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18篇
  免费   3857篇
  国内免费   297篇
安全科学   3181篇
废物处理   222篇
环保管理   2788篇
综合类   10174篇
基础理论   2287篇
环境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1634篇
评价与监测   961篇
社会与环境   1593篇
灾害及防治   1321篇
  2025年   123篇
  2024年   348篇
  2023年   531篇
  2022年   621篇
  2021年   720篇
  2020年   704篇
  2019年   679篇
  2018年   603篇
  2017年   792篇
  2016年   846篇
  2015年   820篇
  2014年   826篇
  2013年   1031篇
  2012年   1283篇
  2011年   1349篇
  2010年   1029篇
  2009年   983篇
  2008年   829篇
  2007年   1252篇
  2006年   1233篇
  2005年   982篇
  2004年   821篇
  2003年   895篇
  2002年   725篇
  2001年   619篇
  2000年   561篇
  1999年   547篇
  1998年   418篇
  1997年   332篇
  1996年   277篇
  1995年   246篇
  1994年   244篇
  1993年   209篇
  1992年   160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3篇
  1977年   13篇
  1973年   10篇
  197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根据国际上对于荒漠化概念的新说明以及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所资助的《中国荒漠化 (土地退化 )防治研究》课题报告中确定的荒漠化定义 ,荒漠化概念的内涵包括 :1)以土地退化为本质 ;2 )与人类活动相关联 ;3)以荒漠化景观为标志 ;4 )以脆弱生态环境为背景。因此我国的荒漠化类型除了风蚀作用形成的沙质荒漠化外 ,还有水蚀作用形成的土质荒漠化和石质荒漠化 ;荒漠化防治的重点区域除北方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以外 ,也包括南方湿润地区的红壤丘陵区和石质山区。其中属于水蚀荒漠化和土质荒漠化的红色荒漠化就是指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在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和脆弱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背景下 ,以流水侵蚀为主导作用而形成、以地表出现劣地为标志的严重土地退化。鉴于我国南方红色荒漠化现象在我国现实存在中的客观性、在全球变化中的特殊性以及在理论概念上的模糊性 ,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2.
延吉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知识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吉市土地面积小 ,水土资源紧张 ,人口与环境压力较大 ,但智力资源丰富。延吉市已经形成以二、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但产业内部存在结构性问题。文章认为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知识产业相结合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进而探讨了延吉市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提出知识产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3.
我国中西部生态脆弱带坡耕地水土流失及坡地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部生态脆弱带是我国坡耕地集中分布地区 ,坡耕地水土流失是中西部生态脆弱带水土流失的主要类型 ,坡地梯化是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和实现坡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 ,国家应加大投资力度开展以坡地梯化为中心的坡耕地综合开发整治工作  相似文献   
54.
Observations of air temperature changes in a steppe marmot burrow were performed from late July to mid-October. Until early September, temperature in the burrow remained relatively constant, but then it began to decrease rapidly. This occurred after air temperature above the ground became equal to the temperature in the burrow. Supposedly, it is in this particular period that marmots begin to plug the entrance to the burrow with earth, thus reducing heat exchange between the increasingly cold aboveground air and the air in the burrow.  相似文献   
55.
The phenomenon of the formation of two damaged xylem layers in one frost ring is described in Siberian spruce grown in western Siberian forest-tundra. Temperature conditions providing for the formation of pathological cell and tissue structures are deter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mation of double frost injuries and cold periods is demonstrated.  相似文献   
56.
Paleoethnobotanical materials and buried soils from the site of the ancient settlement of Idnakar and neighboring archaeological monuments were analyzed to reconstruct the agroecosystems of the 9th through the 13th centuries AD near the present-day city of Glazov. The results provided data on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agroecosystem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climate, and agriculture in the Middle Ages.  相似文献   
57.
Ninety-three beavers were tagged in 1998–2000 on the Azas River (Tyva Republic), and 28 returns were obtained within one to two year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unfavorable environment notwithstanding, most beavers did not move outside their settlements. Animals under two years of age were especially active. Females were more resident, whereas males migrated over longer distances. The section of the Azas River with numerous rapids was not an insuperable obstacle for the animals; genetic exchange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subpopulations was found to occur through this section.  相似文献   
58.
本文通过对黄土高原半个世纪治理的反思 ,认为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是解决水土流失加剧及环境恶化的根本。同时 ,文章对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进行了总结 ,并提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在区域综合发展、机制创新、资金筹措等方面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59.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依法治国无疑是改善投资环境、促进西部开发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本文根据WTO基本原则与法制经济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深入浅出地论述了WTO对西部开发的影响、风险及机遇 ,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60.
日本城市化中的耕地变动与经验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耕地资源稀缺的国家。然而,在人均土地资源极为有限的条件下,日本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了高度城市化,同时付出了较小的用地代价。在其整个城市化进程中,日本还出现了三个耕地面积增长时期。尽管各时期增长原因不尽相同,但却反映出耕地面积变动与城市化发展的密切关系。事实表明,日本选择了一条节约有限土地资源的城市化发展道路,这些经验对我国城市化发展中的耕地利用与保护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