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5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43篇
安全科学   78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64篇
综合类   401篇
基础理论   75篇
污染及防治   35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98篇
灾害及防治   7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91.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及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祖华  李瑞霞  王晓杰  关庆伟 《生态环境》2010,19(12):2778-2782
对间伐了4年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人工林林下植被的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林下植被相似系数随着间伐强度增加而增加;间伐显著提高了林下植被的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和生物量(P〈0.05),而对均匀度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强度和中度间伐显著增加了灌木生物量,而草本生物量在弱度和中度间伐下显著增加(P〈0.05);3种间伐强度均显著提高草本的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和Shannon-Weiner指数,而灌木的3种指数仅在强和中度间伐下得到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792.
干旱指标及其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干旱监测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旱是限制新疆阿勒泰地区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研究适合该区的干旱指标,是进行有效干旱监测的基础。采用新疆阿勒泰地区7个气象站1961-2008年4-10月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首先通过Thomthwaite方法计算潜在蒸发量确定K干旱指数,然后对R指数、Z指数、K指数3种干旱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监测诊断干旱轻重程度上,K指数能较客观地反映出干旱程度,R指数和Z指数监测干旱程度较轻。在此基础上,基于K指数建立的阿勒泰地区干旱监测评价的强度指数和面积指数,对该地区近48年来干旱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表明该地区干旱灾害主要集中在春夏季节,春夏连旱几率较高,强度较大;该地区干旱灾害具有阶段性特征,近年来干旱发生的频次有增多的趋势,其中秋季干旱相对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793.
为了更好地研究地震烈度对结构破坏的影响及震害规律,运用LS-DYNA软件对Ⅷ度区和Ⅸ度区的底层框架砌体结构进行了由损伤至倒塌破坏的全过程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罕遇地震烈度情况下,Ⅸ度区的结构要比Ⅷ度区的结构出现破坏的时间早,并且要比Ⅷ度区的破坏严重。对比时程分析的结果,位移要滞后于加速度,但地震过程中结构的动力反应趋势大致相同。该成果反应了不同烈度下结构的地震反应特征,仿真结果和真实倒塌过程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794.
高原环境因素对涂层自然老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青藏高原地区主要环境特点进行了概述,对高原地区典型环境特性(太阳辐射强度、温度、湿度)进行了分析研究,重点探讨了太阳辐射强度和温度对涂层老化的影响,分析了青藏高原典型地区1981-2008年地面交换站累年平均日照时数、地面气温、降水量等环境因素对涂层老化机理的影响,为开展涂层环境适应性研究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95.
2种海水轮虫对UV-B辐射敏感性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运用生态毒理学方法研究了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和壶状臂尾轮虫(B.urceolaris)对UV-B辐射的敏感性。结果表明:UV-B辐射对轮虫有较大的伤害作用,且当辐射强度达一定阈值会对其产生急性致死作用。UV-B辐射对褶皱臂尾轮虫24、48和96 h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4.393、2.694和1.720 kJ/m2,对壶状臂尾轮虫24、48和96 h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5.856、4.516和1.730 kJ/m2;而UV-B辐射对2种轮虫的急性致死强度阈值均为(50±10)μW/cm2。由此可以看出,在实验所用的UV-B辐射强度剂量范围内,褶皱臂尾轮虫在UV-B辐射处理后的24和48 h对UV-B辐射的敏感性要大于壶状臂尾轮虫,而在处理后的96 h,2种轮虫对UV-B辐射的敏感性则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796.
在微孔盘曝气系统中,针对悬浮填料挂膜过程,展开中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HRT仅1h的连续流曝气系统中,悬浮填料挂膜快。曝气强度不同,悬浮填料挂膜特性和生物膜量以及对COD的去除效果相差很大。试验发现微孔盘曝气系统中悬浮填料的最适宜曝气强度范围为8~10m3/(m2·h),在此范围内,系统的溶解氧为3.9~5.2mg/L,生物膜量为3.3~3.5g/L,对COD的去除率在70%~80%。在上述基础上还对不同型号的悬浮填料进行了优选。  相似文献   
797.
低温等离子体法去除苯和甲苯废气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低温等离子体法去除苯和甲苯废气的性能进行了探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低温等离子体法去除苯和甲苯的机理是放电反应产生的高能电子与苯和甲苯分子发生非弹性碰撞并将能量全部或部分传递给目标分子,使其裂解、激化。被裂解、激化的分子与臭氧、活性基团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实验结果表明,苯和甲苯的去除率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强而增大,随着气体流速的增大而减小。在较高电场强度下,有钛酸钡填料的反应器比无填料的反应器对苯和甲苯的去除率高得多,苯最高去除率可达92 6%,甲苯可达到96 8%。相同条件下甲苯比苯更容易去除。  相似文献   
798.
阐释了在一个正常发展的长时期的宏观经济体系中人均物质消费量永远上升的观点,研究了人均GDP增长速度和物质利用强度变化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根据二者变化速度相对快慢提出和证明了保证人均物质消费量上升的充分必要条件即赶不上定理.利用赶不上定理,论述了循环经济是解决人类经济增长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的根本途径,当人均GDP增长速度为零时进行结构调整必然降低人均物质消费量,引发社会不安定现象;当人均GDP增长速度足够快时,可以大幅度进行结构调整而不降低人均物质消费量.  相似文献   
799.
城市大气稳定度分级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大气扩散模型计算大气污染物浓度时 ,大气稳定度的确定非常重要。综合考虑气温和总云量与日照强度之间的关系 ,建立了大气稳定度分级的模糊数学法 ;证明了应用该方法求大气稳定度的精度明显高于应用其它方法的精度 ;编写了简单适用的计算机程序 ,大大方便了该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800.
煤氧复合热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煤的氧化放热是引起煤自燃的主要原因。煤氧复合热效应与耗氧速率和表面反应热有关。通过分析得出 ,q(z,n,CO2 ,T,d5 0 ) =h(Z) .g(n) .f (CO2 ) .I(T) .Ψ (d5 0 )。其中主要影响因素为煤结构、温度、氧浓度及粒度。根据威斯化学结构模型、本田化学结构模型及煤分子中包含的 7种表面活性结构 ,推出煤自燃表面分子结构模型 ,并分析其表面活性结构的种类、数量、活泼性 ,它们随煤体不同而千差万别 ;表面活性结构随温度变化的氧化活泼性及反应过程不同 ,造成煤表面氧化反应热 H不同。外在主要影响因素—煤的温度、氧浓度、粒度不同造成了耗氧速率 VO2 不同 ,使煤的放热强度不同。对此 ,通过 XK型煤自然发火实验台及 XKS程序升温实验台进行了实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