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5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43篇
安全科学   78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64篇
综合类   401篇
基础理论   75篇
污染及防治   35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98篇
灾害及防治   7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研究地形对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对探讨不同地貌部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在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青海湖流域为例,对比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投影面积与地表真实面积的差异,并从地形(高程、坡度、坡向)角度分析了流域内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流域投影面积与地表真实面积相差754.79 km2。耕地、居民地、水域、沙地主要分布在3 500 m以下,且坡度小于2°的平地上,耕地和居民地多分布在南坡和西南坡上;林地主要分布在3 500~4 000 m且坡度多在6~25°的缓地和斜坡上,各坡向分布较均匀;草地主要分布在4 500 m以下且坡度小于25°的坡地上;沼泽多分布在3 500~4 500 m且坡度小于25°的河源地区,多分布在北坡和东北坡上;其它用地主要分布在4 000~4 500 m的坡度较大的斜坡或陡坡上。随高度、坡度增加,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呈下降趋势;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在坡向上呈现:平地>阳坡>阴坡。说明地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海湖流域的土地利用分布,且这种影响比较符合当地的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832.
A system-dynamic model has been built to evaluate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submerged macrophytes Potamogeton malaianus Miq. (PM) and filamentous green algae Spirogyra sp. (SP). The data background is based on a spring–summer and an autumn–winter experiment carried out in artificial field ponds. The experiments had the aim to acquire a knowledge base necessary to a successful restoration of submerged macrophyte vegetation in Lake Taihu, China by use of P. malaianus Miq. The model mainly focuses on variations in water volume; biomass dynamics of P. malaianus Miq., Spirogyra sp. and zoobenthos; nutrients cycling between water column, P. malaianus Miq., Spirogyra sp., zoobenthos, detritus and sediment. Sixteen state variables are included in the model: biomass of P. malaianus Miq., Spirogyra sp. and zoobenthos; nitrogen in sediments, detritus, in P. malaianus Miq., in Spirogyra sp. and zoobenthos; total dissolved nitrogen; phosphorus in sediments, detritus, in P. malaianus Miq., in Spirogyra sp. and in zoobenthos; total dissolved phosphorus, and water volume of the experiment pond. The calibration and validation of the model show a good accordance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spring–summer experiment and the autumn–winter experiment.  相似文献   
833.
北京市房山区农田表观磷平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田土壤养分的积累使潜在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增加,为对农田磷素优化管理、水环境质量改善及环境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通过OECD土壤表观磷素平衡模型,以2001、2003、2005和2007年北京市房山区农田的磷素平衡核算框架和数据库为基础,结合GIS技术对该区域磷素平衡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化肥是房山区农田养分中磷素投入最重要的来源,化肥平均磷投入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从2001年的111.34 kg·hm~(-2)增加到2007年的407.42 kg·hm~(-2),局部地区已远超过华北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房山地区农田磷素输入总量和土壤表观磷平衡总量在2001-2007年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而磷的输出量一直呈下降趋势;平均磷素投入量和平衡强度以较大速率逐年递增.区域表观磷素平衡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特征,2001-2007年房山地区农田磷素盈余趋势表现为南高北低,中部和南部的磷素平衡强度一直在持续增加,特别是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增加速度较快.磷素平衡的驱动力的变化是造成磷素平衡空间差异得直接原因,总体表现为种植业驱动型盈余>双驱动型盈余>养殖业驱动型盈余.  相似文献   
834.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降低能耗的中试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气升式内循环反应器原理,对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构建了处理量为15.6m3/d的中试装置.通过水动力学特性的考察,得到中试装置的经济曝气强度为96m3/(m2·h);通过经济曝气强度条件下的临界通量试验,得到污泥浓度小于13g/L时的膜临界通量区域为30~35L/(m2·h).由此确定了中试装置连续运行的操作参数,实现了次临界通量[30L/(m2·h)]条件下处理城市污水的稳定运行.能耗分析显示,该中试反应器的气水比为21:1,有效单位产水能耗为0.42kW·h/m3.  相似文献   
835.
利用强电离放电方法将气体中大部分O2、N2、H2O等气体分子电离后加工成高浓度的羟基(OH#B)自由基,在120℃、不用外加催化剂、吸收剂条件下,在等离子体反应器内将SO2直接氧化成H2SO4雾,再用电收雾器加以回收。实验数据表明气体中SO2原始浓度、含水量以及折合电场强度等因素对脱硫率的影响很大。在SO2原始浓度为792×10-6(v/v),流量为0.1m3/h,含水量为3.6%(v/v),折合电场强度为370Td时,SO2脱除率达到了100%。  相似文献   
836.
泛比电阻电除尘器伏安特性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粉尘比电阻是影响电除尘器收尘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扩展电除尘器对粉尘比电阻的适应范围,提高对泛比电阻粉尘的收尘效率,提出一种具有辅助电极和交错平板收尘极的新型电除尘器,并对其伏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泛比电阻电除尘器的收尘场强比普通的线-板式电除尘器高,而且更均匀,辅助电极对电晕电流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37.
中国城市工业污染强度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幂函数模型对中国46个重点城市1993-2006年人均GDP和7项工业污染强度指标进行曲线拟合,用于描述和分析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与工业污染强度的耦合状态,经模型推导提出了“效率弹性系数”,作为度量城市经济与工业污染控制协调发展程度的指标。拟合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工业污染强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曲线形状有明显的幂函数特征。样本城市在“曲线簇”中的位置能揭示“后发优势”以及经济-环境耦合水平优劣的信息。对样本城市效率弹性系数的统计分析证明,该系数可以作为城市经济环境管理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38.
功能区对热岛发生频率及其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定点观测的方法对商业区、工业区、社区和森林公园的热岛发生频率及其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功能区对热岛发生频率及其强度具有明显的影响,但在各季节影响规律各不相同.总体来说,商业区和森林公园对热岛发生频率及其强度影响较大,商业区对热岛效应具有正效应.而森林公园对其则趋向于负效应.结果表明,城市各功能区的热岛效应可以通过生态型功能区规划和特殊管理方式进行缓解.  相似文献   
839.
基于熵值法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徐州市为例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综合加权法计算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度。比徐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40.
能源强度研究中能源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立新  刘晶 《自然资源学报》2010,25(9):1519-1524
利用索罗生产函数模型,构造出能源价格与能源强度的关系。并分别使用了全国和江苏省1990—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计量分析研究了能源相对价格对于能源强度的影响作用。将含时间参量的技术进步作为一个整体单独的参数来考虑,结果表明,最近几年来,全国和江苏省能源强度下降很明显,但总能源相对价格的上升对于能源强度降低的作用并不明显,电力相对价格的上升对于能源强度的下降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