-EEM光谱显示,色氨酸蛋白和芳环蛋白荧光峰存在于不同盐度下LB-EPS和TB-EPS中,类胡敏酸荧光峰仅存在于盐度高于4%的TB-EPS中;FTIR分析表明,进水盐度的增加导致LB-EPS和TB-EPS中PS的C—O组分相对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470.
浑太水系水体中不同粒径有机胶体荧光光谱特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刘娜娜  李斌  刘瑞霞  宋永会  吴畏 《环境科学》2014,35(11):4103-4110
将超滤系统与孔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103和1×103超滤膜结合,对浑太水体中总溶解有机质(DOM)进行分级,并运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不同级有机质的荧光光谱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浑太水系水体的荧光图谱表现为紫外光区类腐殖质、可见光区类腐殖质、类色氨酸(短波和长波激发峰)4个荧光峰,其中,类腐殖质荧光物质主要赋存于胶体形态(相对分子质量<100×103)和真溶解态(相对分子质量<1×103)中,由于类蛋白物质与水体中胶体的相互作用,使得胶态类蛋白荧光物质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峰、枯两水期相比,丰水期由于陆源汇流的冲击作用,阻止了胶体颗粒的凝聚,使DOM中小胶态和真溶解态有机质所占的质量分数较高.通过比较不同粒径有机质的荧光指数、生物源指数、腐殖化指数以及DOM与荧光强度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得出,真溶解态中腐殖质主要源自于内源作用,而胶态腐殖质具有陆源特征,新产生的有机质在真溶解态中占有更大的比例,水体中类腐殖质是溶解有机碳(DOC)的主要来源,但由于浑太水系各采样断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类蛋白物质对DOC的贡献也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