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41篇
安全科学   134篇
废物处理   65篇
环保管理   50篇
综合类   398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92篇
评价与监测   45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It had been reported that iron and manganese oxides in steel slag enhanced the production of humic acid (HA) from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such as phenolic acids, amino acids, and saccharides. In the present study, this function of steel slag was applied to the composting of raw organic wastes (ROWs). The degree of humification of HA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evaluating compost quality. Thus, HAs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prepared composts and the humification parameters were determined, in terms of elemental compositions, acidic functional group contents, molecular weights, spectroscopic parameters from UV–vis absorption and 13C NMR spectra. The timing for adding steel slag affected the degree of humification of HAs in the composts. The weight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of a HA when slag was added initially (29 kD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when slag was added after elevat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compost pile (17–18 kDa).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ROWs are decomposed to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fter the pile temperature is elevated and the presence of slag enhances the polycondensation of these compounds to produce HAs with a higher degree of humification. Because the slag used in the present study contained several-tens ng g?1 to several μg g?1 of toxic elements (B, Cu, Cr, and Zn), leaching tests for these elements from the prepared composts were carried out. Levels for leaching boron from composts prepared by adding slag (0.2–0.4 mg L?1)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levels without slag (0.05 mg L?1).  相似文献   
72.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简称SCR)脱硝用还原剂氨气的制备原料主要有液氨、氨水及尿素三种。由于液氨工艺系统简单,运输、投资、运行成本较低,在目前的工程中已广泛应用,但存在的缺点是对系统的安全性要求较高。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2009),液氨储量超过10吨视为重大危险源,因此,某些特殊地区(如北京、广州等地)要求还原剂制备系统采用安全性要求较低的尿素工艺。尿素工艺又分为热解法和水解法制氨,本文分别说明了两种工艺的技术原理、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73.
聚环氧琥珀酸萃取锰泥残渣中铬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环氧琥珀酸(PESA)是一种具有无磷及非氮结构、环境友好型水溶性聚合物,且具有螯合多价金属阳离子的性能和可生物降解性的特征,选取其作为锰泥残渣中铬的螯合萃取剂,研究了不同pH、螯合萃取剂剂量、搅拌时间下PESA对铬的萃取率。结果表明:(1)最佳萃取条件为pH=4、PESA剂量30mg/g、搅拌时间60min;在最佳萃取条件下,铬的萃取率可达95%。(2)从结构上看,PESA是由醚基和羧基基团组成的高分子聚合物,羧基基团是与金属离子作用的主要官能团,它对Ca2+、Mg2+、Zn2+、Cr(Ⅲ)、Cr(Ⅵ)和Pb2+等有较强的螯合能力;从溶液的配位角度看,PESA与金属有较强的结合能力。因此,PESA对锰泥残渣中的铬有萃取作用。  相似文献   
74.
垃圾焚烧过程的不稳定会导致大量有害物质的生成,为确保垃圾的清洁燃烧需要将炉膛温度控制在850℃以上,为此测试了焚烧炉运行的主要可控参数对炉膛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垃圾堆放位置在垃圾池深3~8 m处,并经过6 d以上发酵脱水后适合焚烧;炉膛温度随给料量、一次风率和一次风温增加而增大,随过量空气系数增加而降低,其中给料量宜控制在95%~110%之间;当过量空气系数为1.6、一次风率为90%、一次风温为260℃、给料量为100%时炉膛温度达901℃。  相似文献   
75.
钢渣掺量对泡沫混凝土砌块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泡沫混凝土是一种环保、节能的保温隔热材料,以其优良的保温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对钢渣的特性进行了分析测试,对钢渣不同掺量对泡沫混凝土砌块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添加5%~35%钢渣所制备的钢渣泡沫混凝土砌块,其密度等级为JC/T1062—2007中的B10级,掺人5%、15%钢渣的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A3.5等级,掺人25%、35%钢渣的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A2.5等级。随着钢渣掺量的增大,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降低,吸水率增大。在同一钢渣掺量的情况下,泡沫混凝土砌块的抗压强度变化率增加显著,而且随着钢渣的加入量升高而增大。钢渣的加入有利于提高泡沫混凝土砌块的后期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76.
锶盐废渣含硫状态分析及硫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锶盐废渣中硫的状态及含量不同其作用大不相同,有的呈现活性导致膨胀破坏,而有的则表现为惰性,因此有必要了解硫的存在状态及含量。分析表明锶盐废渣中硫主要以硫酸盐硫(SO3)和硫化物硫(S2-)两种形式存在。选择硫酸钡重量法和碘量法进行化学测定,然后用X-射线能谱仪进行元素定性分析;并将化学分析和仪器测定两种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X-射线能谱法可以快捷、方便地探测锶渣所含各种元素,但不能确定元素的价态;化学分析方法可得到相对准确的元素含量;用硫酸钡重量法和碘量法联合测定锶渣中的硫含量,与X-射线能谱法相比,偏差仅为0.37%。  相似文献   
77.
冶金炉的铁水、钢水温度高,国内外多次发生冶金炉爆炸事故,但现阶段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还无法判定其是否为重大危险源.运用爆炸学、热学等方法,提出了判定冶金炉是否为重大危险源的理论与方法,并给出了判定高炉是否为重大危险源的临界有效容积,判定转炉、混铁炉是否为重大危险源的临界公称吨位,最后通过VB编程对冶金炉进行了爆炸事故后果模拟,为冶金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8.
施用钢渣对水稻土硅素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用钢渣种植水稻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钢渣使土壤pH升高,土壤水溶态硅和无定形硅的含量下降,活性硅及有效硅含量上升,水稻植株含硅量增加.除水溶态硅外,上述影响均随钢渣用量增加或粒度变细而增强.  相似文献   
79.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铊的方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铊,对样品前处理的多个细节进行改进,使前处理过程耗时缩短,回收率提高。试验表明,方法在0μg/L ~5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5;检出限为2.0μg/L,取样量为500 mL,富集50倍时,方法检出限为0.04μg/L;实际水样测定结果的 RSD 为4.9%~8.4%;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4.0%~102%。  相似文献   
80.
石墨炉法测定铅的基体改进剂的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毛志瑛 《干旱环境监测》2001,15(3):139-141,186
通过一系列实验,选择了石墨炉法测定铅的最佳基体改进剂,并确定了使用该基体改进剂的最佳灰化温度和原子化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