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29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106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51.
针对带压作业过程中闸板防喷器胶芯易失效的问题,以现场使用的带压作业闸板防喷器胶芯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确定了橡胶基体的本构关系,利用ABAQUS软件对比研究了4种不同井筒压力对胶芯的疲劳失效与密封失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析结果与现场应用胶芯的失效位置相符,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胶芯的疲劳失效位置集中在橡胶基体与闸板上下部的4个尖角接触区域,上部区域失效严重;井筒压力的大小影响橡胶基体密封面上的接触应力分布,但对耐磨块密封面上接触应力分布影响不显著。建议在橡胶基体与闸板上下部的4个尖角区域补强以增加胶芯寿命。  相似文献   
152.
胶园土壤微量元素含量有一定的特征。海南省胶园土个别样点Cd偏高,Cu偏低,其它样点Cd、Cr、Ph、Zn、Cu、Ni、Mo、Hg含量正常。土壤母质、质地、化学组成、耕作等对微量元素含量有一定影响。玄武岩上的胶园土微量元素较丰富。质地粘重的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往往较高。由于铁的水合物吸附固定作用,Cu、Zu、Cd、Hg含量与Fe含量有一定关系。Cu、Zn、Cd、Hg的许多化学性质相似,它们的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3.
ZCMR法从废物中制取活性炭及在含铬废水处理中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微波照射- 氯化锌(ZCMR) 法从废物中制取锯末活性炭及烤胶废料活性炭,用所得的两种活性炭处理含铬废水,结果表明,ZCMR法制取的废物活性炭对电镀废水中铬的吸附容量是市售一级粉末活性炭的1.72 ~1.8 倍, 过滤速度是市售活性炭的1.6 ~1.7 倍, 极限吸附量达21.5 ~22.5mg/g.  相似文献   
154.
新型管式微孔曝气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废旧橡胶为主要原料研制的微孔曝气器,传质效率高,曝气充氧性能优良,搅拌能力强;沿管长方向具有很好的均匀布气性,输气曝气合二为一;制造工艺简单,价格低廉,安装方便;拓展了废旧橡胶的综合利用途径,以废治废,减少了废旧橡胶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55.
目的 构建主减速器橡胶密封圈储存/装机条件下的性能衰减模型,评估其实际储存日历寿命、储存/装机条件下的折算系数。方法 将功能结构件实际尺寸(实际装配、初始轴向厚度和压缩时轴向厚度)、实际生产产品尺寸和安全裕度相结合,确定橡胶密封件的失效判据。对实际使用的FX-4、FX-17橡胶密封圈2种初始压缩率的装机状态下进行5个温度点的加速老化试验,测定2种橡胶密封圈压缩永久变形率的老化指标参数,利用回归分析得到相应的衰减模型,结合实际储存13a的橡胶密封圈的压缩永久变形率进行检验,确定储存/装机条件下的折算系数。结果 以25%为失效判据,橡胶密封圈储存年限可达19.8 a。结论 为了保证使用安全和外场计算方便,FX-4密封圈装机使用1 a相当于储存2 a,FX-17密封圈装机使用1 a相当于储存3 a。  相似文献   
156.
目的 针对北部沿海地区高架段组合道床隔振系统进行跟踪测试研究,研究分析组合道床系统在近海环境下历经4a前后的轨道动态变形和隔振性能分析。方法 采用试验法对普通道床和组合道床的钢轨、道床进行动态变形和振动分析,分别计算出动态变形量及隔振量。结果 相对于普通道床,组合道床钢轨相对于基础的垂向平均变形为3.63~3.72 mm,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的4 mm安全要求。高架线组合道床在运营4 a后,隔振量变化率为1.88%,表明组合道床在近海环境下具有稳定的隔振性能。结论 组合道床系统仍具有较好的且相对一致的安全性和隔振效果。  相似文献   
157.
活化粉煤灰在橡胶制品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是将多种活化粉煤灰应用于橡胶制品中分别代替活性碳酸钙,轻质碳酸钙和中超炭黑作填料或补强剂。结果表明,良好的活化剂是获得优良活化灰的关键因素之一,粉煤灰的粒度和其表面性能是影响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主要因素,用良好的活化剂,采用干法研磨的活化方法可以兼顾这2个因素,获得较理想的活化灰,活化灰与有机物能很好地相容,加上它的球粒结构,因而有很好的加工性在。在橡胶制品中用活化灰全部代替活性碳酸钙,各项物  相似文献   
158.
造纸黑液中木质素的提取和用作橡胶补强剂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蒋挺大  黄文海  张春萍 《环境科学》1997,18(4):81-82,84
提出从碱法制备浆黑液中提取适合于用作橡胶补强剂的木质素的工艺路线,对3种沉淀剂作了比较,筛选出了化学改性剂,对木质素的含水率与其颗粒表面性质的关系作了研究,按此工艺制备的木质素可与硬碳黑并用,用作一般橡胶制品的补强剂。  相似文献   
159.
废轮胎的热解及其产物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废轮胎热解产生的三相 (气、液、固 )产率与裂解温度的关系 ,气相组成与温度的关系 ,以及氢氧化钠作为催化剂加入热解体系对三相产率和气体组成的影响 .实验表明 ,轮胎橡胶的热稳定性分为 :~ 200℃,200℃~300℃及300℃以上3个区域 .在200℃以上时 ,随着温度升高 ,固体产率减少 ,气体产率增加 ,液体产物的产率在 500℃左右出现一个峰值 .加入 4%NaOH作催化剂以后 ,在相同的温度下固态碳黑和液态油的产率均有所提高 ,而相应混合气的产率降低 .实验确定了所用混合胶粉主要为合成橡胶 .不同温度下热解所产生的液体产物的红外谱图及裂解色谱图表明 ,300℃时主要是助剂分解,400℃左右主要是聚异戊二烯(天然胶)开始裂解,600℃以上残留物开始裂解.  相似文献   
160.
According to the Rubber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the United States generated 3664 thousand metric tons of scrap tires in 2015. While most waste tires are repurposed, approximately 409.5 thousand metric tons were disposed in landfill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an alternative use of the waste tires as a replacement of natural aggregates in concrete mixtur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fresh concrete properties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Different coarse and fine aggregate rubber particle sizes were evaluated: 19-mm tire chips (TCs) and 30-mesh crumb rubber (CR). TCs were used to replace coarse aggregates, while CR was used to replace fine aggregate in the concrete mixtures in increments of 10% by volume. Concrete strength loss was reduced with a fine aggregate replacement with CR as opposed to greater losses of strength exhibited by a coarse aggregate replacement with TCs. Adequate strengths were achieved at replacement levels as high as 40% by volume with CR, whereas satisfactory strengths were achieved with only a 10% replacement of coarse aggregates with TCs. Acceptable strengths were obtained from mixtures utilizing a combination of the two rubber sizes. Cement content was observed to have greater influence on rubberized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at lower rubber contents than higher lev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