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3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421篇
安全科学   851篇
废物处理   129篇
环保管理   922篇
综合类   1911篇
基础理论   310篇
环境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287篇
评价与监测   186篇
社会与环境   235篇
灾害及防治   24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322篇
  2011年   363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240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4年   2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筛选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白利平  罗云  刘俐  周友亚  颜增光  李发生 《环境科学》2015,36(11):4218-4224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筛选是场地监管中的重要环节,修复技术的适用性直接影响场地修复效果及费用.确定最适修复技术时需综合考虑污染物特征、场地条件、修复费用及时间等多种因素,目前我国在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筛选时多依赖专家赋值评分,在决策方法的推广上受到限制.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考虑我国污染场地监管需求,提出土壤修复技术初筛及详细评价方法,并建立了修复技术筛选指标体系.为解决在各指标赋值及评价过程中存在的模糊性问题,利用可拓理论进行修复技术等级划分.以我国某铬渣污染场地为例,开展了土壤修复技术筛选研究,提出了最适的修复技术,研究成果可为我国污染场地监管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992.
结合国内外地下水污染场地的修复经验,综合考虑当地社会经济条件、地下水脆弱性、污染物特征等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修复技术优化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模型(MCDA)进行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优选排序,构建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筛选模型;并以湖北省某简易垃圾填埋场为例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备选的5种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监测自然衰减技术、渗透反应格栅、多相抽提技术、抽出-处理技术、原位微生物修复技术)中,抽出-处理技术、原位微生物修复技术较为理想。综合考虑该污染场地条件、地下水污染治理要求及附近受体分布情况,得到最佳修复方案为:高污染风险区域采用抽出-处理技术和原位微生物修复技术组合;低污染风险区域采用监测自然衰减技术。  相似文献   
993.
Eco-environmentalinformationsystemofTianjinCity─Design,implementationandapplicationsHuXiaolin;YangBangjie;ZongYaoguang;LuLi(R...  相似文献   
994.
我国电力生产以火力发电为主,是废气污染物SO2的主要排放源之一。随着我国最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控制排放标准》和《大气污染防治法》的颁布实施,国内对SO2的排放控制日趋严格。本文综述了目前我国火电厂脱硫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同时也指出了今后我国火电厂脱硫技术需要加强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995.
船舶航行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者对船舶航行过程中各种信息的把握,信息掌握的多少可作为衡量船舶安全的一个标准。把船舶航行链分为5种信息处理过程,利用信息熵的原理,提出船舶安全熵的概念,并建立了数学模型。根据船舶航行信息过程的具体因素,建立船舶航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5种信息单元及其安全因素权重,对船舶航行的安全熵进行计算,可根据评价模型对船舶安全进行有效评价。利用渤海湾船舶M进行验证,其结果发现船员素质安全熵最大。船舶安全熵方法是对船舶安全评估的一种新探索。  相似文献   
996.
介绍一种新型的SDSL(对称性数字用户环路)数据传输技术,该技术采用对称数字用户线点对点宽带传输数字信号,在利用一对电话线进行双向对称数字信号传输时,最大传输速率可达到1.5Mb/s。应用SDSL传输技术研制出煤矿多媒体救灾系统,详细阐述煤矿多媒体救灾系统的构成、功能及特点等,该系统能够实现井下灾区多媒体信息的实时传输,解决在矿山救灾的特殊环境条件下实现灾区图像\语音实时传输到井下救援基地、地面指挥中心及国家矿山救援指挥中心的难题。  相似文献   
997.
航空安全信息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航空安全信息是民航实施安全风险控制和事故预防的基础,对航空安全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笔者总结了民航安全信息的基本构成和来源,及其在安全风险识别、管理决策方面的功用;结合中国民航安全管理状况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了当前中国民航安全信息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当前民航安全信息存在着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交流共享困难、分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不利于基于数据驱动的安全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向规章符合性基础上的绩效管理的转变。针对安全信息管理的这些问题,文章建议民航局通过改善安全信息管理政策、建立航空企业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国家航空安全信息分析中心、开发安全信息分析利用工具等措施来改善安全信息的收集、分析利用和共享,为提高行业安全管理水平服务。  相似文献   
998.
基于熵技术的尾矿库安全模糊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往对尾矿库安全评价时,常常只对尾矿库的地质情况、坝体结构、防洪能力和坝体稳定性等进行安全度计算,然后评价尾矿库安全性,但都未能全面综合地判定尾矿库的安全运行状况。针对尾矿库安全评价具有定性指标多、定量指标少、评价主观性过强、客观性偏弱等特点,建立涵盖坝体稳定性、排洪安全性、输送及排放安全性、监测可靠性、管理全面性为一级指标的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信息论中熵的概念计算客观权重的方法,避免人为主观的影响,提出尾矿库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该模型对陕西省某尾矿库的安全现状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并结合评价指标的权重探索尾矿库存在的安全隐患,为进一步整改提供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9.
安全生产监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直接关系到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安全生产监管中,以危险化学品的监管为重中之重.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的信息化程度是降低监管强度、提高监管效率行之有效的方法.构建了由管理Agent、采集Agent、故障诊断Agent、通信Agent组成的分布式信息采集多Agent系统,将安监局监管中心对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监管的信息采集任务下移到企业端,利用多Agent系统实现危险源生产状态参数的采集、监控及分析;设计了该信息采集系统各类Agent的结构和功能.利用多Agent系统实现分散于各企业的危险源生产状态参数的信息采集、监控及分析,预测和诊断生产过程中的异常状况.通过Agent之间的合作、并行求解使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信息采集的问题得到较好地解决.  相似文献   
1000.
引水明渠的安全运行风险评价对减少和预防其在输水运行过程中的灾害发生、提高其在运营期间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对引水明渠在运行期间的风险进行合理赋权和评价,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构建了多指标参数的明渠运行风险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包括主体结构风险、自然风险、水污染风险、组织管理风险和运行调度风险5个风险因子子系统及20个二级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1和VPRS法分别确定各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结合MIE理论优化指标权重;根据明渠工程的运行特点,选取多层次灰色理论计算引水明渠运行风险值,并根据相关规范和安全风险评价实践确定风险评价等级。将该模型应用于引大入秦工程中,结果表明:采用序关系分析法(G1法)和变精度粗糙集理论(VPRS)并结合最小信息熵原理(MIE)的权重确定方法(G1-VPRS-MIE),不但避免了层次分析法过度依赖专家的主观经验、克服了粗糙集理论在边界刻画的局限性,而且弥补了主观和客观方法相结合的不足;对于指标权重的确定更加客观合理,既能满足所得权重的客观性,也能保证评估结果具有一定的解释性,同时能够减少单一权重计算的偏差;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对于引水明渠安全运行风险等级的确定较为有效,并得出其风险等级为中等偏高,与实际情况一致。研究成果为引水明渠工程安全运行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同时可为类似气候环境的引水明渠区域规划、设计、施工提供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