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90篇
安全科学   30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349篇
基础理论   59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50篇
社会与环境   2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为研究三峡水库春季水体营养盐与浮游植物的空间分布状况,于2013年3月对三峡水库22条支流及干流的6个断面进行采样监测. 结果表明:来水、回水、河口和干流4类断面ρ(TN)平均值分别为1.69、1.84、2.01、1.51 mg/L;ρ(TP)平均值分别为0.115、0.191、0.179和0.181 mg/L;不同类型断面间ρ(TN)、ρ(TP)差异不显著;水体中N、P的主要形态分别为NO3--N和PO43--P;N/P〔n(N)/n(P)〕从来水(110.8)至干流(18.9)逐渐降低. 三峡水库总体上为中营养状态,回水和河口区富营养化程度较高,富营养断面比例分别为45.4%和36.4%. 研究期间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98属,其中以绿藻门、硅藻门和蓝藻门为主,分别检出42、26和17属;从组成上看,来水和干流断面以硅藻-绿藻为主,回水、河口断面以绿藻-硅藻为主. 浮游植物丰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回水、河口、来水和干流断面. 调查期间,22条支流中有15条支流在不同位置发生水华,但主要集中在回水区;拟多甲藻水华为主要类型且集中在库区的下游支流,而库区中上游支流则以隐藻、衣藻、小球藻、小环藻等水华为主. 环境因子排序分析表明,在水华集中的回水-河口区域,影响浮游植物丰度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数明显少于其他区域,温度和ρ(DO)为该区域浮游植物丰度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而ρ(TN)、ρ(TP)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2.
嘉陵江出口段硅藻水华发生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嘉陵江是三峡库区最大支流,是重庆主城区重要的饮用水源,其主城段硅藻水华的发生预示着水质下降. 2005年8月—2008年3月连续对嘉陵江出口段水体水华硅藻密度进行监测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水华优势藻种为星肋小环藻(原变种)(Cyclotella asterocoststs),于每年的冬、春之交(1—3月)发生,生长速度快,发生数量有明显峰值并在总藻比例中绝对占优(0.02<优势度<0.28),4月以后水华现象消失直至次年同期再次发生,具有明显的年规律性. 水华发生时,污染物含量较高的磁器口右岸与朝天门右岸2个采样点的水华现象严重,尤其在2008年3月,磁器口右岸小环藻密度达到269×104 L-1,占同期总藻密度的92%. 较短的生活世代(5~7 d)使小环藻在适宜的生境中迅速增殖并在短期内迅速成为嘉陵江出口段富营养化敏感水体水华的优势藻种.   相似文献   
193.
太湖蓝藻水华灾害程度评价方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太湖蓝藻水华灾害分析,借鉴赤潮灾害评价指标,采取蓝藻水华面积和Chla浓度作为灾害程度分级评价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结合隶属度函数,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建立太湖蓝藻水华灾度分级评价方法,定量描述蓝藻水华灾害程度.结合2008年太湖蓝藻水华灾害事件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2008年太湖蓝藻水华灾害规模主要为小型、中型和大型,无重大和特大蓝藻水华灾害发生;其中小型蓝藻水华灾害在各月都有分布,中型和大型蓝藻水华灾害主要分布在5月和7~9月.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4.
李兴  勾芒芒 《环境工程》2010,28(6):28-30
内蒙古乌梁素海分别于2008年5月和2009年5月连续2年暴发了"黄苔"事件,已不断丧失湖泊固有的养殖、灌溉、旅游等功能,严重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乌梁素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加剧已引起国务院领导和各界学者的关注。根据乌梁素海试验站实际监测的数据,对"黄苔"暴发期前后的水质、水文、气象等因素进行分析,以揭示影响"黄苔"暴发的环境、营养盐、水动力等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乌梁素海"黄苔"的暴发主要是水体长期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和适宜"黄苔"生长的各种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系统科学地研究"黄苔"暴发的原因能够为乌梁素海"黄苔"暴发的预警、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5.
郭蔚华  刘娜娜  王柱  徐灵华 《生态环境》2010,19(10):2458-2460
嘉陵江为三峡库区最大支流,对库区水环境具有重要影响,2004年夏进行了嘉陵江出口段藻类活动规律研究,2005年春首次发现嘉陵江出口段小环藻(Cyclotella)暴发。2008年春嘉陵江出口段小环藻暴发水样经中科院武汉水生所鉴定的水华藻种为极小冠盘藻(Stephanodiscus minutulus),由于极小冠盘藻光学显微特征与小环藻暴发水样中主要小环藻光学显微特征不一致,因此需要弄清春季嘉陵江出口段水华小环藻分类地位。为认知春季嘉陵江出口段水华小环藻种,2009年春季于嘉陵江出口段小环藻发生期间,采集水样,离心浓缩,酸化处理,经电子显微镜扫描得到主要小环藻的电子显微照片,通过中国淡水藻志第四卷硅藻门中心纲相关小环藻特征分析比较,嘉陵江出口段春季水华小环藻种为星肋小环藻(Cyclotella asterocostata Grun.)。  相似文献   
196.
为全面了解地铁站内有毒有害气体的扩散发展规律,选取北京某地铁站开展了全尺寸实地扩散试验.利用三维超声波风速仪和多通道风速仪对机械通风工况下的站内流场进行监测,并对其气流组织形式进行分析;采用六氟化硫(SF6)释放、时序采集和离线检测的方法,研究重气的传输速度和扩散范围等扩散与沉降规律,以期为地铁站内人员疏散路径规划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该地铁站在机械通风工况下,会形成一个较为规律的主流场,将其划分为相对独立的东、西两个区域,污染气体SF6只能在释放源所处的气流顺向区域内流动,反向区域多个监测点SF6均未检出;重气在扩散时会出现明显的沉降现象,SF6浓度由2.5 m处的25 ppm分别升高至1.6 m处的180 ppm和0.5 m处的300ppm,且易于在楼梯、边缘等位置的地面积累从而形成局部高浓度区域,浓度可高达300 ppm以上;少量气体可以通过楼梯进入上层站厅,但浓度总体低于75 ppm,难以进一步由出入口扩散至站外地面;应急处置时,需要尽快将乘客向上层或气流反向区域疏散.  相似文献   
197.
磷酸-磷铵企业SO2事故排放对植物危害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某大型磷酸—磷铵企业40万t/a硫酸厂SO_2不同转化率下的事故排放影响预测结果,进行了磷酸—磷铵企业SO_2事故排放对植物危害的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所设定的气象条件下,SO_2转化率为66%、95%、97%时,事故排放的SO_2对敏感植物、中等敏感植物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影响;但当SO_2转化率提高至99%或99.4%时,SO_2的地面浓度均低于0.26mg/m~3,接触SO_2 8h使任何植物产生伤害的叶片应在5%以下。  相似文献   
198.
近海赤潮生物全自动分析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潮是我国近海主要的多发性海洋生态灾害,加强赤潮生物检测技术研究及相关设备研制,对于赤潮预报与治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综述了赤潮生物学分析技术及在线全自动检测系统方面的研究。与现有分析手段比较,采用本系统可大大提高检测的实时性、准确性及减轻检测的劳动强度,现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99.
利用有效微生物菌群控制蓝藻水华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蓝藻水华污染在我国和世界都呈现迅猛的发展趋势,如何治理是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2008年7~8月在北京市延庆县妫水湖的现场围隔水体中,通过投加筛选和培养土著有效微生物菌群(EM菌),对控制蓝藻水华污染形成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投加EM菌不仅可以控制蓝藻水华的暴发,使蓝藻生物量降低70%以上,而且可以快速降低水体中的氮和磷浓度,因此,明显控制了蓝藻水华的形成,在治理湖泊蓝藻水华污染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0.
Johnsen, Torbjørn M., Wenche Eikrem, Christine D. Olseng, Knut E. Tollefsen, and Vilhelm Bjerknes, 2010. Prymnesium parvum: The Norwegian Experienc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 (JAWRA) 46(1):6-13. DOI: 10.1111/j.1752-1688.2009.00386.x Abstract: In Norwegian waters, Prymnesium parvum has been reported from Oslofjorden in the south to Spitzbergen in the north. However, blooms of P. parvum have only been reported from the Sandsfjorden system in Ryfylke, Western Norway where the salinity of the permanent brackish layer (2-5 m) typically is in the range of 4-7 psu during the summer months. The first bloom on record occurred in 1989, and it killed 750 metric tons of caged salmon and trout which was a significant economic loss to the fish farming industry. Toxic blooms occurred as well in subsequent years and the number of fish farms in the area decreased considerably as did the occurrence of P. parvum. In 2005, fish farming was reintroduced to the area and again, in 2007 a toxic bloom of P. parvum killed 135 metric tons of caged fish. The Norwegian Institute for Water Research has, in collaboration with “Erfjord Stamfisk” fish farm, set up a monitoring program that includes light microscopy cell counts of Prymnesium, water quality measurements, and observation of the caged fish. A submergible fish net was mounted over the fish pens and during the toxic outbreak of P. parvum in July-August 2007, which was as previous years confined to the upper brackish water layer, the fish nets were lowered to 10 m depths below the surface and fish feeding was temporarily stopped. Despite substantial weight loss, the fish survived the toxic bloom and the economic loss was minimal. Monitoring of P. parvum bloom dynamics in 2007 revealed that populations were initially dominated by the nonmotile forms which were gradually replaced by the flagellated forms. Toxicity was observed when the flagellated cells dominated populations in the summer. Chrysochromulina, solitary small Chaetoceros species, and small centric diatoms co-existed with P. parvum during the monitoring period (June-Octob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