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87篇
安全科学   104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77篇
综合类   235篇
基础理论   55篇
污染及防治   38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36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暴雨泥石流预报程式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论述了暴雨泥石流预报的4个基本原理,即现象可预报性原理、成困分类组合原理、判别因素简化原理和预报决策依据原理。对泥石流时间预报模型作了分类,提出了通过泥石流活动周期与降水量周期叠加,建立泥石流活动性的长期趋势预测模型;通过泥石流活动年数频次与降水量丰欠等级频次组合,建立泥石流活动年份频次的态势预测模型;根据月或旬雨量确定泥石流发生的阈值关系,建立年内月或旬泥石流发生频次的中期预报模型;由短期天气预  相似文献   
22.
Understanding the connotation and principles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 water source reserve areas is the basis and guarantee for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water source reserve areas. Firs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three stages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research progress. Based on the review, using the theory of externality,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ystem of water source reserve areas is then analyzed.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 water source reserve areas is a kind of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which is designed to internalize externalities. Finally,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 water source reserve areas, five principles for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are proposed, including the principle of fairness and justice, the principle of equivalence of equality and responsibility, the principle of flex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the principle of “earmark funds, and implementation by law,” and the principle of government compensation supplemented with market compensation.  相似文献   
23.
废轮胎流化床气化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麒  池涌  肖刚  朱文俐  蒋旭光  岑可法 《环境科学》2006,27(5):1003-1007
为了掌握废轮胎在流化床内的气化特性,利用自行设计的小型流化床试验装置系统,对废轮胎在不同的过量空气系数下在400~700℃温度范围内进行了空气气化实验.分析了废轮胎气化效率、固定碳转化率、气化气热值、产气量以及气化气成分随气化温度、过量空气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废轮胎气化的最佳运行条件为气化初始温度700℃,过量空气系数α=0.4.在此条件下得到的气化气成分主要包括CH4、CO、H2、C2H6和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此时的气化效率为47.96%,气化气低位热值为4 804kJ/m3.  相似文献   
24.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企业和消费者日益认识到减缓气候变化的紧迫性。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任何单个企业及其供应链的巨大挑战。供应链的所有参与者都需要为气候减缓做出努力。现有的碳排放责任核算大多从企业的生产方面入手。最终消费者作为供应链的重要参与者,是所有生产者的最终服务对象,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碳减排作用以及应承担的碳减排责任。本文提出以产品为导向,考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建立产品碳排放基准值,对基于供应链的所有参与主体进行责任分配,进而建立基于供应链的碳责任账户。本文构建的责任体系框架具有更广泛、更有前景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5.
酸雨对建筑材料的影响及防治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分析了酸雨对建筑外墙的涂料、石材、混凝土等主要建筑构件的腐蚀原理,并提出了防治措施,来预防酸雨对建筑材料的侵害。  相似文献   
26.
等离子气化技术在垃圾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等离子气化技术已经在国外成功应用多年,其用于解决日益增多的垃圾问题,可将废物转化成有用的资源。本文介绍了等离子气化技术的优点、经济性,以及其在垃圾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7.
采用臭氧氧化—包埋菌流化床生物处理组合工艺对煤气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当臭氧的质量浓度20 mg/L、臭氧进气流量1.5 L/min、臭氧通气时间30 min、包埋菌流化床水力停留时间24 h时,臭氧氧化工序的COD去除率达到30.0%~40.0%,总酚去除率达到100.0%;包埋菌流化床工序的COD去除率达到60.0%以上,氨氮的去除率大于95.0%;经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COD<60 mg/L,ρ(氨氮)<1.0 mg/L,ρ(总酚)未检出,色度小于50倍,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8.
好氧/缺氧/好氧生物处理系统是一种新型煤气废水二级处理工艺,该工艺通过改变微生物的生化环境,充分发挥各单元对有机化合物的降解功能,强化了有机化合物总体去除效果.主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试方法,分析对比煤气废水进水及其系统各单元出水中有机化合物的成分,结合生物降解的特点,评价各单元对有机化合物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29.
CEMS烟气在线连续监测系统常见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CEMS的工作原理,提出CEMS工作中的常见问题,阐述常见问题的现象,剖析常见问题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0.
基于超临界水氧化过程的能源环境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超临界水氧化过程的工艺路线,介绍了超临界水氧化过程的特点,提出了基于超临界水氧化过程的能源环境系统,设计了几种热量与能量回收系统程的耦合工艺,为提高超临界水氧化过程的经济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