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5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43篇
安全科学   78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64篇
综合类   401篇
基础理论   75篇
污染及防治   35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98篇
灾害及防治   7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震级不大、灾情较重。震后排查和地震震前后对比显示,滑坡崩塌灾害是加剧灾情的关键因素之一;震后新增隐患沿河谷岸坡脊线、公路边坡开挖线、断裂带"三线耦合"部位集中分布的特征;中小型滑坡主要由地震动触发,大规模滑坡是由断裂活动和地震动联合触发。研究建议在西南山区的应急减灾能力建设中应综合考虑地震和地质灾害,分阶段规划。  相似文献   
222.
The nitrogen balance can serve as an indicator of the risk to the environment of nitrogen loss from agricultural land. To investigat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in agricultural nitrogen application and its potential threat to the environment of the Haihe Basin in China, we used a database of county-level agricultural statistics to calculate agricultural nitrogen input, output,surplus intensity, and use efficiency. Chemical fertilizer nitrogen input increased by 51.7% from1990 to 2000 and by 37.2% from 2000 to 2010, concomitant with increasing crop yields.Simultaneously, the nitrogen surplus intensity increased by 53.5% from 1990 to 2000 and by16.5% from 2000 to 2010, presenting a continuously increased environmental risk.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decreased from 0.46 in 1990 to 0.42 in 2000 and remained constant at 0.42 in 2010,partly due to fertilizer composition and type improvement. This level indicates that more than half of nitrogen inputs are lost in agroecosystem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although the improvement in fertilizer composition and types has partially offset the decrease in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the environmental risk has still increased gradually over the past 20 years,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in crop yields and nitrogen application. It is important to achieve a better nitrogen balance through more effective management to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risk,decrease nitrogen surplus intensity, and increase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without sacrificing crop yields.  相似文献   
223.
污染物排放强度反映单位新创造经济价值的环境负荷大小.运用均方差赋权法对苏州市各地区的工业废水量、工业化学需氧量、工业氨氮、工业二氧化硫、工业氮氧化物、工业烟(粉)尘等6种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六种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综合评价的全市平均水平为15.08.然后分别计算各地区的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潜力,结果表明,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减排潜力存在区域间差异.最后提出促进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24.
强震监测是大坝安全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强震监测成果对大坝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分析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水电站枢纽工程实际对深溪沟水库大坝强震监测系统设计开展研究,并对仪器的性能指标和数据采集处理分析软件进行了全面阐述。通过深溪沟水电站建设大坝强震监测系统的运行实践,大坝强震监测系统可以在地震发生后短时间内自动获取强震动加速度记录,储存地震波数据,并显示大坝坝体各测点的地震反应过程。强震监测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设计烈度,为判定震后大坝安全性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225.
王尚  李大鹏 《环境科学》2014,35(6):2171-2177
以重污染河道底泥和上覆水为材料,研究了周期性加入外源磷条件下,不同扰动强度下底泥吸附和固定磷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扰动可以增加底泥对外源磷的吸附,而且扰动强度越大,底泥对外源磷吸附效率越高.另外,尽管加入的磷以溶解性磷酸盐(DIP)形态存在,但扰动强化了DIP向颗粒态磷(PP)的转化,从而降低了水体中生物可利用磷含量.内源磷形态分析表明,弱吸附态磷(NH4Cl-P)呈降低趋势,而铁铝结合态磷(Fe/Al-P)、钙结合态磷(HCl-P)和残渣磷(Res-P)均呈增加趋势,但以Fe/Al-P增加幅度最大(占总磷的百分比超过80%,以3种扰动强度下平均值计).结合到非闭蓄态Fe/Al-P中的外源磷逐渐增加占Fe/Al-P净增加量的百分比分别为37.49%(100 r·min-1)、42.32%(200 r·min-1)、54.24%(300r·min-1),导致闭蓄态铁铝结合态磷净增加量占总磷净增加量的百分比随扰动强度增加有所降低,同样,钙结合态磷的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说明在较短的时间尺度上和较大的扰动强度下,连续加入的外源磷主要以易释放态磷形式存在,即底泥对外源磷的吸附以暂时性的持留为主.  相似文献   
226.
加速并行遗传算法及其在暴雨强度公式参数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标准遗传算法中存在早熟收敛、后期收敛速度慢以及解精度低的问题,结合正交试验设计和元胞自动机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加速并行遗传算法(APGA).APGA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较好的初始种群,利用元胞自动机模型固有的并行计算能力设计并行遗传算法,借助元胞信息的动态性和多元性实现正交加速过程.该方法不仅能加快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而且能提高遗传算法的搜索效率和解的精度,适用于求解复杂的非线性优化问题.APGA用于暴雨强度公式参数的优化实例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227.
闫怡新  刘红 《环境科学》2006,27(5):903-908
通过超声波的SBR反应器与对照反应器处理人工配制生活污水的对比试验,研究了利用低强度超声波强化污水生物处理的另一个重要工艺参数———超声处理污泥比例(即超声处理污泥量占反应器内总污泥量的百分比).设置超声波反应器采用频率35kHz、声强0.3W/cm2超声波每隔8h取反应器中一定比例的活性污泥辐照10min后再返回反应器.结果表明,超声处理污泥比例为10%时,其COD和NH3-N去除率可分别提高5%和0.5%左右,以好氧呼吸速率(Oxygen Uptake Rate,OUR)表示的污泥活性可提高12%以上.通过对污泥增长率的研究表明,当超声污泥比例为10%,超声波反应器内污泥的增长率比对照反应器降低了11%左右,减轻了后续污泥处理工序的负荷.随着超声处理污泥比例的增加,污泥体积指数SVI持续增大,但是超声污泥比例不超过10%对污泥沉降性能影响不大.因此,在超声强化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中,可采用强度0.3W/cm2超声波每隔8h取反应器中的10%的活性污泥辐照10min后再返回反应器,来提高反应器的生物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228.
研究了膜生物反应器中低浓度活性污泥的流变性,确定当污泥浓度低于8 000mg·L-1时的泥水混合液近似于牛顿流体,进而利用牛顿流体力学中边界层理论计算预涂动态膜(PDM)厚度等于平板膜表面层流边界层厚度时的稳定曝气量.为保证预涂动态膜生物反应器(PDMBR)运行的稳定性,在其运行初期选择满足生物所需最佳溶解氧(DO)3~5 mg·L-1的供氧曝气量,随后逐渐增加到稳定曝气量的运行方式.实验结果表明,此运行方式能较好地提高动态膜的稳定性,在稳定运行的31d内出水COD低于12.48 mg·L-1,平均去除率达到97.49%,NH4+-N约为5.27 mg·L-1,平均去除率为76.13%,而操作压力仅上升至27kPa.试验后期考察了PDMBR在高于稳定曝气量下运行的稳定性,发现PDM发生脱落,从而证明利用边界层理论确定的预涂类动态膜的稳定曝气量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9.
Economic Analysis of CO2 Emission Trends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limate change is one of hot spots all around the world. China, the second biggest CO2 emitter, is facing increasingly severe pressure to reduce CO2 emission. The article first describes Kaya Identity and its policy implications. Second, it uses the modified Kaya Identity and makes decomposition without residues on CO2 emission during the period 1971-2005.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changes of macroeconomic background, it conducts a detailed analysis in terms of CO2 emission trend from 4th Five Year Plan through 10th Five Year Plan. The decomposi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crease in population are major driving forces, and that improvement in energy efficiency contributes to the reduction of CO2 emission, and that decarbonization in primary energy structure is also an important strategic choice. Finally, the article stresses that in CO2 order to realize the binding target of 20% reduction in GDP energy intensity during the 11th Five Year Plan, China should speed up the readjustment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nergetically develop the energy-efficient technologies and clean fuel technology, which will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country to reduce CO2 emission and contribute to the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230.
石油野外作业工人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GB3869—83标准对江汉油田测量、地震、钻井、井下四类野外作业34名工人、24个工种进行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调查,其结果:测量作业为Ⅰ~Ⅱ级;钻井作业Ⅱ级占5/8,Ⅲ级占1/4;井下作业Ⅲ级占2/3;地震作业Ⅲ、Ⅳ级各占4/9、2/9。说明前两类基本属中等强度劳动,后两类大部分属重强度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