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7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167篇
安全科学   185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577篇
综合类   678篇
基础理论   267篇
环境理论   33篇
污染及防治   93篇
评价与监测   56篇
社会与环境   233篇
灾害及防治   1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01.
The Great Barrier Reef (GBR) is a natural asset of global significance, spanning 2600?km’s along the Australian coastline. On the southern tip of the GBR is the Gladstone region, where high levels of industrial activity have been juxtaposed with the natural wonder, and World Heritage Listed, GBR. Given these competing local priorities, this research explores local perceptions of the GBR and its management.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38 interviews with residents and stakeholders from Gladstone revealed a potential incongruence between environmental concern and support for more stringent management of the tourism and resources sectors on the GBR. A responsibility–accountability framework (RAF) for managing the use and protection of the GBR is developed by drawing on current theoretical frameworks and the results of the interviews. Importantly the framework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business responsibility combined with monitoring and control mechanisms to ensure accountability and to deliver transparency, education and partnership. Future research should apply the RAF for testing and application in other marine World Heritage Area contexts.  相似文献   
302.
美日臭氧污染问题及治理经验借鉴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臭氧(O_3)为主要成分的"光化学氧化剂"是光化学烟雾的真身。臭氧污染受臭氧前体物排放及其复杂的相互转化关系控制,导致臭氧污染问题在治理过程中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反复性,甚至成为全球性环境难题。我国城市群臭氧污染问题继PM2.5污染后日趋突出,本文探讨和总结了美国洛杉矶、日本东京等大都市在污染治理方面的经验,以期为我国构建更加全面、科学、系统的治理体系推进臭氧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03.
摘要: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是近十来发展起来的新兴监测方式,她的产生具有多方面的优点,将其建设好与运行好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长期工作,需要我们不断总结与完善。  相似文献   
304.
植物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以构树、椿树、金银花、盆肤木等植物为材料,分析植物的碳酸酐酶活力与δ13 C的关系,结果表明,碳酸酐酶的活力与δ13C值呈显著的正相关.以甘蓝型油菜、诸葛菜、构树、桑树为实验材料,通过测定植物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以及光合速率来获得植物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信息,结果表明,构树和诸葛菜碳酸氢根离子的利用能力明显地大于桑树和甘...  相似文献   
305.
蒋重阳 《环境科学》1992,3(6):61-63
本文研究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之后,对被调水的汉江中下游及其它有关区域的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该工程实施之后,有可能使汉江中下游水位降低;加剧汉江中下游农业用水差值和缺水状况;可能使汉江中下游水质变劣,向北方调送污水;使汉江中下游淤积程度加重,治理投资加大,气候有所变异。据此,本文提出实施该调水工程时,应同步修建沙市-沙洋的“两沙运河”,加强对汉江中下游段水环境的综合整治两项对策,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消除该调水工程实施之后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06.
厦门近海海域海水二甲基硫排放通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气环境;环境质量评价;集对分析;联系度;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307.
化学诱变结合结构类似物法选育高苯丙氨酸解氨酶菌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EMS诱变结合结构类似物法提高含PAL出发菌株红酵母Rhodotorula sp.CIBASA1401100 生物转化能力阳性率为35.5 % ,部分突变株PAL转化能力提高1 倍以上,其中E105,E240 具有快速转化能力,反应3 hLPhe累积浓度达到1 gL左右.φ10% 甘油和30 gLGlu 对PAL转化具有明显的稳定作用.用含φ10% 甘油和30 gLGlu 的反应液进行生物转化制备,E105 和E240 在24 h 期间LPhe 质量浓度大于20 gL,转化率达80 % .  相似文献   
308.
本文用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成果和国际通用语言解读生态文明,从理论、战略、治理三个方面进行探索性的讨论,提出深化生态文明的思考和建言。首先,从对象、过程、主体三个维度概述最近十年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新成果新思想,指出其对理解和深化生态文明可能有的启示。其次,基于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消耗脱钩的新认识,对中国未来从2020到205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情景、路径与策略做出战略层面的分析与研讨。最后,提出后2020五年规划编制中加强面向生态文明的合作治理的建议,包括深耕包含模型、加强政府间的合作和整合、加强公私间的界面管理、鼓励公民参与和培育生态文明的新伦理新人格等。  相似文献   
309.
煤矿危险源分类分级与预警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关于危险源概念目前尚无准确的理论界定,为此,笔者试图阐明危险源分为固有型危险源和触发型危险源的新观点,提出并说明了对不同类型危险源应采用的不同的辩识与分级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提出了危险源预警思想和模块设计方法。所有这些,对完善安全管理理论,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10.
"十四五"时期是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环境质量改善成果、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生存环境的关键时期。展望"十四五",应从发展的视角看总量控制与环境质量控制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在考虑历史因素的基础上兼顾地区间的公平与效率,切实发挥环境管理对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迈向"环境质量导向的总量控制"。要落实改进总量控制和质量控制效果的新举措,进一步推动建立环境质量与总量控制的量化联动关系,推动城市—单元—行业的精细化总量控制管理,丰富总量控制要素,强化服务于总量控制的能力建设,建立总量控制目标下公平的环境责任划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