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3篇 |
免费 | 103篇 |
国内免费 | 24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02篇 |
废物处理 | 4篇 |
环保管理 | 69篇 |
综合类 | 513篇 |
基础理论 | 172篇 |
污染及防治 | 70篇 |
评价与监测 | 29篇 |
社会与环境 | 91篇 |
灾害及防治 | 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37篇 |
2021年 | 34篇 |
2020年 | 51篇 |
2019年 | 38篇 |
2018年 | 43篇 |
2017年 | 39篇 |
2016年 | 44篇 |
2015年 | 53篇 |
2014年 | 41篇 |
2013年 | 74篇 |
2012年 | 75篇 |
2011年 | 93篇 |
2010年 | 52篇 |
2009年 | 56篇 |
2008年 | 36篇 |
2007年 | 71篇 |
2006年 | 58篇 |
2005年 | 31篇 |
2004年 | 32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31.
2010年春季对盘溪河水质进行了采样监测,分析了春季盘溪河水质的日变化规律,运用非参数检验、方差分析和灰色关联度方法评价了盘溪河1 d内的水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盘溪河的t、DO、COD、Pb、Cd、Zn和Cu在上、中、下游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pH、EC、TP、TSS、BOD5、NO3--N、TN和NH4+-N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盘溪河各水质参数日变化情况差别较大,TN、TP和EC的日变化趋势在上游呈波浪式逐渐增加,中游波动较小,下游呈"单峰单谷"型,峰值出现在中午12:00.COD变化曲线呈"单峰"型,上游和中游峰值都出现在10:00,下游的峰值在12:00;盘溪河Pb、Cd、Zn和Cu的浓度较低,中游Pb、Cd、Zn和Cu浓度的峰值出现在12:00;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评价了盘溪河水质级别:上游在18:00和20:00为劣Ⅴ类,其余各时间段河流水质为Ⅱ类;中游在12:00时水质为劣Ⅴ类,其余各时间段河流水质为Ⅱ类;下游各时间段水质均为劣Ⅴ类. 相似文献
532.
应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对80种硝基多环芳烃致突变性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72个训练样本判别回代符合率为90.28%,8例预测样本正确分类率为100%,累计正确分类率达91.25%。 相似文献
533.
环境水体中肠道病原细菌定量PCR检测与膜过滤分析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通用引物,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QPCR),对西安市5个地表水体中肠道病原细菌的细胞密度进行了分析.检测水样体积为100mL,分别于2006年3~6月取自水源水(黑河)、景观娱乐用水(大唐芙蓉园北湖和兴庆湖)、纳污河(浐河)和未消毒的二级出水(北石桥污水处理厂),并将QPCR检测结果与滤膜法(MF)测得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粪大肠杆菌CFU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5个水体(n=60)检测结果显示,QPCR检测结果是大肠菌群CFU的2.2~5倍,是粪大肠杆菌CFU的7~14倍.病原细菌检测的几何平均值范围,QPCR法在25~67000 CCE·100mL-1之间,MF法大肠菌群在3~45000 CFU·100mL-1之间,粪大肠菌群在0~3000 CFU·100mL-1之间(n=60).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使用Spearman秩相关法来计算,结果显示,QPCR检测结果与大肠菌群、细菌总数以及粪大肠杆菌CFU均呈现显著正相关,秩相关系数分别为r=0.983、r=0.908和r=0.948. 相似文献
534.
酸沉降对马尾松菌根共生蛋白及营养关系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模拟酸雨及不同Ca/Al比对马尾松(Pinusm assoniana Lam b.)菌根中真菌与植物共生及营养关系的影响,在分子水平上揭示污染对生物的作用和生物抗性机理.当pH20 的模拟酸雨与铝共同作用时,马尾松菌根中酸性磷酸酶、硝酸还原酶以及海藻糖酶和甘露醇脱氢酶活性明显下降,即pH20 的模拟酸雨及铝离子对马尾松幼苗根的磷、氮吸收以及两共生生物之间的营养物质交换过程产生了影响,且铝离子在pH值低的情况下毒性作用更强;而钙能有效地缓解铝的毒性⒚在本实验中当Ca/Al比为1/1 时,缓解能力最强;在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tinctorius)后,马尾松幼苗根部酶活性仍能保持一定水平,植物对模拟酸雨及铝毒的抗性增强.菌根形成初期,经等点聚焦电泳后分离出在植物及真菌纯培养中均不存在的共生蛋白,其等电点为470,经pH20的模拟酸雨处理后该蛋白仍存在 相似文献
535.
Effects of p,p'-DDE exposure on gonadal development and gene expression in Japanese medaka (Oryzias latip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lthough 1,1-dichloro-2,2-bis(p-chlorophenyl)-ethylene (p,p'-DDE),the major and most persistent metabolite of 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 (DDT),was continually detected in wild fishes that showed abnormal gonad development such as intersex,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impact of p,p'-DDE exposure on gonad development in fishes.To survey the effects of p,p'-DDE on gonadal development and gene expressions,male juvenile (20-d post hatch) Japanese medaka (Oryzias latipes) was exposed to 1,5,20,and 100 μg/L p,p'-DDE for two months.Increased hepatosomatic index (HSI) and decreased gonadosomatic index (GSI) were found in the p,p'-DDE-treated groups.Intersex was found in 100 μg/L p,p'-DDE exposure group,as well as 100 ng/L 17α-ethynylestradiol (EE2)group.By quantitative real-time RT-PCR,it was found that gene expressions of vitellogenins (VTG-1,VTG-2),choriogenins (CHG-H,CHG-L),and estrogen receptor α (ER-α) in the liver of the fish were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 by p,p'-DDE exposure.VTC-1 and VTG-2 were recommended as the preferred biomarker for assessing anti-androgenic p,p'-DDE because they were the highest up-regulated among the genes and showed good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The up-regulated ER-α suggested that a potential synergetic effect would occur when p,p'-DDE coexists with other ER-α-binding endocrine-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 相似文献
536.
二苯甲酮类紫外防晒剂发光菌急性毒性及QSA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广泛用于防晒剂、塑料添加剂、香味剂等。随着紫外防晒产品的大量使用,其环境及健康风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揭示二苯甲酮类污染物的毒性特征,选择了14种二苯甲酮类化合物作为目标化合物,测试了它们对发光细菌的急性毒性效应。分别运用二维、三维定量构效相关技术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了目标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特征对毒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对发光菌急性毒性的EC50值在17.67到243.82 mg·L-1范围内,其中2-羟基-4-甲氧基-5-磺酸基二苯甲酮的急性毒性最低,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的毒性最高。羟基取代的二苯甲酮化合物的急性毒性随着分子中羟基数量的增加而升高;具有相同羟基数量的二苯甲酮类化合物,羟基位于苯环4-位时毒性最高,3-位时次之,2-位时毒性最低。QSAR结果表明,运用静电场、氢键受体场和氢键供体场能很好解释这类化合物的毒性特征,若在苯环4-位引入带正电荷的官能团、在苯环2-,4-位引入氢键受体,都将导致毒性升高。上述研究结果将为科学评价该类化合物的潜在生态风险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37.
538.
为准确预测道路断面的安全性,建立道路交通事故断面事故率模型。首先选定事故率作为微观预测目标,选取驾驶员的驾龄、车道数、平曲线半径、纵坡度、路面情况、路口路段类型、道路宽度7项因素作为主要影响因素,并且将各影响因素分为若干类目。在数量化理论的基础之上建立改进的数量化理论的道路断面事故率预测模型,最后以某国道222.888~377.387 km段作为算例进行计算,并选取事故多发段333.5~334.0 km处对模型进行具体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对事故影响最大的是该路段中三枝交叉口,其次是3 a(含3 a)以下驾龄及四枝交叉口。 相似文献
539.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遥感定量调查法是近年来新出现的水土流失调查方法 ,其核心部分就在于水土流失定量评价模型及其各参数的算式算法。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主要的水土流失遥感定量评价模型的构成 ,并对其中USLE系列模型的因子的算式、算法进行了汇编。 相似文献
540.
简述了“九五”-“十一五”期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简称城考)中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指标的定义、内涵,监测指标内容及分类、指标权重及评价标准等因素的变化规律.指出,应重视环境质量指标选择与当前环境污染现状的衔接,补充重金属等环境优先污染物指标为水环境质量监测评价指标.提出了新的筛选原则和指标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