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186篇
基础理论   38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ABSTRACT: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levels of Pb were measured in ponds, river waters, sediments, suspended sediments, rocks, and air particulates within the Kankakee watershed during the period of 1995 to 1999. Stable isotopic Pb distinguished airborne Pb and its incorporation into riverine wetland sediments from geogenic Pb measured in river sediments. The provenance of the naturally‐occurring Pb is from carbonate bedrock and contributes comparable concentrations in riverbank sediments (25.9–30.4 mg kg?1) as Pb found in wetland sediments (18.6–24.8 mg kg?1). Estimates of anthropogenic Pb contributions from airfall into the Kankakee wetlands were found to be near 0.43–0.71 Bq cm?2 yr?1 during 1995 to 1999. While leachable Pb data suggests the uppermost layers of pond sediments were disturbed, 210Pb analyses from undisturbed sedimentation suggests Pb‐bearing sediments accumulate approximately 0.46–0.51 cm yr?1 in the ponds within the riparian zones. Transboundary Pb pollution from aerosols of industrial Pb across the Great Lakes occurs, but Pb isotopy indicates that the Pb concentrations are comparable to natural concentrations of Pb in both waters and sediments within the Kankakee watershed.  相似文献   
42.
碎屑沉积物地球化学:物源属性、构造环境和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碎屑沉积物记录着有关源岩性质和构造演化等诸多重要的信息,对于沉积盆地分析和理解区域构造演化都有重要的指示意义。近年来碎屑沉积物地球化学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尤其是同位素年代学在沉积物地球化学中的应用,如造山带前陆盆地、山间盆地沉积物的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可以有效地反演造山带隆升-剥蚀作用与盆地沉降之间的联系,为地壳演化和造山带隆升等地质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地球化学证据。文章结合近几年来的研究实例,综述了沉积物地球化学方法在物源示踪和源区构造背景判别研究的一些进展。考虑到碎屑沉积物地球化学组成是源岩、风化作用、沉积循环、成岩作用和分选作用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对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广泛应用的物源和构造背景判别图解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3.
湿地生态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湿地生态地球化学研究是湿地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是研究其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过程与湿地功能的关系.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湿地生态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它的概念,并评述了湿地的生态功能、元素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湿地模型和3S技术等新技术在湿地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中国湿地生态地球化学研究的优先领域,应加强湿地基础理论研究及在湿地的演化、生态过程、界面过程、预测与评价、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4.
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总结了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的技术路线,论述了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解释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了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研究的重点问题及研究方向,为开展城市环境调查和评价工作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研究线索。  相似文献   
45.
以川东平行岭谷区典型岩溶槽谷--北碚槽上为研究区域,通过对8月和11月的岩溶地下水水化学性质研究,发现槽上岩溶地下水的化学性质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电导率、矿化度、SO42-浓度及HCO3-浓度都是8月大于11月,与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相对应,也与人类在8月份对土地利用的强度大于在11月份对土地利用的强度相对应。研究区地下水的化学性质与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的季节差异具有比较明显的对应关系,为进一步认识岩溶地下水的时间变化规律提供科学数据,也有利于认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从而采取更加合理的措施来治理和保护岩溶地区有限的地下水资源,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46.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in sediments of the Karasu spring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presented study. In this respect, sediment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contaminant sites along the spring starting from the spring water manifestation site, base of the Akkaya dam to the dam exit site.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were determined by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 Cobalt, copper, arsenic, tin, nickel, zinc, cadmium, lead, aluminum, iron, titan, chromium and manganese contents of the Karasu creek sediments are found as 18.30–69.00, 12.40–595.0 5.50–345.3, 5.80–15.1, 10.9–64.1, 28.90–103,300, 4.1–356.2, 7.70–37,840, 13,460–109,400, 11,740–62,900, 22.18–59.04, 41.70–369 and 12.09–3,480 mg/kg, respectively. Results indicate the presence of a contamination in the Karasu creek. All the metal concentrations were found to be exceeding their acceptable limit values. Eutrophication is developed in the Karasu creek and the Akkaya dam. It is thought that heavy metal accumulation in the creek is originated from discharge from mine quarries, industrial and domestic wastes. Protection zones should be defined and all necessary measures must be taken along the Karasu creek.  相似文献   
47.
本文依据1∶20万化探资料,对石家庄市元氏县石榴种植区岩石、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石榴品质与地球化学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石榴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1∶20万化探图中,P、Zn、Mg、Fe、Cu、Na等元素的高低与石榴品质的空间分布具有很好的吻合性,品质较好的石榴主要分布在黑云斜长片麻岩和浅变质砂砾岩区,其母岩及土壤中植物营养元素P、K、Mg、Fe、Mn、Zn、B、S、Mo有效态含量都较其它类型母岩及土壤中元素有效态含量高,研究认为,在地貌及水热条件、土壤结构等条件具备的前提下,母岩及土壤中植物营养元素的高低是决定石榴品质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1∶20万化探资料可以做为种植优质石榴科学布局的依据。  相似文献   
48.
采用地质累积指数和污染程度分析方法,结合Map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宜宾市翠屏区宋家乡项目区土地质量进行系统的环境地球化学质量评价,重点对调查区的重金属元素(As、Hg、Cd、Cr、Zn、Cu、Pb、Ni)情况进行土壤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宋家乡研究区土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Hg、Cd、Cr、Zn、Pb、Ni和Cu重金属超标,主要集中在洋坪村、丘陵村和大地村,而大地村的镉超标较为严重,整个研究区砷没有出现污染。为此,结合实际查明造成重金属污染的原因,为该区土壤资源、环境评价和农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实用的地球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49.
在以生态系统为单元,以来源—成因—迁移转化—生态效应—预测预警为主线进行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过程中,应进一步突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基础地位和地质地球化学背景特征研究。地球化学异常是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主体对象,充分挖掘与利用区域地球化学资料为农业、环境、资源服务是评价的目标,地质背景因素分析是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0.
通过近百次实验研究表明,金在水热条件下的地球化学行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金在氧化条件下溶解,还原条件下沉淀;金在高温下溶解,低温下沉淀;金在碱性或酸性溶液中溶解,在中性溶液中沉淀;金在低压下溶解,在高压下沉淀;随着fs八的增加,金的溶解度随之增加;金可以[An(HS)4]、[Au(HS)2]-、[Au(Cl4)]、[Au(Cl2)]-等络合物形式存在于热液中;在热液中金普遍以An3+的络合物形式存在,Aul+的络合物形式次之,随着温度的升高,热液中Au1+的含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