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47篇
安全科学   34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269篇
基础理论   55篇
污染及防治   58篇
评价与监测   6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气态甲醛对卡氏毛园蛛细胞遗传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气态甲醛对蜘蛛的遗传毒性,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及KCl-SDS沉淀法检测了卡氏毛园蛛(Eriovixia cavaleriei)暴露于气态甲醛(0、0.5、1.0、3.0mg·m-3)后的细胞DNA分子断裂、DNA-DNA交联、DNA-蛋白质交联状况,并以甲醛的水溶性实验为基础,总结了甲醛对不同动物细胞的遗传毒性.结果显示,中、低浓度甲醛(0.5、1.0mg·m-3)可引起卡氏毛园蛛细胞DNA链断裂,高浓度甲醛(3.0mg·m-3)除引起DNA链断裂外,还可诱导核内交联物的形成;随着甲醛染毒浓度的升高,DNA的损伤程度逐渐加重,显示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通过总结甲醛对不同动物的遗传毒性发现,随着甲醛浓度的升高(5~625μmol·L-1,生理盐水溶液),动物细胞DNA损伤基本表现为由DNA链断裂(DSB)→DNA-DNA交联(DDC)→DNA-蛋白质交联(DPC)的过渡;甲醛所致的DNA损伤在不同动物细胞中也存在差异,反映了不同动物细胞对甲醛的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502.
中文智能pH在线监控仪及其算法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文智能pH在线监控仪的性能、工作原理,功能及软件硬件设置,分析讨论了几咱不同的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503.
Design of Intelligent Fault Diagnostic System (FD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research work presents useful framework and mechanism for integrated fault diagnostic system, or FDS. The proposed system is composed of three major subsystems: fault detection, root cause and consequence analyzer, and maintenance analyzer. Learning mechanisms are proposed to extract knowledge about deviations/failure modes from real time process and equipment monitoring data. Fault semantic network is proposed to represent failure modes and fault propagation models as integrated with process and equipment models. Qualitative rules are defined and associated with fault semantic networks for practical Actual maintenance findings are used to tune training data for more accurate fault detection and root cause and consequence analysis. Case study is used to illustrate the proposed idea.  相似文献   
504.
五种常见装饰植物对甲醛的吸收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住宅的室内空气污染十分严重,甲醛已经成为中国目前室内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选用橡皮树、虎皮兰、芦荟、吊兰和黄金葛,在密封箱内进行降醛能力的研究。通过测定密封箱内放入植物后甲醛浓度的变化情况,比较所选植物对甲醛的吸收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橡皮树、虎皮兰、吊兰、黄金葛和芦荟均对室内甲醛有很好的净化作用,其净化能力大小依次为:虎皮兰〉黄金葛〉吊兰〉橡皮树〉芦荟。  相似文献   
505.
王海鲲  傅立新  周昱  林鑫  陈爱忠  葛卫华  杜譞 《环境科学》2008,29(10):2970-2974
采用一套车载排放测试系统,对深圳市7辆具有代表性的轻型车辆进了实际道路排放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分析了机动车运行工况对排放的影响,比较了基于油耗和行驶里程的排放因子,并计算了各测试车辆的平均排放因子.结果表明,深圳市轻型机动车加速和减速运行模式共占整个运行时间的66.7%和行驶里程的80.3%,对各种污染物的贡献率达74.6%~79.2%.并且加速模式下的排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运行模式;基于油耗的排放因子受车速的影响较小,可以避免因机动车运行工况不同所带来的排放差异,从宏观尺度更为合理地预测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车辆技术水平对排放影响很大,化油器车的C0、HC和NOx排放因子分别是欧Ⅲ车的19.9~20.5、5.6~26.1和1.8~2.0倍;我国在进行轻型车排放测试时使用ECE EUDC工况,不能反映我国城市实际道路行驶工况下的机动车排放水平.  相似文献   
506.
不同浓度甲醛致大鼠肝细胞DNA氧化损伤作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武阳  常青  杨旭 《环境科学学报》2009,29(11):2415-2419
为了探讨外源性化合物暴露致内脏细胞DNA氧化损伤程度的定量检测方法,尝试以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 8-OHdG)为分子生物标志物,以甲醛为模式外源性化合物,以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为参考指标,应用大鼠肝细胞悬液进行体外染毒实验研究.同时,实验设置甲醛染毒的终浓度分别为0、5、15、45μmol· L-1,在大鼠肝细胞悬液染毒1h后,分别测量了肝细胞悬液中的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和丙二醛(MDA)含量.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甲醛浓度升高,大鼠肝细胞中8-OHdG和MDA含量均呈升高趋势(F=59.55,p<0.01;F=75.82,p<0.01),高浓度组(45μmol·L-1)8-OHdG和MDA含量与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中浓度组(15μmol·L-1)的这种差别也具有显著性(p<0.05, p<0.01),低浓度组(5μmol·L-1)的这种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因此,8-OHdG不但可以用于血液和尿液样品的检测,而且采用本项研究摸索出的前处理方法可以很好地定量测定内脏细胞DNA氧化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507.
上海市大气羰基化合物水平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黄娟  冯艳丽  熊斌  傅家谟  盛国英 《环境科学》2009,30(9):2701-2706
建立乙腈-水-四氢呋喃三元梯度洗脱方法,利用HPLC-UV分离定量22种羰基化合物,并成功地分离了丙酮和丙烯醛.选取了2个采样点(工业区和商业区)对上海市大气中的羰基化合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甲醛、乙醛、丙酮和2-丁酮(C1-C4羰基化合物)是上海市大气浓度较高的化合物,它们分别占羰基化合物总量的78.95%(工业区)和77.63%(商业区).在工业区,甲醛、乙醛、丙酮和2-丁酮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0.36、15.32、9.95和4.56μg/m3;在商业区,它们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0.00、10.04、7.80和2.81μg/m3.工业区的C1-C4羰基化合物平均水平要高于商业区.羰基化合物总量亦是工业区(53.64μg/m3)高于商业区(41.96μg/m3).羰基化合物的昼夜变化在工业区和商业区也比较一致,均是早高峰和晚上这2个时段的浓度很高,而其它时段较低.  相似文献   
508.
以酸改性凹凸棒石为载体,采用浸渍法以不同金属氧化物做活性组分进行了脱除甲醛的活性组分筛选,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制备氧化锰凹凸棒吸附氧化催化剂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负载9%(质量分数)的锰氧化物,300℃焙烧4h制备的粒度为40~60目的凹凸棒吸附氧化催化剂在初始浓度为9.5552mg·m-3的甲醛空气中,24h时对甲醛的吸附量可达到0.188mg·g-1,甲醛脱除率达到98.35%.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明,凹凸棒吸附氧化催化剂对空气中的甲醛在室温下起到了吸附与催化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09.
车载尾气检测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机动车尾气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种较为准确、便捷、实时反映城市路网排放的测试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车载尾气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原理,综述了该技术在行驶周期开发、尾气排放特性和规律研究、建立机动车尾气排放数据库和建立城市路网排放清单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并通过比较该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差距,提出了在绿色交通领域充分利用该技术进行机动车污染评价与控制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10.
本文运用安全系统工程方法,对彩钢板活动房火灾事故进行了事故树分析,找出了引起火灾事故发生的各个因素,并提出了预防该类事故发生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