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86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160篇
基础理论   40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29篇
灾害及防治   4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通过基于元素形态的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模型和基于元素全量的多重分形对广东省普宁市表层土壤有毒有害元素含量及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普宁的有毒有害元素As、Cd、Pb、Cu、Ni、Zn具有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特征,其地球化学灾害爆发临界点分别为2.86、81.48、41.44、10.17、5.42和0.69mg/kg。60%土壤样品的Cu、35%土壤样品的Cd和Pb的可释放总量超过临界值,上述元素在研究区有产生地球化学灾害的潜力;As元素服从高浓集的连续多重分形叠加模式,说明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Cu具有较小的分维数,说明低值区域向高值区域转变慢,有较多高值区域分布。综合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评价和多重分析,表明普宁市有毒有害元素在未来有加剧污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02.
廖中举 《中国环境管理》2018,10(1):56-59,104
生态创新是促进经济绿色增长、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与核心工具,但目前关于生态创新的测量量表相对缺乏。通过对国内外生态创新的文献的系统梳理,结合开放式问卷调查和内容分析,本研究初步构建了由16项条款构成的初始测量量表。运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确定了由11项条款构成的生态创新测量量表,包含生态管理创新、生态工艺创新和生态产品创新三维度。本研究识别了生态创新的内部构成与确定了其测量量表,为深入研究生态创新的前置因素、生态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评价与比较不同企业的生态创新水平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303.
温度及特征尺度对污泥表观干燥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污泥表观干燥动力学人手来研究污泥干燥并进行数值模拟,根据在自制实验台上测得的圆柱污泥的干燥失重曲线,采用等温热分析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得出了污泥干燥失水率与时间的关系式,这一关系式说明污泥干燥时间与包含失水率的多项式呈线性关系,其斜率作为研究污泥表观动力学的重要参数之一,与干燥温度及污泥特征尺度有关.根据实验结果拟合出描述斜率与干燥温度及污泥直径3者关系的表达式,验证实验表明,拟合斜率值与实验值接近.拟合斜率值可估计污泥干燥所需时间,这是一种定量描述污泥干燥速率的方法,对进一步研究污泥表观干燥动力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4.
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对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完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深度访谈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江西和江苏两省259家企业问卷调查,利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揭示节能减排支持度感知由持续发展支持度、政府支持度、绩效支持度和社会环境支持度4个构成维度,经统计验证,各因子与总分的相关程度明显高于各因子间的相关程度,证实了该问卷构想效度的合理性,建议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时更注意推进对以上4个方面有所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305.
Attempts to minimize the effects of human–wildlife conflict (HWC) on conservation goals require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such conflicts are caused and sustained. This necessitates looking beyond the natural sciences to the human dimensions of wildlife management. Public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regarding HWC occurs largely through the mass media. We conducted a content analysis of print media articles on human–leopard conflict in Mumbai, India. We sought to understand the framing of HWC and the changes in media coverage over a 10‐year period (2001–2011) during which a large number of attacks on people prior to 2005 were followed by a program of trapping and relocation. After 2005, when there was a decrease in the level of conflict, the tone of English‐language media reports changed. The perpetrator framing was over 5 times more likely before 2005, whereas a neutral framing was twice as likely after 2005. English‐language and non‐English‐language print media differed significantly in their framing of HWC and in the kinds of solutions advocated. Our results also suggest the print mass media in Mumbai could be an influential conduit for content that diminishes HWC. These media outlets seem attentive to human–leopard conflict, capable of correcting erroneous perceptions and facilitating mitigation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We believe better contact and mutual understanding between conservation professionals and the mass media could b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managing HWC. We further suggest that in such interactions conservation professionals need to be aware of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differences in reporting within the country. Entendiendo el Papel de las Representaciones del Conflicto Humano–Leopardo en Mumbai A Través del Análisis de Contenido de Medios  相似文献   
306.
借助分形与混沌理论,对1978-2004年湖北省洪涝灾害成灾面积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重构了其嵌入相空间序列,计算了其关联维数和饱和嵌入维数,确定了模拟相应动力系统所需的基本变量数目;同时,通过计算Kolmogorov熵,得出了对该洪涝灾害时间序列进行预测预报的时间尺度.最后,基于R/S分形分析,对湖北省未来洪涝灾害成灾面积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对该省洪涝灾害成灾面积可能呈现增大趋势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洪涝灾害时间序列分形特征的方法,能够客观、合理地反映洪涝灾害系统的分形特征,能为建立洪涝灾害成灾面积时间序列预报模型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307.
强震地面运动的混沌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和混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考察强震地面运动加速度时程的非线性特征。首先采用功率谱分析法、主成份分析法和Cao方法定性判断地震动加速度时程具有混沌特性,然后应用混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定量计算了30条地震动加速度时程的三个非线性特征参数。计算表明,这些地震动时程的关联维数为2.0~4.0的分数维,Kolm ogorov熵K2为大于零的有限正值,最大Lyapunov指数在0~1.0之间。结果说明,强震地面运动具有混沌特性,地震动的高度不规则和复杂性是地震过程强非线性的反映。  相似文献   
308.
研究了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中成熟颗粒污泥和某污水处理厂回流、厌氧、曝气、消化4个单元中絮状污泥的一维、二维分形维数(D1、D2、D′2)及平均粒径在不同统计样本数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统计样本数达到200以上时,ABR中成熟颗粒污泥的D1、D2、D′2值趋于稳定;当样本数达到300以上时,某污水处理厂4个单元中絮状污泥的D1、D2、D′2值也分别趋于稳定。此外,1#ABR中的颗粒污泥在统计样本数达到350以上时其中位直径趋于稳定,而2#ABR和某污水处理厂4个处理单元中的污泥,在试验样本数下并未达到稳定。基于研究的结果和相关文献的结论,研究认为,如果需要得到稳定的平均粒径结果,可能需要大量的统计样本数,该样本数至少要大于600。  相似文献   
309.
以研究点与村落中心间的距离作为人为干扰强度的划分指标 ,把村落按重度人为干扰、中度人为干扰和轻度人为干扰 3个等级分为中心区、过渡区和基质区 ,分析不同人为干扰强度与村级景观特征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随着人为干扰强度的增强 ,多样性指数、相对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相应增大 ,在中度人为干扰强度区 ,上述 3种指数均最大 ,但优势度指数最小。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强 ,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景观类型的分形维数减小 ,斑块的相似性增强  相似文献   
310.
利用模糊集理论与分形理论相结合的模糊分维方法 ,处理了山东聊古 1井水氡 1 0多年来的观测资料 ,找出了水氡模糊分维值的 3次较大变化与相应 3次地震的关系。在这 3次地震前水氡模糊分维值都出现明显地小于 0 5 7的低值异常变化。这可能反映了系统在较大地震前的明显降维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