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230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70篇
综合类   443篇
基础理论   121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55篇
灾害及防治   3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是安宁工业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本文将该工业区分解为3个子区,应用系统动态学方法,建立多区相关的工业经济-水资源-水污染系统仿真模型,分别对各子区1985至2000年的工业产值、工业用水差距和水质进行多方案预测。在子区域综合的基础上,结合多级决策树法,筛选出安宁工业区协调工业经济、水资源和水质之间关系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中国旅游资源分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本文是在8000个旅游资源实体数据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区域特征和旅游环境的区域差异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形成了一个三级分区体系并得到一张中国旅游资源分区图。第一级区,有八个资源区。第二级区,有41个资源区。在每个二级区内有或多或少的三级区,然而,每个三级区必须是根据旅游资源数量、质量和交通条件得出的五类三级区中的某一类。分区程序采用从低级区向高级区归并的方式。本结果对管理旅游资源和发展中国旅游业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大气功能区划分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文颖  候盾 《上海环境科学》1998,17(3):11-14,20
文章分析了大气环境功能区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功能分区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功能分区中正确考虑风的向影响的原则,剖析了模糊数学理论进行了功能分区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综合考虑社会功能,气候地理特征及环境现状的定量划分功能区的模糊综合评价法,阐述了这一方法的具体步骤,并将之应用于一案例中。  相似文献   
15.
16.
青藏高原生态资产地域划分中的SOFM网络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目前地域划分中存在的问题,论文尝试以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作为区划工作的理论支撑,构建了自组织特征映射SOFM网络,以青藏高原环境与生态系统资产作为待分客体,探索了新技术和方法在生态资产地域划分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对于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非线性问题,SOFM网络具有比聚类分析等线性分类器更强的适应性。应用SOFM网络在对待分客体生态资产进行类型划分的基础上,使用策略性循环尺度转换(SCS)范式对其进行了区域转换,最终完成了青藏高原范围内生态资产的地域划分。  相似文献   
17.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methods, the NO selective catalytic oxidation process was propos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lattice oxygen was the active site for NO oxide over the α-MnO2(110) surface. In the theoretical study, DF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nd periodic slab modeling were performed on an α-MnO2(110) surface, and two possible NO oxidation mechanisms over the surface were proposed. The non-defect α-MnO2(110) surface showed the highest stability, and the surface Os (the second layer oxygen atoms) position was the most active and stable site. O2 molecule enhanced the joint adsorption process of two NO molecules. The reaction process, including O2 dissociation and O=N-O-O-N=O formation, was calculated to carry out the NO catalytic oxidation mechanism over α-MnO2(11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O oxidation over the α-MnO2(110) surface exhibited the greatest possibility following the route of O=N-O-O-N=O formation. Meanwhile, the formation of O=N-O-O-N=O was the rate-determining step.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全国环境区划的原则、指标、分区方法,等级单位划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根据全省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结构特征、分异规律、所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依据区内相似性与区间差异性的基本原则,进行了三个层次的三级环境区划。研究各环境区的环境结构、环境特征与环境灾害、环境污染等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生态环境失调与人类生产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各环境区经济发展的环境负荷以及今后发展方向与途径;提出各环境区主要环境问题及其相应的防治、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泥石流灾害保险的风险分析与区划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泥石流灾害保险的风险评估和区划,是分区分类防灾和损失评估的重要依据,也是泥石流灾害保险费率厘定的基础。采用综合评判的数学方法,选取对泥石流灾害保险起主导作用的灾害损失、孕灾环境和风险区价值为评判因子,对泥石流灾害保险的风险进行了评估。以四川省为例,介绍了进行风险区划的方法和步骤,将四川全省按地、市、州级行政区划分为19个风险评判区,对各区进行泥石流灾害保险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四川省泥石流灾害保险风险评估区划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