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1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286篇
安全科学   276篇
废物处理   46篇
环保管理   157篇
综合类   674篇
基础理论   83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92篇
评价与监测   105篇
社会与环境   36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针对加油站的埋地汽油储罐爆炸进行了定量分析。简要叙述了加油站埋地储罐的埋地方式以及埋地深度等基本情况,运用岩土中的爆炸理论描述分析了埋地储罐爆炸的过程。在计算爆炸冲击波超压时,提出一个计算埋地汽油储罐爆炸冲击波超压的准则:对于埋地汽油储罐爆炸,应当结合汽油储罐的埋地深度以及储罐周围覆土的性质等因素来确定冲击波超压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92.
从加氢站的事故场景、事故频率、事故后果、死亡概率和个人及社会风险5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气态加氢站定量风险分析模型,并结合某加氢站进行了实例计算分析,计算出该加氢站量化的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经与国内外认可的可接受风险标准比较后,得出其风险水平是否可接受的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993.
加油站新旧输油管线碰头焊接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中提到加油站输油管道宜采用无缝钢管、连接方式采用焊接是输油管道敷设的基本要求,其优点是焊缝少、比较严密可靠、施工速度快、省材省工、便于防腐、不容易出现渗漏隐患。但加油站在改造输油管线时,新旧管线碰头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火花易点燃管线中的油气引发火灾及爆炸。因此,如何在新旧输油管线碰头焊接时安全施工就成为了需要我们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丹东太平湾加油站输油管线改造的实际情况,简要的阐述了加油站含油气管线碰头焊接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994.
A single chamber microbial fuel cell (MFC) with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des packed bed carbon felts was developed to treat domestic wastewater while simultaneously generating electricity. The influence of batch and continuous operation mode on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and electricity production of the MFC was investigate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FC. The MFC with a total working volume of 1 440 mL was operated in the fed-batch mode for 5 d repeatedly three times, and then shifted to the continuous mode. During the testing of the continuous mode, wastewater was continuously pumped into the anode compartment at a flow rate of approximately 0.2 mL/min, resulting in a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of 5 d. During the batch test, the MFC obtained 91.1%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and 98.2% NH4 +-N removal, which accorded with the first criteria specified in the discharge standard of pollutants for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in China (GB18918-2002). A maximum power density of 27.88 mW/m3 was achieved at a 51 Ω external resistor. During the continuous test, the COD removal efficiencies ranged from 83.2% to 97.4%. The concentration of NH4 +-N gradually decreased within 5 d and was then maintained below 9.45 mg/L, thus an enhanced removal performance of NH4 +-N was acquired. However, a low removal efficiency of total nitrogen was observed owing to the accumulation of NO3 --N in the effluent since day 11. Additionally, the MFC continually generated electricity with a maximum power density of 582.5 mW/m3 and average output voltage of 0.087 7 V during the stable period in the continuous operation mode. Moreover, 16S rRNA gene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showed that Thauera sp., Saprospiraceae-UN sp., and OPB56-UN sp. were identified as dominant populations.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organic matter associated with power generation was constantly utiliz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in the reactor, which caused an excellent electricity generation performance during the continuous test. Therefore, the continuous operation mode could improve the low output voltage phenomenon in the MFC. Thauera sp., as a type of nitrate-reducing bacteria, was enriched in the autotrophic denitrifying microbial communities; therefore, bio-enrichment with denitrifying bacteria such as Thauera sp. could decrease the concentration of NO3 --N in the effluent during the continuous operation mode, which is expected to be an innovation for improvement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 2018 Science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995.
为了研究燃油流量对防火试验火焰特征的影响,为防火试验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采用Ansys Fluent软件对NexGen燃烧器进行三维定常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燃油流量条件下的火焰特征。结果表明:燃油流量对火焰最高温度和火焰形状几乎没有影响,但对火焰长度、监测面上温度分布、7个测量点的平均温度和热流密度有很大影响,通过分析各燃油流量条件下的火焰特征,发现当空气流量为35.8 g/s时,燃油流量在2.0~2.11 g/s——即余气系数为1.15~1.22时,能够用于防火试验。  相似文献   
996.
我国GB 20952-2007《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首次提出加油站安装油气处理装置,但是部分油气回收从业人员对油气处理装置的作用存在一些认识误区.通过对美国加州加油站油气处理装置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阐述加油站油气处理装置的作用,并对油气处理装置VOCs(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现状进行全口径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①油气处理装置是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控制Stage Ⅰ(卸油油气回收系统或第一阶段油气回收系统)和Stage Ⅱ(加油油气回收系统或第二阶段油气回收系统)工作时埋地油罐压力增加所导致的无组织排放,但它不能取代Stage Ⅰ.②2016-2018年北京市油气处理装置NMHC(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分别为5.43、3.67和2.30 g/m3,达标率由98.5%升至99.7%;春、夏、秋、冬四季NMHC平均排放浓度分别为3.54、4.68、3.13和1.64 g/m3,其中夏季NMHC排放浓度最高;"吸附"和"冷凝+膜"处理效果略优于"膜分离".③2017年北京市油气处理装置NMHC排放浓度相对于排放标准(≤ 20 g/m3)的达标率为97.6%,NMHC排放浓度≤ 10 g/m3的比例为90.4%.研究显示,加油站油气处理装置是埋地油罐压力控制装置,为减少油罐及其附属设施的无组织排放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997.
生物电化学系统已被证明可以有效降解废水或污泥中的抗生素,但对于河道沉积物中抗生素降解效果的研究还十分有限.本研究以河道沉积物为底物,考察了沉积物中本底抗生素在微生物电解池(microbial electrolysis cell, MEC)和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 MFC)中的去除、迁移和降解效率,以及反应器运行期间的电化学性能和微生物种群结构变化.结果显示,MEC和MFC均可以强化沉积物中抗生素的去除,喹诺酮类抗生素和四环素类抗生素中的CTC的去除是向上覆水中迁移与生物电化学降解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四环素类抗生素中的TC和OTC的去除主要是依靠生物电化学降解作用.TC和OTC在MEC中的降解效率分别比MFC高出82.6%和29.5%,而MFC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降解效率比MEC高27.6%~40.6%.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以河道沉积物为底物的MFC内阻较大导致其功率密度相对较低,但MFC阳极比MEC阳极表现出了更好的氧化效果.微生物种群结构变化分析发现,门水平上的Proteobacteria及其对应的纲水平上的Deltaproteobacteria和Gammaproteobacteria可能对抗生素的强化去除起到了主要的积极作用,而且MFC阳极比MEC更容易富集Proteobacteria.  相似文献   
998.
输油站的安全管理与消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输油站安全管理的方针、目的、管理对象及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提出了预防输油站事故发生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可为输油站安全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直喷式柴油机燃用脂肪酸甲酯的排放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脂肪酸甲酯是由生物脂肪经过酯化反应得到的脂肪酸单酯,具有良好的燃料品质和环境友好性,是生物柴油众多种类中的一种.以纯矿物柴油、脂肪酸甲酯、含30%脂肪酸甲酯与70%柴油的混合燃料和含50%脂肪酸甲酯与50%柴油的混合燃料为燃料,在四缸涡轮增压直喷式柴油机上进行的性能对比实验,表明柴油机燃用脂肪酸甲酯能够保持其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可以显著降低HC和碳烟排放,但会增加CO和NOx排放.脂肪酸甲酯可以作为柴油机的代用燃料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00.
深埋地铁防排烟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铁深埋敷设减少了对路面交通、高层建筑的影响,减少了房屋拆迁量,改善区间施工条件,但同时也对地铁站点的通风、排烟设计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结合广州市地铁6号线线路深埋敷设条件,对多层结构深埋车站的通风排烟系统设计进行了探讨,同时采用火灾动力学模型分别对深埋车站站台火灾、列车火灾进行了数值模拟,进而验证了防排烟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表明,深埋车站排烟系统的设计方案可以在扶梯开口处形成至少1.5m/s的向下流速;发生站台行李火灾和车站列车火灾时,排烟系统可以有效地控制烟气不向站厅蔓延,确保火灾时的站台层以上区域为无烟区和安全区;疏散楼梯间可保持微正压和无烟气进入;深埋车站排烟系统可以保证火灾时的人员可用安全疏散时间ASET大于6分钟。文章结论可为国内外类似深埋车站排烟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