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9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1299篇
安全科学   137篇
废物处理   319篇
环保管理   164篇
综合类   2162篇
基础理论   640篇
污染及防治   547篇
评价与监测   176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酸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并用XRD、UV-vis等测定技术对所制得的粉体试样进行了表征,同时以甲基橙为模拟污染物,评价了改性后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发现其光催化活性大大高于未改性二氧化钛粉体。并从酸改性的样品中筛选出了光催化活性最好的粉体,以光催化降解苯酚为模型反应,确立了降解的最优条件。  相似文献   
952.
文章在比较研究了几种草酸铁络合物体系对两种酞酸酯DBP和DEHP的光催化降解情况.结果表明:草酸铁络合物和草酸铁络合物/H2O2体系在遮光条件下对DBP和DEHP没有降解作用.在中性pH值条件下,DBP和DEHP在几种反应体系中的降解速率依次为:UV/草酸铁络合物/H2O2>UV/H2O2>UV/草酸铁络合物>UV>太阳光/草酸铁络合物.UV与草酸铁络合物对DBP和DEHP光降解的协同作用不强,增强因子f分别为1.20和1.07.UV、草酸铁络合物与H2O2的对DBP光降解协同作用也不明显,增强因子f=1.18. UV与H2O2对DBP光降解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增强因子f=8.78.  相似文献   
953.
柳州地区各种红壤土种的酸沉降临界负荷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简单质量平衡法,多层模型PROFILE和基于植物响应标准计算柳州红壤和土种的酸沉降临界负荷,并建立了系统完整地收集,测量与估算模型所需参数的方法。结果表明,柳州红壤各土种的硫沉降临界负荷为0.50-1.80keq.hm^-2.a^-1,为保护95%的土壤不受酸沉降危害,柳州土壤的潜在酸度,酸度和硫沉降临界负荷分别为1.8keq;hm^-2.a^-1,1.9keq.hm^-2.a^-1和0.70  相似文献   
954.
介绍了一种将氯乙酰胺和牛磺酸反应,一步法合成N-(2-乙酰胺基)-2-氨基乙烷磺酸的新方法,所得产物为白色结晶 ,产率为45%-55%,以此ACES配制的BCYEα培养基与进口的ACES配制的增减基相比,两者在军团菌培养上效果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955.
杨期勇  陈季华  张峰  奚旦立 《环境工程》2005,23(4):20-22,38
采用水解酸化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处理涤纶碱减量废水。实验结果表明,本工艺处理效果非常明显,系统出水CODCr为26.6~68.03mgL,系统的CODCr总去除率达到93%~98%,对苯二甲酸的降解率超过94%。水解酸化工艺对苯二甲酸的降解作用很小,降解率为0.23%~6.02%;但对乙二醇的降解作用却非常明显,降解率达到58.94%~71.49%,水解酸化工艺将废水的可生化参数BC提高了0.173~0.227。多孔柔性悬浮填料,一方面,提高了对膜表面的冲刷作用,减少膜表面的沉积层;另一方面,增加了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在MBR中的数量,有效地减轻了膜污染。  相似文献   
956.
3,5-二硝基苯甲酸降解菌A3的分离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硝基苯类化合物废水处理系统中分离到一株3,5-二硝基苯甲酸降解菌株A3,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testosteroni).该菌能以200mg/L3,5-二硝基苯甲酸为唯一碳源,12h的降解率可达95%以上,24h可溶性有机碳(DOC)由72.5mg/L降至10.2mg/L,表明3,5-二硝基苯甲酸被降解矿化而不是被转化成其他有机物.当A3以200mg/L3,5-二硝基苯甲酸为唯一碳、氮源时,将底物转化为一种黄色代谢产物,该产物不易进一步降解.A3降解3,5-二硝基苯甲酸的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pH值为5~9.  相似文献   
957.
恶臭假单胞菌H2-3降解水杨酸和烷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难分解的烃类化合物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微生物对环境中难分解化合物的降解和转化是当今环境微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芳香烃化合物如酚、萘、水杨酸、氯代芳烃等生物降解在近半个世纪以来逐步得以广泛深入的研究。至于细菌对于烃类物质的降解遗传控制只是从七十年代开始。早在1972年美国Chakrabaty研究了假单胞菌降解水杨酸的遗传基础,发现了水杨酸降解质  相似文献   
958.
西南酸雨地区土壤中铝溶出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介绍了实验室动态模拟结果,对西南地区酸性沉降引起的土壤铝淋溶过程予以探讨。通过计算机推算拟合,提出了预测土壤中铝淋溶容量计算法。运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近似于天然的动态过程中影响铝淋溶的主要因素及各因素间的相关性。得到了当降雨pH<6.0时,酸性土或弱酸性土中铝溶量和时间呈指数关系,以及影响铝溶出因素主要是酸雨的pH值、土壤的缓冲能力和环境温度等结论。  相似文献   
959.
为解决酸焦油的处理的问题,梅钢通过配煤炼焦试验,考察酸焦油配煤对配煤质量的影响和焦炭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酸焦油配比为0.5%时,焦炭质量有所提高.通过开发酸焦油配煤生产工艺,并应用于生产实践,达到了回收利用和控制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960.
燃煤电厂飞灰吸附非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的检出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厂燃煤过程中可以产生大量的SOX、NOX 及多环芳烃类 (PAHS)污染物。本文通过贵阳电厂飞灰吸附有机烃类污染物的实验研究 ,首次发现并检出了大量非PAHS 类有机污染物 ,其中包括有机酸类化合物以及非有机酸类化合物 ,从而证明燃煤过程是上述非PAHS 类有机污染物形成和排放 ,尤其是酸雨前体物质之一———有机酸生成排放的一个重要途径 ,丰富了关于煤粉燃烧过程中有机污染物生成排放的理论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