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7篇
  免费   454篇
  国内免费   953篇
安全科学   578篇
废物处理   104篇
环保管理   531篇
综合类   2824篇
基础理论   627篇
污染及防治   250篇
评价与监测   259篇
社会与环境   362篇
灾害及防治   24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218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304篇
  2012年   396篇
  2011年   378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321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理念,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园区污水处理方式-以污治污:利用企业A废水中的碱性物质与消耗企业B废水中的氢离子,再向废水中投加石灰石去除多余的氢离子,投加液碱去除废水中的铜离子和锌离子。优化后的废水处理方式可减少盐酸、石灰石的使用量,从源头上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排入外环境的污染物,对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均具有明显的正效益。  相似文献   
972.
本文基于2010—2017年的统计数据,首先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对三峡库区26个区县的生态效率进行测算,然后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三峡库区生态效率的演化格局进行了实证分析,探索三峡库区生态效率的时空动态演变特征。研究表明:2010—2017年三峡库区生态效率平均水平处于0.5601~1.1920,整体呈现波动性变化趋势,生态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但是整体水平仍然较低;从区域层面看,各个区县间生态效率水平不平衡,空间分布上呈现"西高东低"的非均衡性特征。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三峡库区2010—2017年集聚性呈逐渐减弱态势,空间异质性逐渐增加,整体的生态效率差异变大。最后依据实证研究分析结果,本文对如何提升三峡库区生态效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73.
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环境监测质量评价为目标,综合应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环境监测质量评价方法,并确定了评价因子、权重系数、计算方法。该方法评价指标共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目标层,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环境监测质量;第二层为准则层,包括人员及资质、现场监测、实验室管理、报告编制及数据上报;第三层为方案层,包括人员操作、持证上岗、资质认定、人员培训、水质布点采样流转情况、空气自动站运维情况、现场质控实施情况、实验室环境条件、样品试剂的保存与管理、仪器检定与校准、实验室质量控制实施情况、数据填报软件运行情况、监测报告规范性等13个评价要素。经矩阵一致性检验确定了各评价要素的权重,将该权重与各要素得分运算后得到县域环境监测质量评价结果。在此基础上,选取广东、山西、陕西、四川和青海等5个省份的1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作为典型区开展了实地调研,并应用评价体系对其进行了监测质量等级评价。结果表明,15个典型县域中,环境监测质量等级为优的县域占13.3%,一般、较差的县域分别占66.7%、20%。县域环境监测承担单位在资质、报告编制及数据上报方面表现较好,在现场监测、人员操作方面问题突出,在实验室管理方面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974.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饮用水中22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复合线性离子阱质谱方法:饮用水样品经针头过滤器过滤,选用Biphenyl液相色谱柱进行分离,以含0.1%甲酸的水溶液和含0.1%甲酸的甲醇溶液为流动相,电离模式为电喷雾正离子,选用多反应监测触发增强子离子扫描模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22种PAEs的灵敏度良好,定量限为0.001~0.1 μg/L。配制浓度为0.1~100.0 μg/L的混标溶液进行进样分析,分析结果显示,22种PAEs在该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82.9%~108.9%,相对标准偏差为0.9%~11.2%。同时,使用增强子离子扫描谱图进行搜库匹配,定性准确性高。该方法适用于饮用水中PAEs的检测。  相似文献   
975.
利用2017年嘉善善西超级站臭氧(O3)及其前体物(NOx和VOCs)以及气象因子(温度、湿度、风速)逐小时数据,分析了2017年全年NOx和O3的变化特征以及春季(4—5月)、夏季(7—8月)NOx和气象因子对O3生成的影响,利用O3生成潜势(OFP)评估了VOCs大气化学反应活性,并通过潜在源区贡献(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CWT)方法分析了嘉善春、夏季O3潜在源区贡献特征。研究发现:O3日变化特征为单峰结构,NOx为弱双峰结构。O3浓度在3—9月较高,春、夏季O3浓度峰值分别出现在15:00和14:00,春、夏季的NOx、O3日变化与2017年全年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NOx对O3存在滴定作用,且低湿高温有利于O3浓度的升高。春、夏季O3生成潜势贡献均表现为烯烃 > 芳香烃 > 烷烃,由于烯烃光化学活性较高,夏季烯烃浓度升高导致其贡献较春季增长约18.1个百分点,且夏季VOCs平均最大O3增量反应活性高于春季。PSCF和CWT分析结果表明,嘉善春季的潜在源区主要为本地、西南方向和东南方向,夏季的潜在源区主要为本地、西北方向、西南方向以及东南方向。  相似文献   
976.
通过在西安市三环内6个功能区布设62个采样点,采样分析其表层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质量比及其构成特征。结果表明,西安市表层土壤中DMP、DEP、BBP、DnBP、DEHP和DnOP平均值分别为0.188 mg/kg、0.187 mg/kg、0.091 mg/kg、4.174 mg/kg、6.122 mg/kg和0.188 mg/kg,6种PAEs总质量比(∑6PAEs)范围为1.54 mg/kg^153.17 mg/kg,平均值为10.95 mg/kg。6个功能区∑6PAEs从高到低为交通区>工业区>混合区>公园>文教区>住宅区。与其他城市表层土壤中PAEs值比较发现,DMP处于高水平,DEP、DnBP、DEHP和∑6 PAEs处于较高水平,BBP和DnOP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977.
Accidents in chemical industrial parks always cause fateful damage which can be reduced greatly by providing emergency resources sufficiently and timely. One effective way to enhance the emergency response capacity and agility is by pre-positioning of emergency resources for the potential accidents.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of China is a large region where a large number of chemical industrial parks are concentrated. 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ng characteristics of demand points in this region,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hierarchical pre-positioning of emergency resources is proposed to ensure that accidents in all chemical industrial parks in this region can be responded timely and effectively. Considering accident domino effect and minimizing the total cost, the model gives optimal decisions of pre-positioning emergency resources, including the location and inventory of depots. The innovative hierarchical pre-positioning method greatly reduces the total cost in the premise of sufficient preparation for supplying emergency resources. Finally, in a visual graph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he model is applied and the result shows its applicability.  相似文献   
978.
为“挖掘”输油泵机组风险根源,降低设备预知性维护难度,结合输油泵多准则风险评价,提出1种基于等级全息建模的输油泵机组风险根源辨识方法,运用等级全息建模方法将输油泵系统分解为泵体结构、管理因素、环境因素、操作因素、技术因素、运行因素、设备安装7个子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事故树分析(FTA)等传统风险辨识方法,等级全息建模(HHM)对轴承等关键部件以及压力等运行参数的监测更为深入,能够有效辨识输油泵机组高风险情景,提升输油泵的风险辨识效率。  相似文献   
979.
为研究我国南海高温高压井钻完井、测试损失工时事件规律,对2009—2018年中国南海高温高压探井钻井日志进行分析,汇总501起海上高温高压井钻完井损失工时事件,并将其划分为复杂情况及事故停工、自然停工、修理停工3大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杂情况及事故停工事件数与年份无明显关联,但与地质资料准确度关系密切,修理停工事件数随年份呈现震荡下降趋势;复杂情况及事故停工总损失工时最多,其中卡钻损失工时占比最高;修理停工总损失工时最少,其中钻井设备故障损失工时占比最高;灾难天气、洋流或地质活动是造成损失工时最多的原因,不安全行为是单起事件平均损失工时最多的原因,设备老化是修理停工最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可为后续高温高压井钻完井非生产时间成本估计模型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980.
为了分析高应力巷道底臌变形机理,以铜川玉华煤矿2407工作面巷道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观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根据巷道底臌主要由原岩应力、支承应力、围岩遇水膨胀、流变作用而引起进行分析,推导出计算底臌量的表达式。针对玉华煤矿高应力巷道底臌变形,提出在巷道顶板采用锚网梁索支护,帮部采用锚网支护的原支护条件下,底板采用锚杆注浆和切槽联合支护方式控制底臌。现场观测结果表明:这种联合支护方式能够有效控制巷道底臌变形,底臌量降低了61.5%。将底臌量理论解与现场监测的结果进行比较,误差小于8.93%,验证了理论的合理性,为巷道底臌量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