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7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38篇
安全科学   146篇
废物处理   40篇
环保管理   167篇
综合类   372篇
基础理论   95篇
污染及防治   54篇
评价与监测   35篇
社会与环境   85篇
灾害及防治   3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1.
选用适合热电厂特点的水处理剂,利用静态试验。动态模拟试验手段,对城市生活污水回用于热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复配药剂的阻垢缓蚀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表明。污水回用是可行的,为城市生活污水回用于热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工程提供了可靠的参数。  相似文献   
112.
张璇  袁浩铭  郝芳华 《中国环境科学》2018,38(12):4780-4787
延续财政分权对环境质量影响的研究,讨论财政分权对环保投资效率的影响.基于中国2004~2014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DEA-Tobit模型的研究框架下,测度了各个省份多种类型的环保投资效率,并进一步讨论了财政分权对环保投资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财政分权不利于环保投资效率的改进,特别是不利于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效率、工业污染源治理环保投资效率,以及企业来源环保投资效率的改进.进一步考虑到地区异质性因素,以各地区环保投资额作为门槛变量的分析同样支持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13.
空间规划是支撑旅游地发展规划的核心章节,目前主要依靠规划者经验判断,主观性较强,缺乏客观方面的信息数据支持。论文将GIS格网化与旅游资源评价模型相结合,提出了旅游资源单体采集、旅游资源格网化及其空间分析方法,并融合旅游资源群评价模型、旅游功能区识别模型、旅游线路和空间发展轴线识别模型予以支撑,形成了标准化的旅游资源采集、评价到空间识别的集成技术方法;并以青岛市为例,识别出了旅游资源集群及其发展潜力、旅游功能区和空间拓展轴线,确立了“一心、一带、三轴、五区”的空间发展格局。论文初步探讨了GIS格网化空间分析方法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能够补充传统定性评价方法客观性不足的缺陷,实现复杂旅游资源数据的单体评价、旅游资源集群评价、旅游功能区识别、旅游线路和空间发展轴线优选的系列化分析技术路线,可为延伸旅游规划深度、提高规划精度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14.
张微微  李晓娜  王超  赵春桥  史瑞双 《环境科学》2020,41(11):4895-4904
基于密云水库上游北京境内白河段9个监测断面的水质数据,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空间尺度(100、200、300、500和1000 m)河岸带缓冲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与水质总氮(TN)和总磷(TP)的关联性,识别水质对景观特征响应的最佳缓冲区尺度.结果表明,密云水库上游北京境内白河周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水质的影响随着河岸缓冲区不同宽度的变化而不同,在河岸小尺度缓冲区表现得更明显,对水质TN和TP空间分异解释的最佳尺度分别为300 m和100 m河岸缓冲区.300 m缓冲区尺度,耕地斑块密度和草地聚集指数是影响河流TN的主要指数.100 m缓冲区尺度,城乡居民点面积比例对河流TP影响显著.该研究表明,优化河岸缓冲区300 m宽度范围内的景观格局,特别是耕地和林草地的合理配置提高农业景观的连通性和聚集度以及岸边城乡居民点面积与污染物排放控制,对于改善北京境内白河段河流水质的生态功能和保障密云水库饮用水安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5.
《组织行为杂志》2017,38(5):615-628
Proper scal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provide the necessary foundation to facilitate future quantitative research in the organizational sciences. Using the framework provided by the Researcher's Notebook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wofold. First, we present a modern summary of best practice procedures for scale development, reliability analysis, and validity analysis. Second, we explain and illustrate these best practice procedures by describing each procedure in the context of developing and psychometrically analyzing a new Character Strength Inventory (CSI). Copyright © 201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16.
中国表层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模拟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气候变化背景下,对土壤有机碳的研究是目前大尺度上土壤性质研究的热点。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5 374个典型土壤剖面数据,分析表层土壤有机质(20 cm)与环境因素的相关关系,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和HASM模型结合的方法模拟中国国家尺度上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分布格局,探讨该方法的模拟误差,为国家尺度上有机碳的估算提供方法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对350个检验点模拟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为15.61 g.kg-1和56.59%,与普通克里格法相比分别降低了1.61 g.kg-1和20.84%;对样点分布较少以及无样点的西北地区和台湾省的模拟结果也更符合实际情况。建模样点减少一半的情况下,模拟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仅分别增加了0.14 g.kg-1和1.07%。因此,论文方法可作为模拟国家尺度上有机质空间分布相对有效的方法,同时如何使模型解释更多的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将是进一步提高模拟精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7.
南方丘陵山区典型地物景观特征尺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景观的特征尺度反映了人与自然交互作用的空间过程,合理识别景观空间结构及其特征尺度有助于遥感影像景观空间异质性分析。论文以地处南方丘陵山区的福建省福州市为研究区,针对城市、农田、森林与水域4种地物景观,基于SPOT 10 m影像,分别利用半方差分析、小波分析与平均局部方差方法,开展景观特征尺度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景观类型的空间异质性差异较大,其中森林景观空间异质性最大,其次为城市、农田景观,水域的空间异质性最小;②小波方差分析和半方差分析分别检测到两个不同的特征尺度,而局部方差仅仅检测到较小的空间结构;③森林景观特征尺度比通常偏小,与南方丘陵山区破碎地形有关,城市景观更多体现为人类活动的影响,南方丘陵山区城市景观至少具有两种不同的空间结构,其特征尺度均较小,农田景观特征尺度最大。基于小波分析与半方差各自的特点,总结提炼出综合两种方法合理识别景观特征尺度的基本流程,即:首先开展小波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半方差分析多种理论模型组合从而获得更详细的特征尺度信息,模型组合个数与参数初始值依据小波分析的结果而定。  相似文献   
118.
A large international watershed, the St. Clair‐Detroit River System, containing both extensive urban and agricultural areas, was modeled using the 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 (SWAT) model. The watershed, located in southeastern Michigan, United States, and southwestern Ontario, Canada, encompasses the St. Clair, Clinton, Detroit (DT), Sydenham (SY), Upper, and Lower Thames subwatersheds. The SWAT input data and model resolution (i.e., hydrologic response units, HRUs), were established to mimic farm boundaries, the first time this has been done for a watershed of this size. The model was calibrated (2007–2015) and validated (2001–2006) with a mix of manual and automatic methods at six locations for flow and water quality at various time scales. The model was evaluated using Nash–Sutcliffe efficiency and percent bias and was used to explore major water quality issues. We showed the importance of allowing key parameters to vary among subwatersheds to improve goodness of fit, and the resulting parameters were consistent with subwatershed characteristics. Agricultural sources in the Thames and SY subwatersheds and point sources from DT subwatershed were major contributors of phosphorus.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hosphorus yields at HRU and subbasin levels identified locations for potential management targeting for both point and nonpoint sources and revealed that in some subwatersheds nonpoint sources are dominated by urban sources.  相似文献   
119.
Career success is a main focus of career scholars as well as organizational stakeholders. Historically, career success has been conceptualized and measured in an objective manner, mainly as salary, rank, or number of promotions. However, the changing nature of work has also necessitated a change in the way many employees view success, adding a more subjective component. Although there has been theoretical discussion and calls to develop a comprehensive measure of subjective career success, no contemporary comprehensive quantitative measure exists. The goal of this study was to create and validate a measure of subjective career success, titled the Subjective Career Success Inventory (SCSI). The SCSI includes 24 items that address subjective career success via eight dimensions. The scale was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through four phases of data collection, beginning with interviews and focus groups, followed by item sorting tasks, then item refinement through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and finally convergent and discriminant validity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20.
衣康酸/苯乙烯磺酸共聚物的合成及其阻垢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衣康酸(IA)和苯乙烯磺酸(SSA)为原料,合成IA/SSA共聚物阻垢剂,确定的最佳合成条件:反应温度为103℃,反应时间为2h,引发剂用量为7%(占单体总质量),IA:SSA质量比为2.8:1。在此工艺条件下合成的IA/SSA共聚物阻垢剂,其阻碳酸钙垢的阻垢率可达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