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75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91篇
综合类   226篇
基础理论   81篇
污染及防治   67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Ecotoxic activity of soils polluted with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PAH) and heavy metals (HM) was evaluated in pot and laboratory experiments. Plants and soil microorganisms were chosen as test organisms and six different soil materials were used in the study. The applied levels of HM and PAH were aimed to reflec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the "worst case" situation. Zn(2+), Pb(2+) and Cd(2+) were introduced to the soils as an aqueous solution of the mixture of salts at the concentrations corresponding to 1000, 500 and 3 mg kg(-1), respectively. Mixture of four PAH compounds (flourene, anthracene, pyrene and chrysene) as a CH(2)Cl(2) solution was applied at levels of 10-100 mg summation operator 4PAH kg(-1). Population and activity of soil microflora was evaluated as measured of total bacteria counts, intensity of respiration and enzyme activity (dehydrogenases and phosphatases). Effect on plants was evaluated on the base of the growth (plant at an early stage of their development) and yield (mature plant) measurement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mbined effect of PAH and heavy metals on soil microorganisms activity and on some plants at an early stage of their development can be stronger than in soils amended with HM or PAH separately. Reaction of tested organisms was related to soil properties, PAH concentration, time and plant species. Mature plants (maize) were insensitive to the applied levels of both group of contaminants.  相似文献   
142.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的微生物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对近年来脱氮除磷微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分析了生物脱氮除磷反应器中各类功能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营养物代谢机理和对处理效率的贡献 ,讨论了脱氮除磷生物学应深入研究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3.
职业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呈现高移化趋势,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在职业教育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课程的衔接处于核心地位。数学课程作为中、高职教育中的基础课程,其结构、形式、内容的科学合理的衔接,直接影响着中、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本文就中、高职教育中数学课程衔接现状,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4.
以从南极地区分离纯化的具有低温芳香烃降解功能的嗜冷菌Planococcus sp.NJ41为研究对象,模拟低温海洋环境对影响其生长和降解的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其最适的萘降解条件:动球菌Planococcus sp.NJ41可在以萘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并在低温(0~10℃)下高效降解萘等芳香烃;其最适生长...  相似文献   
145.
SBR中活性污泥培养驯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研究在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中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以人工配制的污水作为营养液,通过控制温度(26℃左右)、pH(6.8~7.8)、溶解氧(2~6 mg/L)等试验条件来进行污泥的逐步培养驯化,主要探究在培养期间活性污泥浓度(主要测其MLSS)、对COD的去除效果、30分钟沉降比和活性污泥微生物相随培养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以及培养中出现的异常状况与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6.
生物炭对土壤酶活和细菌群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6,自引:13,他引:6  
生物炭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能够提高土壤碳氮矿化速率及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因此探索生物炭调控土壤微生态环境与土壤酶活及其作用机制对改善土壤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大田试验方式研究不同生物炭施用水平0(CK2)、0.6(T1)、0.9(T2)、1.2(T3)和1.5(T4)t·hm-2以及完全空白对照(CK1:不施任何肥料和生...  相似文献   
147.
以四环素为研究对象,构建土壤微生物电化学系统(SMES),避光恒温培养58d后进行采样分析,研究了四环素降解、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和三域微生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揭示四环素在SMES中的生物降解机理.结果表明,采用SMES处理后,四环素降解率从52%显著提升至70%.与对照处理相比,脱氢酶活性在SMES中显著提升了144...  相似文献   
148.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4株产微生物絮凝剂的菌株,将4株菌进行相互复合培养后,发现1号和2号菌株构建的复合菌群(XL1)所产MBF的絮凝率达到65.5%。优化XLI的培养条件及其所产MBF的絮凝条件后,发现XL1在培养温度为35℃、摇床转速为160rpm、培养基初始pH为8.0、菌液用量为15ml/L、种子液接种量为10ml/L、1%CaCl,溶液用量为40ml/L、高岭土悬浮液pH为4.5、静沉时间为12min等的条件下絮凝率可达到92.5%。16S rDNA测序鉴定1号菌属于沙雷菌属(Serratia),2号菌属于芽孢杆菌菌属(Bacillus)。  相似文献   
149.
固定化微生物法处理含甲硫醇恶臭气体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液相曝气方式驯化培养污水厂活性污泥,获得具有降解甲硫醇能力的优势微生物菌群。同时用海藻酸钠包埋固定化微生物,研究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填充床去除甲硫醇恶臭气体的工艺过程。液相曝气培养研究表明:降解甲硫醇的微生物菌群适宜的pH值为5.2~9.0,最佳pH条件为弱碱性。已驯化微生物的离心浓缩回收率为71.2%,颗粒填充床生物脱臭塔运行实验表明:在空塔停留时间不大于13s,对低浓度甲硫醇气体(〈12.9m  相似文献   
150.
教师对教育的贡献,不仅表现为传道授业解惑,更在于"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以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为例,分析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诸如:师表意识淡薄、行为规范不严、敬业精神不足和治学不严谨等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可以从完善制度建设、完善师德考评机制、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