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2篇
  免费   369篇
  国内免费   231篇
安全科学   438篇
废物处理   41篇
环保管理   724篇
综合类   1649篇
基础理论   573篇
污染及防治   161篇
评价与监测   1545篇
社会与环境   97篇
灾害及防治   10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253篇
  2013年   312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339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63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91.
通过14年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中,采用连续自动采样实验分析方法,介绍了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的布设、连续采样监测技术及其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92.
辽河流域河流栖息地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建立了由底质、栖息地复杂性、速度-深度结合特性、堤岸稳定性、河道变化、河水水量状况、植被多样性、水质状况、人类活动强度和河岸土地利用类型所构成的河流栖息地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指标的等级划分以及栖息地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结合2005年辽河流域河流生态调查结果,对流域内所调查的28个河段的栖息地质量状况进行了具体评价,并进一步分析了河道栖息地综合指数与河流理化因子、底栖生物以及小流域土地利用状况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①辽河流域28个河段的栖息地质量状况差异显著,其中10个河段达到了较好等级以上,6个仅为中等水平,12个河段为较差等级以下;②栖息地质量与理化因子、底栖生物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表明栖息地质量是影响水质与生物状况的重要因素;③小流域的人类未利用土地比例与栖息地质量显著相关,表明小流域土地利用程度对栖息地环境质量影响较大,是恢复与保护河流栖息地质量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3.
The rate of carbon accumulation in the atmosphere can be reduced by decreasing emissions from the burning of fossil fuels and by increasing the net uptake (or reducing the net loss) of carbon in terrestrial (and aquatic) ecosystems. The Kyoto Protocol addresses both the release and uptake of carbon. Canada is developing a National Forest Carbon Monitoring,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System in support of its international obligations to report greenhouse gas sources and sinks. This system employs forest-inventory data, growth and yield information, and statistics on natural disturbances, management actions and land-use change to estimate forest carbon stocks, changes in carbon stocks, and emissions of non-CO2 greenhouse gases. A key component of the system is the Carbon Budget Model of the Canadian Forest Sector (CBM-CFS). The model is undergoing extensive revisions to enable analyses at four spatial scales (national, provincial, forest management unit and stand) and in annual time steps. The model and the supporting databases can be used to assess carbon-stock changes between 1990 and the present, and to predict future carbon-stock changes based on scenarios of future disturbance rates and management actions.  相似文献   
94.
申立庆 《云南环境科学》2005,24(Z1):213-213
对废水污染源监测中影响监测数据代表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提高废水污染源监测数据代表性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5.
微型生物在水质监测中的作用和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污染仍是中国水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生物监测是常用水质监测的有效方法之一,它是利用水生生物在污染环境下所发生的信息来判断水体污染状况的一种手段.而微型生物群落是水生态系统中一个完整的生态单元,具有对胁迫反应敏感以及胁迫过后自身恢复迅速等特性,在水质监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水生微型生物主要包括藻类、原生动物、细菌、真菌、轮虫等.本文阐述它们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具有的各自地位、作用和微型生物监测水质成为生物监测的重要手段的原因.  相似文献   
96.
利用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车对辖区内空气自动站进行巡检及应急监测中,越来越显示其灵活、可移动的优势,但在长距离行驶后是否因路况影响仪器的正常运行,对监测车仪器能否达到监测质量控制对仪器性能指标的要求,成为最为关心的问题,作者在各级路况开展了系统试验。通过试验得出,路况对监测车仪器影响不大,性能指标可以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97.
环境水质监测的质量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质监测采样质量控制,环境监测实验室条件和实验室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并以实验室内分析COD样品为例,进一步阐述了环境水质监测中COD的控制方法,从而论证了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8.
为了对大气环境监测点进行优化选择 ,以大气质量分级标准为训练样本 ,构造BP网络进行训练 ,用训练好的BP网络对某地的大气环境监测采样点进行了优选 ,并与物元分析法优选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BP网络用于环境测点优选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99.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水中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滢 《云南环境科学》2006,25(Z1):178-179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钼.用不带平台的热涂层石墨管,将灰化温度提高到1850℃,原子化温度定为2380℃,取得较好效果.对6个样品测定,相对标准差<10%,加标回收率在96.6~101%之间,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  相似文献   
100.
应急监测工作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理处置中的重要环节 ,本研究采用水质应急监测仪器 ,并通过方法对照工作 ,确定了对水中铜的应急监测的快速分析方法 ,使其可以在无电源、无水源、无实验平台的现场快速分析水中的铜 ,分析一个样品的时间只需要 3min ,并且可以达到常规监测所要求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