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186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146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41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不同侧压力系数下圆形巷道变形破裂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侧压力系数对巷道周边岩体稳定性的影响,以一条深埋圆形巷道工程为背景,采用离散颗粒元软件PFC3D分析了5种侧压力系数下巷道周边岩体的应力差、位移、破裂分布模式和微裂纹数等,得到了圆形巷道周边岩体应力、变形和破裂随侧压力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随侧压力系数增大,巷道顶底部浅部岩体主应力差先增大后减小,深部岩体主应力差逐渐增大;而巷道两帮浅部岩体主应力差变化较小,深部岩体主应力差先减小后增大。这表明在相同埋深情况下,高侧压力系数不一定会对帮部岩体造成更大的破坏,但更容易使顶板产生高剪应力,不利于顶板岩体的稳定。2)侧压力系数越大,巷道顶板岩体竖向位移就越小,且其由拱顶往外平滑递减的规律性也越不明显,而帮部岩体水平位移变化规律与顶板岩体相反。3)巷道顶底部围岩在侧压力系数较大的情况下较易发生破裂,并随侧压力系数增大,其破裂范围越来越大;巷道两帮岩体则在不同侧压力系数下均会发生破裂,且其破裂范围随侧压力系数增大而略减小。4)不同侧压力系数下,巷道岩体总裂纹数都随开挖时间呈指数增长;且当巷道开挖完成后,岩体总裂纹数与侧压力系数呈抛物线关系。  相似文献   
72.
基于断裂力学和重整化群理论,采用综合研究方法,从宏细观角度对开采扰动底板损伤岩层动态失稳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层回采后,底板岩层存在高应力束组成的主应力拱,最大主应力大小决定裂纹的起裂与扩展,裂纹的生长路径受控于最大主应力的方向。采场高支承压力引起岩层原始裂纹起裂,宏观上表现为底板岩层的预先剪切随机破坏;近场区域最大主应力场部分偏转,引起底板岩层中垂直应力显著降低、浅部水平应力急剧增加和斜向采空区方向产生高剪应力,迫使裂隙在原有扩展长度基础上进一步生长;工作面继续推进,采空区内底板岩层水平方向上压缩和竖向膨胀引起岩层拉破坏,当底板岩层损伤发展到临近损伤值时,极小范围的扰动被强烈放大,底板岩层由随机破坏转为"雪崩"式宏观断裂。  相似文献   
73.
采用FLAC~(3D)对复合煤岩模型的单轴压缩破裂进行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复合煤岩受载破裂应力与应变关系变化规律。针对煤样厚度、复合煤岩组合比、煤层参数、顶底板岩性等参数,对复合煤岩模型进行加载仿真研究,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单一煤样模型随着高度的减小,应力应变曲线整体阶段存在尺寸效应;改变煤岩组合比例时,其抗压强度基本不变,随煤样比例增大,复合煤岩的整体弹性模量减小,整体刚度减小;单一改变复合煤岩的煤样参数时,随煤样弹性模量增大,复合煤岩的弹性模量越强,应力应变曲线峰值点越高,对应应变越小;单一改变顶底板岩性,对复合煤岩模型的应力应变曲线影响不大。试验结果和仿真结果变化趋势一致,表明所建模型具有一定正确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74.
Objective: Despite advances in vehicle safety systems, motor vehicle crashes continue to cause ankle fractures. This study attempts to provide insight into the mechanisms of injury and to identify the at-risk population groups.

Methods: A study was made of ankle fractures patients treated at an urban level 1 trauma center following motor vehicle crashes, with a concurrent analysis of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crash data set. The national data set focused on ankle fractures in drivers involved in frontal crashes.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the national data set to identify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fracture risk.

Results: Malleolar fractures occurred most frequently in the driver's right foot due to pedal interaction. The majority of complex/open fractures occurred in the left foot due to interaction with the vehicle floor. These fractures occurred in association with a femoral fracture, but their broad injury pattern suggests a range of fracture causation mechanisms.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risk of fracture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driver body mass index (BMI) and age.

Conclusions: Efforts to reduce the risk of driver ankle injury should focus on right foot and pedal interaction. The range of injury patterns identified here suggest that efforts to minimize driver ankle fracture risk will likely need to consider injury tolerances for flexion, pronation/supination, and axial loading in order to capture the full range of injury mechanisms. In the clinical environment, physicians examining drivers after a frontal crash should consider those who are older or obese or who have severe femoral injury without concurrent head injury as highly suspicious for an ankle injury.  相似文献   

75.
军用风力发电机紧固螺栓断裂失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风力发电机紧固螺栓断裂失效原因。方法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分析、断口扫描分析、显微组织分析测试手段,对风力发电机紧固螺栓失效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断裂螺栓螺纹根部表面存在原始折叠缺陷,为疲劳裂纹的萌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螺栓头部、紧固垫圈及法兰盘之间存在装配异常情况,外力作用下接触位置应力集中较大,有利于疲劳裂纹的萌生及进一步扩展。结论通过严格控制入厂螺栓质量,同时定期检查在服役螺栓的使用状态,及时更换存在安全隐患的螺栓,有效杜绝了紧固螺栓断裂失效情况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76.
为了研究膛炸时弹丸壳体和身管的破坏效应,用双层金属圆管代替弹丸壳体和身管建立了简易膛炸模型,并运用LS-DYNA动力有限元程序对膛炸过程仿真,分别采取不同的装药方式和起爆方式进行了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装药方式和起爆方式下,弹丸和身管破坏过程及最终破坏效果存在差异.采用的仿真方法和得到的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诸如发射...  相似文献   
77.
朱淑琴  尹萍  张萍 《环境科学》1997,18(6):66-67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毛皮模拟废水的试验条件为:水温20℃,DO2mg/L,CODcr1500mg/L,BOD5 900mg/L,MLSS 2100mg/L增至2600mg/L左右,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限制曝气方式运行的序批式活性污泥系统最不易发生污泥膨胀。  相似文献   
78.
为探究露天矿不同高度边坡卸荷破坏模式的异同,以辽宁鞍山大孤山铁矿某岩质边坡为背景,利用边坡岩体内优势裂隙组产状、迹长和密度等随机分布参数,构建与边坡结构面具有相似分布规律的二维网络模型,借助PFC数值计算软件,探讨不同开采水平下坡体位移场和裂隙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以及边坡的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在边坡开挖过程中,出现的裂隙以张拉裂隙为主;裂隙主要出现在靠近坡面一定范围内,从坡面向里,裂隙数量减小,裂隙初始出现在坡脚区域,而后向坡顶发展;边坡开挖后,水平位移由负变为正,且突然增大,而后呈现阶跃型增长;边坡水平和竖向位移最大值发生在坡脚区域和靠近坡面位置,远离坡面,位移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79.
一种快速检测甲胺磷的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由于农药的不合理利用以及对检测速度的要求,本文应用水溶性碳化二亚胺(EDC)法将甲胺磷与BSA连接,合成了免疫抗原,经紫外扫描确定免疫抗原连接成功.用合成的免疫抗原免疫实验用大白兔,制备了甲胺磷的多克隆抗血清,效价达到1:1000000以上.经盲样检验,抗体灵敏性和特异性较好;在检测样品时最低检测极限为0.5 ng/g,达到国际同类检测试剂盒的水平;且可以在1.5 h内检测100多个样品.  相似文献   
80.
在对发生断裂的卡箍紧固连接螺栓进行质量检测和强度校核的基础上,指出螺栓发生断裂的主要原因是预紧力太大,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解决了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