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7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313篇
安全科学   360篇
废物处理   49篇
环保管理   424篇
综合类   1035篇
基础理论   623篇
污染及防治   82篇
评价与监测   192篇
社会与环境   150篇
灾害及防治   8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51.
天山云杉天然林分土壤呼吸速率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 var.tianschanica(Rupr.)Chen et Fu)是构成天山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天山中部,从天山云杉在此区域分布的底线开始,结合天山云杉自然分布特征,沿每隔约100m的海拔梯度选择典型地段设置样地。根据远红外气体分析原理,采用LI-6400-09土壤呼吸室和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于2006年6-9月,测定了天山云杉天然林分在生长季内土壤呼吸速率随海拔高度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在空间上,林分的土壤呼吸速率并非随海拔高度呈线性增加或减少的关系,而是有规律的波动,在海拔1950~2110m之间,土壤呼吸速率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在2110~2428m之间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在海拔2428m处达到最大的呼吸速率值后又降低。不同海拔高度林分的土壤呼吸速率主要受土壤表面空气相对湿度及土壤温度的影响。在时间上,林分的土壤呼吸速率在生长季内随不同月份的变化为单峰曲线,其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生长季内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表面空气相对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林分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在各时间点上的大小排序为7月>6月>8月>9月。它的变化与土壤温度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与土壤表面空气相对湿度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52.
介绍了国内外加油站油气回收处理技术现状及应用进展,阐明了国内开发的重点应是:密封加油系统及设备、吸收式油气回收装置及分散吸附集中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53.
我国森林环境服务市场构建与私人参与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璨 《自然资源学报》2002,17(2):246-252
分析了我国出现森林资源环境服务市场构建态势及存在问题、对策等,回顾了现有市场构建的政策与制度,把森林资源环境服务与产品界定为公共产品,分析了私人部门参与的可能性、必要性。其次,对流域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价值、碳储存等生态服务的市场构建状况进行分析,最后分析市场创建机制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私人部门参与森林环境服务。  相似文献   
54.
上海地铁车站恶臭气体污染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地铁一号线人民广场站和漕宝路站的臭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采用嗅沉测试和公众调查方法对恶臭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广场站的IAQ以3级(明显)为主、漕宝路站以2级(轻微)为主,污染程度与人流量和通风状况相关,漕宝路站的空气质量明显好于人民广场站。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秦山核电站运行前后相隔近7 a 的工程区邻近海域四季度月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生态各要素的两次调查分析,进行了Ⅰ期工程运行以来海域生态环境及水质状况的影响评价。结果认为,秦山海域具典型强潮河口湾生态特征,营养盐丰富,而生产力低下。潮汐、径流和湾外海水入侵是导致海洋环境要素季节和年际变化并直接影响海洋生物结构的主要因子。水体富营养化指数上升是沿岸工业和生活污水大量排放的结果。核电站运行中冷却水的热排放由于杭州湾特殊的海底地形和强潮混合的水体环境对附近水域的热升温效应不明显。秦山Ⅰ期工程运行以来对海域生态环境和水质变化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6.
针对阴山北麓生态环境特点和主要环境问题,以固阳县忽鸡沟乡大六分子村为基点,应用恢复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以恢复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目标,通过实施以林草建设为核心的一系列植被恢复与重建措施,使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得到恢复并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为阴山北麓广大地区生态恢复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7.
本文主要介绍了地震系统中最前沿的单位——地震台站,重点阐述了北京市地震局延庆地震台的成绩、管理思路和经验,对全国地震台站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意义。  相似文献   
58.
对于地震科学来说,观测是它的立足之本,如果没有观测那就像一个人没有心脏一样。担负观测任务的就是各个地震台站,如何得到真实、可靠、连续的观测数据,是各个地震台站一致追求的目标。提高地震台站的监测水平和运行效率,一方面要加强管理,另一方面要对观测数据进行正确的预处理工作,包括日志的详细记录,各种情况的认真标注等。本文结合南山台实际,以数字化仪器为主,着重谈谈日常管理和数字资料预处理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9.
针对某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勘探平洞检测氡气浓度超标问题,分析氡污染危害,提出防止氡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60.
直岗拉卡水电站工程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直岗拉卡水电站地处青藏高原,是黄河上游第4个梯级电站,工程所处区域属生态环境十分敏感和脆弱的青藏高原。论文在阐述直岗拉卡水电站工程影响区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度量了该区域生物多样性及电站运行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提出了相关对策。分析表明,直岗拉卡水电站工程在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