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1篇
  免费   439篇
  国内免费   1806篇
安全科学   324篇
废物处理   52篇
环保管理   311篇
综合类   3124篇
基础理论   750篇
污染及防治   263篇
评价与监测   236篇
社会与环境   232篇
灾害及防治   174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257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207篇
  2017年   233篇
  2016年   259篇
  2015年   294篇
  2014年   252篇
  2013年   297篇
  2012年   361篇
  2011年   355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63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245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1年   4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庞阔  李敏  刘璐  杨珺斓  赵洪军 《环境科学》2022,43(8):4008-4017
沉积物是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严重威胁着水环境安全.黄河流域沿程分布着众多工业城市,且流域水土流失量大,泥沙携带重金属进入河流导致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研究黄河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对流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收集2000~2020年发表的关于黄河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铅、镉、铬、砷、锌、铜、镍和汞)含量的数据,首先基于描述性统计及地统计法分析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进一步采用蒙特卡洛法进行地累积指数(Igeo)、潜在生态风险及毒性单位概率的评价,最后结合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与Pearson相关性分析确定污染源个数及贡献率.结果发现,黄河流域沉积物中ω(Pb)、ω(As)、ω(Zn)、ω(Ni)、ω(Cu)、ω(Hg)、ω(Cr)和ω(Cd)的均值分别为26.92、11.78、87.17、31.13、24.96、0.07、73.36和0.58 mg·kg-1,分别超过黄河流域各省土壤背景值均值1.27、1.08、1.26、1.05、1.09、2.32、1.14和5.95倍,其中Cd超标倍数最大,应当引起重视;Igeo:Cd>Hg>Cr>Cu>Pb>Zn>As>Ni,Cd和Hg存在中度-严重污染;数据表明黄河流域上、中和下游沉积物重度生态风险占比分别为18.6%、15.7%和7.1%,呈递减趋势;黄河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处于低毒性状态;溯源分析表明黄河流域沉积物重金属的4个来源分别是矿业源(42.2%)、自然活动(38.3%)、农业活动(11.6%)和电镀废水(7.9%).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流域制定相关污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2.
研究名特优产品土壤重金属分布、来源及其潜在风险对科学管理、安全利用土壤和作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以姜湖贡米产地为研究对象,对名特优产地土壤中的As、Cd、Cr、Cu、Hg、Ni、Pb和Zn进行采样和测定,利用多元统计法进行重金属的相关性讨论,采用ArcGIS 10.2进行重金属空间分布插值分析,利用富集因子法和PMF法对重金属污染进行定量源解析,并进行了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土壤重金属As、Cd、Cu、Hg、Pb和Zn含量均低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规定的筛选值,土壤生态环境风险低;Cr和Ni最大值均超风险筛选值,但风险低;研究区pH主要分布范围为6.05~6.69,是适合水稻生长的pH范围.②墨河对pH和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具有指示意义.这与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特征息息相关;而Hg和Cd受人为影响显示了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Hg沿河流西侧为中高值分布区,Cd的空间分布南北差异较为显著.③基于富集因子法和PMF的定量源解析结果显示,研究区重金属主要来源为耕地农业源、混合源、燃煤源和自然源.各种来源的贡献率分别占24.2%、35.4%、9.5%和30.9%.④研究区Hg中强生态风险指数沿墨河西侧分布,而Cd的中度潜在生态风险点集中在墨河两侧耕地中,其他元素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r)均<40.Cd和Hg为研究区主要潜在生态风险元素,而Cd仍是研究区耕地土壤中的主要潜在污染元素.  相似文献   
953.
通过对四川省西昌市邛海沉积岩芯10种金属元素全量与表层沉积物7种重金属元素全量和赋存形态的分析,研究了近百年来重金属累积和污染的时空特征及其在表层沉积物中的潜在生态风险.20世纪70年代之前,沉积岩芯中金属元素含量均较为稳定;70年代沉积物中Al、Fe、K和Cr含量呈明显的峰值,与流域降水量增加及围湖造田和毁林开荒等导致的细颗粒表土侵蚀输入有关;90年代以来,随着流域土壤侵蚀强度降低,Al、Fe、K和Cr等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而As、Cd、Cu、Pb和Zn含量逐渐升高或较为稳定.富集系数结果表明,沉积岩芯中Cd、Pb和Zn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污染;其中Cd污染最重,污染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90年代以来保持在中等污染水平.表层沉积物中,Cd在西北部湖区含量较高,其余重金属含量空间变化趋势不明显;Cd、Pb和Zn的有效态质量分数平均分别为95%、63%和48%,其中Cd以酸可提取态为主,Pb和Zn主要赋存于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中;其余重金属有效态质量分数平均值小于27%.重金属全量与有效态含量结果均表明,表层沉积物中Pb和Zn为轻度污染或中度污染水平,Cd平均为中度污染水平,但在西北部湖区达到了重度污染水平.基于重金属全量与有效态含量分别估算的表层沉积物中人为源Cd、Pb和Zn的含量较为接近(P>0.05),说明人为输入的重金属在沉积物中主要赋存于有效态中.综合沉积物质量基准、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及重金属赋存形态,表层沉积物中Cd具有较强的潜在生态风险,其余重金属表现为低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954.
长三角地区吸收性气溶胶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2008~2017年OMI/Aura OMAERUV L2气溶胶数据集,研究了近10年长三角地区吸收性气溶胶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在时间分布上,长三角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与吸收性气溶胶光学厚度(AAOD)的年际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先升后降,于2011年达最高值,分别为0. 702和0. 056.月际变化显示AAOD高值多发生在1、3和6月,11月到次年1月明显增加.②在空间分布上,长三角地区AAOD呈北高南低分布,AOD与AAOD分布相似,AAOD 0. 05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以及南京、杭州和金华等地区. AAOD与AOD季节空间分布均为春冬高,秋季较低,但二者不同的是,夏季AOD很大,AAOD却很小.长三角地区AAOD和AOD的年均空间分布与黑碳贡献量一致.  相似文献   
955.
气溶胶中不同类型碳组分粒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翔  赵普生  董群  苏捷 《环境科学》2019,40(9):3849-3855
了解气溶胶碳组分粒径分布特征对于研究区域气溶胶生成转化机制、辐射特性等非常重要,但北京地区针对气溶胶碳组分粒径分布特征的相关研究非常少.本研究利用MOUDI-120采样器在北京地区3个季节开展气溶胶分级样品的采集,并分析其中不同类型的碳组分的含量,进而系统研究不同季节及污染状况下,各碳组分的粒径分布特征、来源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碳组分主要富集在细粒子中,秋冬季细粒子中碳组分的比重高于夏季.碳组分主要分布在两个模态,即积聚模态和粗模态. OC1和OC2主要分布在积聚模态,在0. 056~0. 56μm范围内有较高比例,OC3+OC4在粗模态的分布较为明显.Soot-EC浓度较低,没有明显的粒径分布特征,在0. 10~0. 18μm粒径段浓度较高,表明高温燃烧排放的EC主要分布在超细粒径段. Char-EC浓度远高于Soot-EC,在EC中占绝大部分比重.各主要碳组分在白天和夜晚的分布形态基本一致.夏季和冬季较有利于SOC的形成,OC/EC比值明显高于秋季. OC/EC值在不同粒径区间中差异很大,由于水溶性有机物(WSOC)主要分布在0. 056~0. 10μm,OC/EC值明显高于其他粒径段.白天及高温有利于气态有机物氧化生成SOC,致使夏季白天的OC/EC比值明显高于夜晚.各碳组分之间,EC1和OC1相关性最强,此外EC1和K+也有很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56.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罗晓虹  王子芳  陆畅  黄容  王富华  高明 《环境科学》2019,40(8):3816-3824
探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的粒径分布、稳定性及有机碳在各粒径团聚体中的分布规律,以期为重庆地区土壤结构的改善及土壤有机碳库的维持及提高提供依据.以重庆市北碚区6种土地利用方式(针阔叶混交林、竹林、果园、旱地、水田和荒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湿筛法对土壤进行粒径分组,对比分析了6种土地利用方式处理下土壤团聚体和团聚体有机碳在0~20、20~40、40~60和60~100 cm土壤剖面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结构和肥力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在0~100 cm土层土壤的各粒径团聚体中,6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团聚体粒径均以 0. 25 mm为主;其中,竹林 0. 25 mm团聚体含量最高,其次是荒草地,旱地与果园含量最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0. 25~2 mm的粒径团聚体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28. 78%~50. 08%),而0. 053~0. 25 mm和0. 053 mm的粒径团聚体主要集中在40~60cm土层.在整个土壤深度内,竹林和荒草地的土壤团聚体MWD和GMD均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即二者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较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呈极显著正相关(r=0. 569,P 0. 01),在0~100 cm土层中,土壤0. 25~2 mm和0. 053 mm粒径的有机碳含量较高,其中0. 25~2 mm的最高,平均含量为56. 54 g·kg~(-1).除旱地土壤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在20~40 cm土层内最高,其他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各粒径团聚体内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表现出显著的表层富集现象.总体上,6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竹林和荒草地在各土层中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较好,且在各土层中,竹林土壤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957.
任静  于鲁冀 《四川环境》2011,30(6):149-154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巨大的环境问题,为此,原国家环保总局审时度势,开展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活动。本文对“创模”考核指标的调整情况进行概括,从总体情况、所属行政区、所属行政区级别、面积4个方面对目前“环保模范”城市状况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对日后的“创模”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58.
将四川省农村地区分成平原和浅丘区、小起伏山地和高丘区、高山峡谷区三种类型区域。利用GIS软件,将四川省划分网格,分别统计每个网格中的工业废气污染点源数量和主要交通线路长度,得出四川省工业废气污染点源密度分级图和四川省主要公路密度分布图,以及结合农村污染面源的情况分析,总结出农村区域的主要污染密度分布类型。结果表明,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农村平原和浅丘区的工业源、交通源、农村面源分布均匀;高丘区、小起伏山区、高山峡谷区的污染源分布均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特性,山间平地和山谷台地的污染源分布密度高;根据四川省污染源分布规律给农村空气自动监测布点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959.
Developing robust 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s is important as model output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incorporated into conservation policy and management decisions. A largely overlooked component of model assessment and refinement is whether to include historic species occurrence data in distribution models to increase the data sample size. Data of different temporal provenance often differ in spatial accuracy and precision. We test the effect of inclusion of historic coarse-resolution occurrence data on distribution model outputs for 187 species of birds in Australian tropical savannas. Models using only recent (after 1990), fine-resolution data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model performance scores measured with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AUC) than models incorporating both fine- and coarse-resolution data. The drop in AUC score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total area predicted to be suitable for the species (R2 = 0.163-0.187, depending on the environmental predictors in the model), as coarser data generally leads to greater predicted areas. The remaining unexplained variation is likely to be due to the covariate errors resulting from resolution mismatch between species records and environmental predictors. We conclude that decisions regarding data use in 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s must be conscious of the variation in predictions that mixed-scale datasets might cause.  相似文献   
960.
Villarini, Gabriele, James A. Smith, Mary Lynn Baeck, and Witold F. Krajewski, 2011. Examining Flood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in the Midwest U.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 (JAWRA) 47(3):447‐463. DOI: 10.1111/j.1752‐1688.2011.00540.x Abstract: Annual maximum peak discharge time series from 196 stream gage stations with a record of at least 75 years from the Midwest United States is examined to study flood peak distributions from a regional point of view.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1) “mixtures” of flood peak distributions, (2) upper tail and scaling properties of the flood peak distributions, and (3) presence of temporal nonstationarities in the flood peak records. Warm season convective systems are responsible for some of the largest floods in the area, in particular in Nebraska, Kansas, and Iowa. Spring events associated with snowmelt and rain‐on‐snow are common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study domain. Nonparametric tests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presence of abrupt and slowly varying changes. Change‐points rather than monotonic trends are responsible for most violations of the stationarity assumption. The abrupt changes in flood peaks can be associated with anthropogenic changes, such as changes in land use/land cover, agricultural practice, and construction of dams. The trend analyses do not suggest an increase in the flood peak distribution due to 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 Examination of the upper tail and scaling properties of the flood peak distributions are examined by means of the location, scale, and shape parameters of the Generalized Extreme Value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