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06篇 |
免费 | 346篇 |
国内免费 | 55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75篇 |
废物处理 | 31篇 |
环保管理 | 2060篇 |
综合类 | 2556篇 |
基础理论 | 1013篇 |
环境理论 | 4篇 |
污染及防治 | 166篇 |
评价与监测 | 209篇 |
社会与环境 | 922篇 |
灾害及防治 | 16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86篇 |
2022年 | 167篇 |
2021年 | 162篇 |
2020年 | 185篇 |
2019年 | 176篇 |
2018年 | 189篇 |
2017年 | 277篇 |
2016年 | 281篇 |
2015年 | 262篇 |
2014年 | 220篇 |
2013年 | 366篇 |
2012年 | 305篇 |
2011年 | 442篇 |
2010年 | 327篇 |
2009年 | 318篇 |
2008年 | 323篇 |
2007年 | 424篇 |
2006年 | 361篇 |
2005年 | 284篇 |
2004年 | 260篇 |
2003年 | 255篇 |
2002年 | 192篇 |
2001年 | 156篇 |
2000年 | 150篇 |
1999年 | 163篇 |
1998年 | 103篇 |
1997年 | 85篇 |
1996年 | 98篇 |
1995年 | 73篇 |
1994年 | 60篇 |
1993年 | 52篇 |
1992年 | 44篇 |
1991年 | 44篇 |
1990年 | 38篇 |
1989年 | 28篇 |
1988年 | 29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30篇 |
1985年 | 32篇 |
1984年 | 30篇 |
1983年 | 25篇 |
1981年 | 26篇 |
1980年 | 28篇 |
1979年 | 27篇 |
1978年 | 24篇 |
1977年 | 20篇 |
1973年 | 18篇 |
1972年 | 17篇 |
1971年 | 2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王宏伟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6,26(5):54-56
固体废弃物的填埋处理法在处理量和处理成本等方面比起其他方法有很强的优势,然而填埋处理场如果得不到正确的运转和管理,将成为新的污染源,易引发地表水和地面水污染、大气污染以及甲烷气体爆炸等环境问题。鉴于上述问题,文中针对上述事例介绍了排气设备、诱引气床等物理和化学方面的防止对策。 相似文献
992.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层级性等内涵,探讨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双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之间的基本逻辑问题、应用挑战与应对方法。通过系统梳理“双评价”的理论发展和相关政策响应,剖析了“双评价”在应用探索、内涵扩充、系统支撑三个阶段的研究重点和服务目标,阐明了承载力评价与适宜性评价之间关联逻辑的演进历程。总结了当前“双评价”在应用上的几个关键挑战:一是“双评价”应用于“三区三线”划定的逻辑尚未明确;二是当前承载能力评价与未来规划决策之间存在逻辑悖论;三是“双评价”在不同层级国土空间规划中传导失灵;四是两个评价之间的关联逻辑仍存在争议。为此,提出了应对“双评价”挑战的四点建议:深化理论认知、拓展评价维度、建立传导机制、厘清内在关系,以提升“双评价”对国土空间规划决策的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993.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国土空间底线管控:“双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新时代下的空间规划体系对国土空间底线管控提出了明确要求,“双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是底线思维的体现。研究“双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在国土空间底线管控中的作用和地位,通过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的建设,对二者的联系及其相互作用进行体现,构建二者的联动方式,服务于国土空间底线管控及治理的全过程。“双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共同组成底线管控的两个阶段,前者是开展底线管控的基础,后者是底线管控的路径和手段,两者皆是生态文明新时代下国土空间规划底线管控的重要工具,需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为基础加强两者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94.
以广西柳州泗顶铅锌矿区的玉米地、菜地、灌木、尾矿库、森林和柑橘园6种不同利用类型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土壤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6种土壤的优势菌门,所占比例为31.34%~53.47%,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纲.冗余分析表明,在重金属含量最高的灌木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丰度与土壤中铅、锌、镉、铜的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在土壤钠和钾含量较高的玉米地和菜地,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的丰度有所增加,而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的丰度则有所下降.在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而总氮、总磷含量较低的柑橘园,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的丰度较高.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和浮霉菌门的丰度与土壤pH值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及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根据国家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基于1990,2000,2010和2015年四期的遥感和地理信息数据对赤峰市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赤峰市的生态环境变化状况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退化期(1990~2000年),恢复期(2000~2010年)和平稳期(2010~2015年).4a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分别为70.58、61.21、67.63和68.35,生态环境状况整体为良.赤峰市1990~2015年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度(△EI)为-2.23,略微变差.从退化时期到恢复时期,△EI由负变正,表明赤峰市生态环境状况在2000~2010年期间有所改善;从恢复时期到平稳时期,|△EI|变小,表明2010~2015年间生态环境状况变好趋势减缓.城市化进程和水资源短缺是赤峰市生态环境状况转好趋势减缓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进一步开展生态保护工程,并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996.
基于土地利用与植被恢复情景,使用USLE和土壤风蚀方程对坝上地区水蚀和风蚀强度进行估算。结果表明:(1)2015年坝上地区风蚀、水蚀和总侵蚀强度均值分别为8.83±5.15 t·ha-1·a-1、4.37±6.62 t·ha-1·a-1和13.22±8.18 t·ha-1·a-1;风蚀占总侵蚀67%,水蚀占33%。(2)土地利用调整情景下,风蚀、水蚀和总侵蚀强度分别减少4.9%~9.9%、2.9%~8.3%和4.3%~9.3%;土地利用+植被恢复情景下,风蚀、水蚀和总侵蚀强度则分别减少6.3%~13.8%、5.2%~16.2%和5.9%~14.3%。(3)土地调整面积与风蚀强度减少率呈对数关系,与水蚀强度减少率呈指数关系,与总侵蚀强度减少率呈线性关系(P<0.01)。本文结果可以为土壤侵蚀方程计算及区域土壤侵蚀防治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997.
国土空间规划新时代旅游规划的定位与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经迈入以国土空间规划引领"多规合一"的空间治理新时代,对各专项规划的管控约束性更严、技术性和衔接性要求更高。为此,本文重新审视了旅游规划的性质和地位,并基于产业专项性和空间融合性特征,将旅游规划分为战略规划、协调规划、发展规划和开发规划。以旅游发展规划为示例,提出了六大转型:规划理念从无限思维向边界思维、融合理念和空间思维转变,编制思路从甲方意志向市场导向转变,规划内容从大而全向专而精转变,技术路线从概念逻辑向空间逻辑转变,规划方式从封闭向开放转变,规划技术从缺乏技术到技术融合转变以期推动旅游规划衔接和融入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进一步引领中国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98.
三江源植被碳利用率动态变化及其对气候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MODIS GPP/NPP数据估算了三江源植被碳利用率(CUE),结合气象数据和高程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法,探讨了2001~2017年三江源植被CUE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植被CUE对气温、降水量和蒸散量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三江源植被CUE年内3~10月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6月植被CUE最高.(2)三江源年植被碳利用率位于0.73~1,平均水平为0.85;植被CUE空间上呈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3)整体上,三江源4~10月植被碳利用率与同期气温、降水量和蒸散量分别呈现正相关、负相关和负相关关系,降水量是影响三江源植被CUE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气温为次要因素,蒸散量影响程度最小. 相似文献
999.
Christopher James Lemieux Jessica Thompson D. Scott Slocombe Rudy Schuster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2015,58(4):654-677
It has been argued that regional collaboration can facilitate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mpacts through integrated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In an attempt to understand the underlying institutional factors that either support or contest this assump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stitutional factors influenc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the regional scale, where multiple public land an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jurisdictions are involved. Insights from two mid-western US case studies reveal that several challenges to collaboration persist and prevent fully integrative multi-jurisdictional adaptation planning at a regional scale. We propose that some of these challenges, such as lack of adequate time, funding and communication channels, be reframed as opportunities to build interdependence, identify issue-linkages and collaboratively explore 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organisational trade-offs with respect to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efforts. Such a reframing can better facilitate multi-jurisdictional adaptat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shared biophysical resources generally while simultaneously enhancing organisational capacity to mitigate negative effects and take advantage of potentially favourable future conditions in an era characterised by rapid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1000.
Thomas J. M. Mattijssen Jelle H. Behagel Arjen E. Buij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2015,58(6):997-1014
Participatory planning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ntegral to governance. Numerous planning innovations are developed which aim to increase democratic legitimacy and improve decision making. This paper critically reflects on a typical Dutch innovation: the area committee. Based on two individual case studies, we investigate whether area committees realise democratic legitimacy in existing planning practices. Analytically, we focus on four democratic goods: inclusiveness, popular control, considered judgement and transparency. Based on the interdependencies between area committees and government structures we discuss the potential and dilemmas for the area committee to contribute to the democratic legitimacy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rur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