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23篇
  免费   1167篇
  国内免费   2249篇
安全科学   2367篇
废物处理   178篇
环保管理   2465篇
综合类   8816篇
基础理论   2138篇
环境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930篇
评价与监测   886篇
社会与环境   1629篇
灾害及防治   1019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360篇
  2021年   479篇
  2020年   458篇
  2019年   401篇
  2018年   369篇
  2017年   509篇
  2016年   595篇
  2015年   657篇
  2014年   691篇
  2013年   895篇
  2012年   1110篇
  2011年   1288篇
  2010年   953篇
  2009年   943篇
  2008年   760篇
  2007年   1165篇
  2006年   1189篇
  2005年   951篇
  2004年   797篇
  2003年   899篇
  2002年   708篇
  2001年   597篇
  2000年   550篇
  1999年   537篇
  1998年   411篇
  1997年   320篇
  1996年   273篇
  1995年   246篇
  1994年   242篇
  1993年   209篇
  1992年   157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13篇
  1973年   11篇
  197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核算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系统功能的综合,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于人类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应该在社会经济体系中得以体现,本文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类型,价值核算方法与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在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并对今后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3.
有意违章行为动因分析与控制对策探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对有意违章行为的含义进行了界定 ,并对有意违章行为产生的动因进行了详细分析 ,提出了有意违章行为的动因主要包含违章行为与遵章行为满足生理心理需要作用的差值ΔXW、违章行为会受到法规惩处的作用FW、违章行为可导致人身伤害的主观感觉的作用RW3个方面。同时对 3个方面的动因按弗鲁姆的激励理论进行了转化 ,给出了各自的含义说明。笔者按动因分析的结果 ,给出了控制有意违章行为的步骤和措施  相似文献   
24.
由于我国对企业特别是海外来大陆投资的企业,缺乏严格的安全管理手段,致使不少企业屡次出现安全事故。为了减少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安全度,要求企业在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的基础上。建立“以人为本。以制度和伦理道德为约束的人性化的安全管理系统”。本文给出了该系统的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了分析和解释,探讨了相关的几个理论基础,最后给出了人性化安全管理的实质。通过该系统的管理执行,使企业在尊重人权、尊重生命的前提下发展壮大,最终实现安全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25.
26.
黄河流域水资源价值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促使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是缓和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以水资源价值理论为基础,从黄河全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角度出发,以利用水资源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测算了黄河水资源的理论价值,为制定黄河水资源费的征收标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
Long-term stationary studies on the ecology of the northern mole vole (Ellobius talpinus Pall.), performed by the mark–recapture method from 1985 to 1997, have provided original data on population dynamics and structure.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o reveal cyclic fluctuations of population size in this species, the period of three years should be taken as a unit of time for estimating the duration of one phase. The 12-year population cycle in E. talpinus has four distinct phases: an increase, a peak, a decline, and a minimum. At each phase, the popul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certain features of family structure, age composition, birth and death rates, and the composition of migrants.  相似文献   
28.
湖北省土地资源遥感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1999年TM影像解译了湖北省土地利用现状,然后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湖北省的实际情况,选择土壤、地形、坡度等评价因子,对湖北省土地资源进行了适宜性评价,简要地将全省土地资源划分为九等。评价结果表明:湖北省水热条件好,土地适宜性广,宜农林牧业同时利用的土地广泛分布;但是该省的基本农田面积小,土地垦殖率高,低产田面积大,后备耕地资源严重不足;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地资源的供给条件、利用要求不相适宜,利用效益末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29.
On-going population growth and resulting domestic demand for water require rapid and effective decision-making as regards groundwater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the various sources of salinization and pollution in Coastal aquifers. Sustainability of water resources for utilization by future generations must therefore be a high priority, not only for the purpose of fulfilling needs for water usage but also for bringing people into harmony with their ambient natural environment.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pose an empirical approach for prioritization of the needs involved for sustainable aquifer management. The approach involves a schematic format to:(1) develop a global understanding of an aquifer's hyd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perties in order to delineate appropriate eco-hydrological scenarios and recommend corresponding operational management activities; and(2)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ng and increasing the awareness of the population involved as to the need for and viability of socially acceptable measures for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groundwater and other resources.The psychologist Abraham Maslow utilized a pyramid to illustrate that until people's most basic needs were fulfilled, higher levels of needs would remain irrelevant. This paper postulates a comparable pyramid prioritizing hydrological needs required for progressing towards sustainable groundwater resources. Two sub-regions of Israel's Coastal aquifer in the Sharon region have been presented as representative areas, each characterized by different stress of exploitation. In assessing these sub-regions situation, specific measures have been recommended for achieving and/or maintaining sustainable groundwater resources in light of the ambient environment, and the level of the population on the pyramidal hierarchy of groundwater needs.  相似文献   
30.
土壤允许流失量的确定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它关系到水土保持措施的布设和土壤的可持续利用。然而,发育在不同母质上的土壤,其土壤的最大允许流失量差异很大,确定这一值的依据也各不相同。在岩成土壤地区,母岩风化剥蚀速率的大小直接影响土壤的发育。是确定土壤允许流失量、分析人类加速水土流失的重要依据之一。选长江三峡黄陵背斜段风化花岗岩土壤为研究对象,根据剥蚀沉积相关原理,通过恢复古地理环境及时代,计算出新生代以来本区花岗岩的平均风化剥蚀速率为16.97mm/ka.最大剥蚀速率为49.56。又根据区内太平溪流域的泥沙资料,算出了当地现代的剥蚀速率,多年平均为297.7mm/ka,最小值为31.5mm/ka,而水利部颁布的当地土壤允许流失量为200t/km^2,a,折合为76.9mm/ka,二者相差近1.5—4.5倍。基于此。提出了确定土壤允许流失量必须参考母岩风化剥蚀速率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