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49篇
安全科学   28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246篇
基础理论   46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31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71.
太湖藻型湖区CH4、CO2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明确太湖藻型湖区温室气体CH_4、CO_2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利用便携式温室气体分析仪改进的静态箱法,对太湖梅梁湾春、夏季的CH_4、CO_2通量进行观测,并分析其影响要素.主要结果为:观测地点春、夏季CH_4、CO_2通量具有明显日变化动态.春季,CH_4通量白天大于夜间,夏季夜间大于白天;春、夏季,CO_2吸收通量均白天大于夜间.梅梁湾藻型湖区春、夏季为CH_4源,且CH_4释放通量在夏季明显高于春季,春、夏季的平均通量分别为4.047 nmol·(m~2·s)~(-1)和40.779 nmol·(m~2·s)~(-1);该区域春、夏季为CO_2汇,且春季CO_2吸收大于夏季,春、夏季的平均通量分别为-0.160μmol·(m~2·s)~(-1)和-0.033μmol·(m~2·s)~(-1).在小时尺度上,CH_4释放通量与气温和水温呈显著正相关(r=0.20,P0.01;r=0.34,P0.01),当风速6 m·s-1时,与风速呈显著正相关(r=0.71,P0.01);CO_2吸收通量与气温和风速呈显著正相关(r=0.14,P0.01;r=0.33,P0.05),与气压和太阳辐射呈显著负相关(r=-0.41,P0.01;r=-0.35,P0.01);CO_2释放通量与风速呈显著正相关(r=0.40,P0.05),与太阳辐射呈显著负相关(r=-0.35,P0.01).在日尺度上,CH_4释放通量与水温和气温呈显著正相关(r=0.83,P0.01;r=0.78,P0.01).  相似文献   
172.
大麦秆控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吴为中  芮克俭  刘永 《生态环境》2005,14(6):972-975
大量实验研究证明:大麦秆是一种很具前景的抑藻物。它能有效控制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各种藻类生长,优化水生生物的组成结构。例如水体中放入大麦秆可以增加无脊椎动物以及鱼类的数量,从而达到改善水生生态系统的目的。大麦秆的抑藻机理非常复杂,研究已经排除了营养物质以及大麦秆上遗留杀虫剂对藻的抑制作用。现在除了传统所认为物理和生物机理外,最为认可是化学机理,即大麦秆在有氧降解过程中能产生的诸如酚类、酯类、蒽醌类活性物质,它们能够很好的抑制藻类生长,但是确切的有效化学物质的提取还需要通过GC/MS等方法进一步研究。在小型水体,尤其是鱼类养殖水体中可以直接施用大麦秆以改善水体。总之大麦秆是一种环境友好、生态安全、经济适用的有效控藻物质,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3.
新元古代冰期引起生物大量绝灭 ,大绝灭后环境如何重建、生物怎样复苏是演化古生物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对贵州铜仁坝黄、瓮安北斗山剖面和台江五河剖面南沱冰碛岩之上连续沉积的陡山沱组底部的“碳酸盐岩帽”中藻类化石进行系统研究 ,并结合古海洋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结果 ,认为冰期后生态环境恢复很快 ,藻类快速复苏 ,但藻类分异度低。“碳酸盐岩帽”沉积结束 ,藻类进入衰退期 ,到了陡山沱中晚期 ,藻类又进入顶盛期。而藻类的复苏、衰退与古海洋环境的δ13C ,δCe,δEu异常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4.
许锦 《交通环保》2003,24(4):41-43
分析了有毒有害化学品海上溢漏的行为状态,简要介绍了针对海上溢漏的几种应急反应技术。  相似文献   
175.
报道了从1988年3月至1989年12月对武汉市墨水湖地区一组复合氧化塘中藻类总细胞数(ACN)、叶绿素a(chl·a)与水温、透明度、总氮(TN)、总磷(TP)、总溶解磷(TDP)、溶解磷(DP)、非溶解磷即总磷与总溶解磷之差值(TP-TDP)等的相关性及ACN与chl·a的相关性的研究结果,并讨论了这些相互关系对氧化塘处理效果、氧化塘水质变化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6.
文章阐述了我国东部某燃煤电厂使用的煤在燃烧过程中元素的主要组成和分布。根据在电厂周围地区采集的大气颗粒物中主要元素的组成和模式计算结果,对燃煤电厂排出的颗粒物中有害元素给大气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7.
为探究Zn2+和Cd2+对轮虫种群增长的单一和联合毒性效应,在不同温度(15、20和25 ℃)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不同密度(0.5×106、1.0×106和2.0×106 mL-1)下,以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为受试生物,采用3 d种群累积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 Zn2+污染处理组〔ρ(Zn2+)分别为0.315、0.630和1.260 mg/L〕、Cd2+污染处理组〔ρ(Cd2+)分别为0.073、0.145和0.289 mg/L〕、Zn2+-Cd2+复合污染处理组〔ρ(Zn2+)、ρ(Cd2+)分别为0.315、0.073 mg/L,0.630、0.145 mg/L和1.260、0.289 mg/L〕 对轮虫种群增长率和混交雌体百分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藻密度为0.5×106和2.0×106 mL-1时,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温度上升,对轮虫种群增长率产生抑制作用的处理组数明显增加,高温(25 ℃)下,所有处理组均显著降低轮虫种群增长率. 15和20 ℃下,与较低、中等藻密度(0.5×106、1.0×106 mL-1)相比,较高藻密度(2.0×106 mL-1)下轮虫种群受到毒性影响的处理组数明显减少;25 ℃下,各处理组轮虫种群增长率均随藻密度的升高而增加. 在温度为15和20 ℃、藻密度为0.5×106 mL-1条件下,Zn2+-Cd2+复合污染处理〔当ρ(Zn2+)、ρ(Cd2+)分别为1.260、0.289 mg/L时〕的轮虫种群增长率明显低于ρ(Zn2+)为1.260 mg/L和ρ(Cd2+)为0.289 mg/L时的轮虫种群增长率;温度为25 ℃、藻密度为2.0×106 mL-1条件下,Zn2+-Cd2+复合污染处理〔当ρ(Zn2+)、ρ(Cd2+)分别为0.630、0.145 mg/L时〕的轮虫种群增长率明显低于ρ(Zn2+)为0.630 mg/L和ρ(Cd2+)为0.145 mg/L时的轮虫种群增长率. 研究显示,温度、藻密度和重金属质量浓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轮虫种群增长率的影响大于其对混交雌体百分率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和藻密度的降低,Zn2+、Cd2+对轮虫的单一和联合毒性效应增加.   相似文献   
178.
在珊溪水库藻类暴发期间应急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建立pH值、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叶绿素a数据矩阵。运用MATLAB R2015b GUI可视化界面模块,将应急监测数据样本空间分为训练样本、验证样本、测试样本,建立珊溪水库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了珊溪水库藻类暴发期间叶绿素a浓度。BP神经网络建模结果显示:输出数据与实测数据相关系数0.978,平均相对误差-0.19%,标准方差18.54%,模型稳定性较好,叶绿素a预测结果符合预期。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为珊溪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9.
本文主要介绍了ISO8124《玩具安全》系列标准、美国玩具安全标准和法案、欧盟玩具安全标准和指令以及我国的玩具安全标准GB24613-2009制定背景、适用范围、有害物质限量等,同时还就玩具安全标准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0.
Research was conducted at 28‐30 sites within eight study areas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along a gradient of nutrient enrichment/agricultural land use between 2003 and 2007. Objectives were to test the application of an agricultural intensity index (AG‐Index) and compare among various invertebrate and algal metrics to determine indicators of nutrient enrichment nationally and within three regions. The agricultural index was based on total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put to the watershed, percent watershed agriculture, and percent riparian agriculture. Among data sources, agriculture within riparian zone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values generated from remote sensing or from higher resolution orthophotography; median values dropped significantly when estimated by orthophotography. Percent agriculture in the watershed consistently had lower correlations to invertebrate and algal metrics than the developed AG‐Index across all regions. Percent agriculture showed fewer pairwise comparisons that were significant than the same comparisons using the AG‐Index. Highest correlations to the AG‐Index regionally were ?0.75 for Ephemeroptera, Plecoptera, and Trichoptera richness (EPTR) and ?0.70 for algae Observed/Expected (O/E), nationally the highest was ?0.43 for EPTR vs. total nitrogen and ?0.62 for algae O/E vs. AG‐Index. Results suggest that analysis of metrics at national scale can often detect large differences in disturbance, but more detail and specificity is obtained by analyzing data at regional sca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