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67篇
安全科学   95篇
废物处理   52篇
环保管理   64篇
综合类   318篇
基础理论   56篇
污染及防治   106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采用粉煤灰(FA)和Ca(OH)2水合制得的高活性吸收剂作为二氧化硫的干法脱硫剂,重点研究了两种粉煤灰(电除尘灰和湿式水膜除尘灰)在同一配比、同一水合温度、同一水合时间下的脱硫效率,结果表明:电除尘灰比湿式水膜除尘灰脱硫效率高,并且电除尘的脱硫效率略微低于活性炭,同时介绍了粉煤灰的脱硫机理。  相似文献   
82.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CODCr,通过正交试验选择氧化的最佳选择。试验结果表明对CODCr值为50~1000mg/L的水样:氧化剂K2Cr2O7用量为0.20~0.40mol/L,催化剂Ag2SO4用量为10g/LH2SO4,消解时间10min,加热温度180℃。用CODCr为138mg/L的质控标样进行验证试验,其绝对误差为0.5~3.0mg/L。与标准方法相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CODCr具有分析误差小,省时、省力,节约药剂的特点。  相似文献   
83.
COD_(Cr)测定中排除氯离子干扰的进一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法[1],大多数情况下都存在Cl-干扰,其排除方法用HgSO4掩蔽,通过实验探讨不用剧毒药品HgSO4掩蔽Cl-的干扰,而用CODCr总量减去Cl-的量。实验结果表明:当测定化学需氧量较低而Cl-含量高的水样时,即使采用掩蔽Cl-也会产生较大的误差,而用测定值减去0.226[Cl-]之值更接近真值。  相似文献   
84.
本文提出将复合螯合剂(NaDDTC/8—Oxin)饱和吸附于活性碳上作为吸附材料.分离富集和ICP—AES同时测定水中痕量金属元素的方法。用ICP—AES研究了该吸附材料对某些痕量元素的吸附和解吸性能;考察了共存元素的影响。方法应用于湖水中Fe、Cu、Mn、Y和Sc的测定,检出限为ng/ml级,RSD为1.9%~4.4%,加入回收率81%~101%间,试样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5.
微波催化氧化法处理炼油废水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研究了应用微波辐射技术处理炼油废水,考察了活性炭用量,微波辐射时间,微波辐射功率,双氧水用量等因素对出水水质的影响。设计了实际废水的实验流程,检测了一部分生活杂用水(CJ25.1-89)中的主要指标,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86.
采用共沉淀水热合成和离子交换的方法,制备了钛与铜离子共掺杂的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HAP)(HAPTiCu),以大肠杆菌为目标物,研究了不同材料负载的多孔镍网薄膜在弱紫外光下的杀菌活性.结果表明,HAPTiCu在弱紫外光下具有高效杀菌效率,并远远高于HAPTi和P25 TiO2薄膜.这主要是铜离子的抗菌与光催化分解细菌的协同作用的结果.电子自旋共振(ESR)研究表明杀菌反应的主要活性物种是O2-.HAPTiCu薄膜释放的铜离子在光催化杀菌反应过程中,被光催化还原沉积在表面,导致了较低的铜离子溶出,从而保证了材料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7.
重金属捕集剂处理含铅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重金属捕集剂的实验室合成及捕集重金属的机理,讨论了pH值、捕集剂加入量、反应时间、多种重金属离子共存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就捕集产物的稳定性与传统中和沉淀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重金属捕集剂对Pb2+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处理后的废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对铅的限定值,且处理效果不受pH值、共存重金属离子的影响。捕集剂与Pb2+生成螯合物的稳定性远高于中和沉淀法所得产物的稳定性,因而减少了捕集产物再次污染环境的风险。  相似文献   
88.
US/UV联用降解荧光增白剂CBW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超声波、紫外联用技术降解荧光增白剂的反应进行研究,考察了辐射时间、超声功率、pH、H2O2投加量等因素对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荧光增白剂的降解效率受辐射时间影响较大,降解过程符合拟一级反应I提高超声波的功率可提高荧光增白剂的降解率;H2O2的添加,可使溶液中的氢氧自由基的浓度增加,从而提高了荧光增白剂的降解率。在初始浓度为40mg/L,超声功率为500w、pH为9、H2O2的添加量为30mL/L、反应120min的条件下,荧光增白剂的降解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89.
四氯化碳是一种消耗臭氧层物质,其生产和消费都面临着严峻的淘汰形势.简要叙述了四氯化碳的生产技术,以四氯化碳为原料生产大宗化学品和精细化学品的转化技术,四氯化碳作为化工助剂在我国的应用情况以及相应的淘汰方法和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90.
Abstract

An original voltammetric screening method, employing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GCE) with the differential-pulse voltammetry technique (DPV), has been developed to determine residues of the anti-parasitic agent Ronidazole (RNZ) in bovine meat. By using cyclic voltammetry (CV),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an irreversible cathodic process occurs at approximately ?0.740?V (vs. Ag|AgCl, KCl 3?mol L?1) in a 0.100?mol L?1 phosphate buffer at pH 6.5 as supporting electrolyte. Furthermore, the behavior of RNZ in CV indicates the occurrence of a diffusion mass transfer process to the working electrode surface. The RNZ reduction mechanism was proposed as a 6-electron transfer, similar to Metronidazole under the same pH range. Quantification of RNZ and method validation were then carried out by DPV.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 were 3.21% for intraday precision of 10 consecutive repetitions and 6.78% for interday precision after five analysis. Limits of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were also obtained, and the values were 0.107 and 0.358?mg kg?1, respectively. The recovery percentage for thre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RNZ in the bovine meat matrix ranged between 98.1% and 100.3%. The method proved to be efficient for screening RNZ in bovine mea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