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577篇 |
免费 | 2650篇 |
国内免费 | 25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638篇 |
废物处理 | 234篇 |
环保管理 | 2050篇 |
综合类 | 5828篇 |
基础理论 | 1631篇 |
环境理论 | 16篇 |
污染及防治 | 765篇 |
评价与监测 | 855篇 |
社会与环境 | 694篇 |
灾害及防治 | 77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29篇 |
2024年 | 377篇 |
2023年 | 501篇 |
2022年 | 557篇 |
2021年 | 589篇 |
2020年 | 588篇 |
2019年 | 570篇 |
2018年 | 492篇 |
2017年 | 607篇 |
2016年 | 607篇 |
2015年 | 587篇 |
2014年 | 617篇 |
2013年 | 795篇 |
2012年 | 883篇 |
2011年 | 974篇 |
2010年 | 627篇 |
2009年 | 656篇 |
2008年 | 560篇 |
2007年 | 699篇 |
2006年 | 618篇 |
2005年 | 496篇 |
2004年 | 392篇 |
2003年 | 372篇 |
2002年 | 319篇 |
2001年 | 255篇 |
2000年 | 203篇 |
1999年 | 206篇 |
1998年 | 135篇 |
1997年 | 153篇 |
1996年 | 133篇 |
1995年 | 96篇 |
1994年 | 112篇 |
1993年 | 84篇 |
1992年 | 63篇 |
1991年 | 56篇 |
1990年 | 41篇 |
1989年 | 36篇 |
1988年 | 40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20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25篇 |
1981年 | 20篇 |
1980年 | 19篇 |
1979年 | 20篇 |
1978年 | 14篇 |
1972年 | 18篇 |
1971年 | 2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定量分析老化对拉伸加载下复合固体推进剂细观损伤演化的影响规律.方法 开展不同老化时间(0、32、74、98 d)下三组元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复合固体推进剂的热加速老化试验,以及老化后推进剂的微型哑铃形试验件在不同拉伸应变水平(0、5%、10%、20%、40%、50%)下的微CT扫描观测试验,并对扫描重构图像进行定量分析,获得老化对推进剂细观损伤演化的影响规律.结果 随拉伸应变增加,老化前后推进剂微CT图像的灰度均方差、平均孔隙率和图像的分形维数均呈非线性增加趋势,图像的灰度均值呈非线性减小趋势.在较低应变水平(<10%)下,上述参数受老化时间的影响不显著,但随拉伸应变增加(≥10%)和老化时间增长,灰度均方差、平均孔隙率、孔隙率增量和分形维数的数值整体增高,而灰度均值随老化时间的增长而降低,且不同老化时间下,分形维数与平均孔隙率之间存在正线性关系.结论 重构得到微CT图像的灰度均值、平均孔隙率和分形维数可作为表征参数,用于定量分析老化复合固体推进剂在拉伸载荷下的细观损伤和损伤的动态演化规律,推进剂的初始损伤和小应变下的损伤程度受老化的影响较弱,而老化时间对推进剂细观损伤的影响在较高应变水平下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82.
上海金山区酸雨分布特征及降水酸度主控因子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上海金山区2006-2010年降水监测数据,分析了该地区降水pH年均值、酸度及酸雨频率的分布特征,并对降水化学组成及各离子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0年金山区降水的酸化及酸化频率较高,pH均值为4.24,酸雨频率为86.4%。降水主要离子为SO42-、NO3-、NH4+、Ca2+和Na+,上述5种离子占降水离子总浓度的87.8%,主要酸性离子SO42-、NO3-与阳离子NH4+、Ca2+和Mg2+均具有较高相关性。通过对降水酸度主控因子的探讨发现,主要致酸物质为SO42-,但NO3-对降水酸度的影响越来越大,碱性物质中和作用中起主导地位的是NH4+,雨水酸化的最主要来源为人为污染源。 相似文献
83.
Rasmi Patnaik Gopalsamy Poyyamol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2015,58(6):976-996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the eco-industrial park (EIP) concept has been emerging as a significant driving force for sustainable industrialisation. Accumulating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the transition of existing industries into eco-industrial networking through industrial ecology (IE) principles would provide an excellent opportunity for facilitating such innovative industrialisation. A SWOT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o identify the potential and constraints for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an eco-industrial park in the ecologically fragile coastal zone of Puducherry. The results indicated significant potential for EIP development with few challenges. The lessons learnt can be used to provide broad guidelines for facilitating EIP development in the Puducherry region and similar scenarios found elsewhere across the world, especial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相似文献
84.
85.
Shiyang Zhang Qiaohong Zhou Dong Xu Jidong Lin Shuiping Cheng Zhenbin Wu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2010,22(2):218-224
Effects of suction dredging on water quality and zo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in a shallow of eutrophic lake,were evalu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decreasing trend for levels of phosphorus,organic matter,total suspended solids,Chlorophyll a and Secchi transparency in the water column was found,while levels of water depth,electrical conductivity,total dissolved solids and NO 3--N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markedly post-dredging.The effects of dredging on dissolved oxygen,pH value and temperature were alm... 相似文献
86.
为了解生态脆弱的农牧交错地区典型湖泊岱海水体的溶解性有机质(DOM)的成分特征及其来源信息,使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平行因子分析模型(PARAFAC)和荧光吸收峰(B、T、A、M、C、D、N)对水体DOM荧光特征进行研究,探究岱海水体DOM荧光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岱海水体整体呈弱碱性,营养盐浓度较高,有机污染严重.岱海水体DOM具有陆源与内源的双重特性,生物源组分占比较高.PARAFAC解析出3种组分:类色氨酸C1组分、微生物来源腐殖质C2组分和类酪氨酸C3组分.其中类色氨酸C1组分和微生物来源腐殖质C2组分占DOM总荧光强度的80%左右;荧光吸收峰分析结果显示,类蛋白荧光吸收峰(B、T、N)总占比为49.67%,陆源输入主要来源于密集的农业活动和流域生态环境的快速恶化.DOM的组成、转化过程主要与水体营养状态和高盐环境下的微生物过程密切相关,NH4+-N、DOP、TP、DO、高锰酸盐指数等环境因子在此过程中具有显著影响(P<0.05).通过揭示岱海水环境现状与DOM环境特征,可以岱海为例的寒旱区内陆湖泊的环境治理提供基础数据与思路. 相似文献
87.
湖库富营养化的改进型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水体富营养化评价系统的非线性、模糊综合评价法过程中权重赋予的主观随意性和隶属函数的不准确性等特点,对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改进,并据此对我国24个代表性湖库的富营养化程度进行了评价.其中以SPSS16.0和Yaaph软件为载体,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来确定选取因子的权重.根据确定的评价标准作自然对数变换使之线性化,并结合由基础数据统计分布情况,生成各评价因子隶属于各营养等级的对数形式的降半梯形隶属函数,进而得到各湖库的确定度,最后依据最大确定度得到湖库富营养化级别.该法所得结果与湖库实际富营养化状况以及现有多种评价方法的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改进方法的评价结果真实、准确、计算简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8.
上海市大气中PM10浓度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海市2002年-2009年的PM10实测数据和同步气象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上海市PM10污染分析研究。对2002年-2009年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到了上海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每日小时变化规律以及上海市不同地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的分布特征,并对这种特征及变化规律进行了详尽地分析。研究表明上海市空气环境质量在逐年好转,其标志是累计超标污染天数每年减少5天;在一年当中,污染天数最多的是冬季,其次是春季,最少的是夏季;在空气环境质量逐年好转的大趋势下,针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9.
吊水壶尾矿坝渗流特性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以吊水壶尾矿坝为背景,建立现状尾矿坝三维模型,利用三维有限元法反演分析现状尾矿坝的渗流场,将计算结果与勘察的浸润面对比分析,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基于此模型建立加高后的尾矿坝三维模型,计算正常蓄水位和设计洪水位两种工况下的渗流场,分析坝体浸润面埋深、滩长、渗流坡降等,结果表明,不设排渗措施时,尾矿坝干滩长度、浸润面埋深均能满足规范要求,而且尖流性态良好,满足渗透稳定。提出该尾矿坎可通过加高工程来进行渗流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0.
利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火力发电行业产排污系数核算”工作中现场监测得到的数据,首次采用偏相关分析的方法,对固态排渣煤粉炉中机组规模、空气过剩系数、煤中挥发分和发电负荷率等因素对NOx产生浓度的影响进行定性分析,结论:NOx产生浓度与前三种因素存在显著的相关。而与发电负荷率的关系受锅炉是否采用低氮燃烧技术的影响。空气过剩系数越大,煤的挥发分越高,NOx产生浓度越低;采用低氮燃烧装置的锅炉中,机组规模越大,产生的NOx越少,且对于同一锅炉来说,NOx产生浓度随着发电负荷率的升高而增大;未采用燃烧控制的锅炉中,机组规模越大,NOx产生浓度越高,且与发电负荷率不相关。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控制燃煤电厂固态排渣煤粉炉NOx排放的优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