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9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360篇
安全科学   198篇
废物处理   34篇
环保管理   69篇
综合类   670篇
基础理论   134篇
污染及防治   98篇
评价与监测   52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海南三亚近岸海域水化学要素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调查研究了海南三亚近岸海域水化学要素的浓度和分布,结果表明:(1)表层DO、NO-2、NO-3、NH+4、PO3-4和COD的平均浓度分别为411.9、0.05、0.47、1.79、0.16μmol/dm3和1.31mg/L。(2)河流输入对沿岸海域水化学要素的影响主要集中于NH+4和COD,对PO3-4和NO-3的浓度影响不明显,海域总体为一贫营养盐区域。采用主成分分析表明控制水化学要素的主要因子是河流的输入和由此导致了的生物旺发。  相似文献   
112.
介绍了舰艇常用材料在海水环境动态高流速条件下自然电位、自然腐蚀率、电偶腐蚀等多方面的腐蚀实验方法及实验结果,得出了舰艇常用系列材料在动态海水中的腐蚀基本数据以及变化规律,为在舰船设计中材料的选择及腐蚀防护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3.
日常生活中的电磁污染与防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日常生活中电磁污染的特点和对人体的危害,并提出了几种不同场合下电磁污染的防护对策,为提高人们日常的电磁辐射防护意识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14.
以金霉素为降解对象,采用沉淀法制备α-FeOOH光催化剂,进一步将其用共价结合法负载在陶瓷膜上,用SEM、XRD、EDS、UV-Vis和FTIR对α-FeOOH和光催化陶瓷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α-FeOOH呈针状或纺锤长片状,长宽分别为500~550nm、25~50nm,经α-FeOOH改性的陶瓷膜孔隙率由14.83%变为8.11%.研究光芬顿陶瓷膜耦合体系对金霉素的降解效率和动力学行为,确定了光芬顿陶瓷膜耦合体系的最优降解条件为金霉素初始浓度50mg/L,H2O2投加浓度10mmol/L,UV强度为3796.6μW/cm2.进一步利用UV-Vis光谱分析了两种体系对金霉素的降解机理,光催化剂体系下,H2O2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而光芬顿陶瓷膜耦合体系下H2O2的浓度先升后降,同时后者在同一时间点对TOC和NH4+-N去除率更高,表明光芬顿陶瓷膜耦合体系氧化能力更强,对金霉素的降解更为彻底.  相似文献   
115.
使用浸渍法制备的CuO Al2 O3催化剂对吸附苯酚饱和的活性炭进行非均相催化湿式氧化再生研究 ,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投加量、反应氧分压、投炭量、蒸馏水量对非均相催化湿式氧化再生活性炭的影响结果 ,同时在该实验中得到非均相CuO Al2 O3催化湿式氧化再生活性炭的最佳条件。对催化剂进行了X衍射分析 ,并通过对催化剂的稳定性进行实验 ,得出该催化剂在进行催化湿式氧化再生活性炭的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6.
本文对燃煤手烧炉烟气生成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对燃烧过程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及一氧化氮等有害气体的生成规律和浓度值进行了测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7.
2005年通过对骆马湖水质监测,并结合近几年的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氮是骆马湖水体的主要污染物,包括总氮、氨氮和硝酸盐氮,其主要特征是入湖河流、降水、围网养殖和点源带来的污染。  相似文献   
118.
为研究不同异味源的感官特性以及不同行业特征污染物的排放差异,以卷烟厂、烘培坊、烤漆厂为研究对象,采用愉悦度9级度量法,测定源样品不同稀释倍数(5~6个浓度梯度)下的愉悦度等级,绘制3种典型异味源愉悦度-臭气浓度指数特征曲线,并进行回归分析,同时筛选出3个典型异味源的特征污染物(烤漆厂的特征污染物为乙酸乙酯、对二乙苯、乙苯、间二甲苯、乙酸丁酯,卷烟厂为乙醇、萘、2-丁酮、柠檬烯、丙烷,烘培坊为乙醇、柠檬烯、α-蒎烯、甲苯、丙酮),并建立了异味评价干扰潜力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3种典型异味源的愉悦度与臭气浓度指数之间的关系均符合二次多项式模型,卷烟厂和烤漆厂异味源的愉悦度均为负值,并且厌恶程度随臭气浓度的增大而增强;而烘焙坊异味源的愉悦度为正值.当愉悦度等级为-2时,卷烟厂和烤漆厂对应的臭气浓度分别为30和26.干扰潜力的强弱是由臭气浓度和愉悦度2个因素直接决定的,烤漆厂的干扰潜力为-14.48,卷烟厂为-14.17,烘培坊为11.77.研究显示,愉悦度与臭气浓度指数间量化关系模型以及异味源干扰潜力评估模型的建立,可为异味源的分类分级以及异味源环境影响标准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9.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梯度压力驯化法从河流沉积物中筛选到一株能够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imethyl Phthalate,DMP)作为碳源和能源生长的菌株,命名为THF-2,对其进行16S r DNA扩增、T/A克隆后测序,菌株THF-2被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研究了温度、初始p H值和表面活性剂对菌株THF-2降解DMP的效果,测定了邻苯二甲酸酯(PAEs)对菌株THF-2生长的影响,进而分析了菌株对不同质量浓度DMP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菌株在15~20℃对DMP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最适温度为20℃;在p H=4~8范围,随p H值升高,DMP降解率增大,最佳p H值条件为8.0。在最适条件下,经过72h培养,菌株THF-2对质量浓度500 mg/L的DMP降解率达89.5%。不同表面活性剂对THF-2降解DMP的影响存在差异。添加质量分数1%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曲拉通X-100和吐温80,对THF-2降解DMP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差异不显著(p0.05);当曲拉通X-100和吐温80添加质量分数为2%和3%时,降解作用受到抑制,降解率与添加量呈显著负相关(r=-0.98,p0.05)。添加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会抑制THF-2对DMP降解作用。DMP降解试验表明,当DMP质量浓度为100~500 mg/L时,THF-2对DMP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模型,降解半衰期为13.92~27.08 h。因此,菌株THF-2可应用于低温地区及低温条件下DMP的生物处理。  相似文献   
120.
Co(C3H6NS2)3·C6H12N2S3单晶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怀礼  黄小红  蒋绍阶  杨铀  蒋小东 《环境科学》2008,29(12):3450-3456
采用常温饱和溶液蒸发法,一硫化四甲基秋兰姆与钴(Ⅱ)发生原位反应得到一种新型非均相Fenton催化剂单晶Co(C3H6NS2)3·C6H12N2S3;通过单晶X衍射、红外光谱和C、N和H元素分析对该单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单晶的空间群为P-1,在不对称单元中有1个Co(Ⅲ)中心,3个新配体C3H7NS2和1个TMTM;Co(Ⅲ)呈现出稍微偏斜的八面体的配位几何构型.利用该单晶催化氧化降解了直接蓝6和直接绿28;结果显示,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染料的降解率和矿化率都较高,这是因为活性中心Co(Ⅲ)提高了H2O2的效率.当投加量在1 200~1 600 mg·L-1之间时,处理90 min后,直接蓝6和直接绿28的降解效率可分别达到94.39%和94.78%.相比之下,不加该单晶光催化剂,其它条件完全相同时,处理90 min后2种染料的降解率均不到45%,降解缓慢.使用后的单晶,通过过滤,可反复使用,有利于降低处理成本.此外还研究了催化反应的动力学,反应遵从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2种染料降解反应速率常数k分别为3.03×102和6.25×102 mg·(L·min)-1,吸附常数K分别为1.52×10-4和7.23×10-5 L·m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