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0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364篇
安全科学   266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11篇
综合类   734篇
基础理论   419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95篇
评价与监测   41篇
社会与环境   137篇
灾害及防治   4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1 毫秒
881.
I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evident over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that there is a growing tension between two seemingly irreconcilable trends: (1) moderate to conservative demographic projections that world population size could easily reach 9 billion (or more) by the mid-to-late twenty-first century; and (2) prudent and increasingly reliable scientific estimates suggesting that the Earth's long-term sustainable carrying capacity (at an 'adequate to comfortable' standard of living) may not be much greater than 2–3 billion. I therefore argue that it is now time – indeed, past time – to develop and implement a set of well-conceived, clearly articulated, broadly equitable and internationally coordinated sociopolitical initiatives that go beyond merely slowing the growth – or even the stabilization – of global human numbers. After summarizing a number of 'inescapable realities' that the human species must soon confront, and notwithstanding the considerable difficulties involved in establishing rational and defensible global population optimums, I conclude with several suggestions relevant to the next logical step: how best to bring about a very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global population size over the next two to three centuries. To the extent that there is still time to choose whether this dramatic decrease will be under conscious control or essentially chaotic, these proposals are cautiously optimistic.  相似文献   
882.
中国省域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分区管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掌握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对于落实分级分区的土壤污染管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整理最近20年发表的706篇核心文献数据,从省域尺度上分析了我国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累积程度及其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在省域尺度上土壤重金属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整体呈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特征.耕地和建设用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较高,且超标率高于草地和林地.中国大部分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高于区域背景值,地累积指数为:Cd(1.80)>Pb(0.23)>Cu(0.17)>Zn(-0.05)>As(-0.56)>Cr(-0.69),超过85%省域土壤Cd达到中度污染水平.云南、贵州、广西、湖南和江西等有色金属资源型省份土壤重金属普遍高于其他省份,当地儿童面临较高的致癌风险.福建、浙江、江苏和天津等沿海地区土壤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和城市化建设.高强度农业利用是河南、山东和安徽等地区土壤重金属积累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83.
陆地水储量(TWS)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指示,研究TWS有助于理解气候变化是如何影响水资源的循环。本文用GRACE重力卫星数据与气象资料恢复了2002—2016年我国陆地水储量的时空分布变化,运用M-K趋势分析判断陆地水储量与气候数据的趋势,并将具有显著趋势的地域划分为10个关键区域,其中:松花江流域、长江中下游流域、珠江流域、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及青藏高原中部TWS趋于增加(2.76—7.14 mm?a~(-1)),而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辽河流域、天山山脉及雅鲁藏布江流域陆地水储量趋于减少(-1.47—-8.93 mm?a~(-1))。TWS与气候数据、气候环流指数的Spearman相关性的结果表明:TWS的变化主要受气候变化影响,气候变化是造成陆地水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但在人口密集区域,人类活动对TWS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如华北平原过度汲取地下水是造成TWS减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84.
太湖流域双酚AF和双酚S人体健康水质基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双酚A(Bisphenol A, BPA)的替代物,双酚AF(Bisphenol AF, BPAF)和双酚S(Bisphenol S, BPS)在工业中被广泛使用.近年来,BPAF和BPS在水环境中不断被检出,由于其难降解特性和较高的毒性效应,可能会对水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以太湖流域为研究对象,开展太湖的人体健康基准研究,依据本土化人体暴露参数、水质参数、BPAF和BPS的生物累积系数等相关数据,推导出太湖流域BPAF和BPS基于人体健康风险的水环境质量基准值(Ambient Water Quality Criteria, AWQC)分别为0.4455μg·L~(-1)和10.02μg·L~(-1).此外,通过对特殊人群和普通人群的人体健康基准值进行比较,发现特殊人群的基准值均低于普通人群的基准值.该研究推导的BPAF和BPS基于人体健康风险的水环境质量基准值,可为我国双酚替代物的环境风险管理、人体健康基准研究和水环境质量标准的修订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85.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双评价”:抗解问题与有限理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即“双评价”)被视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科学基础和约束条件。通过分析和总结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开展的“双评价”工作,发现“双评价”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仍然存在对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的科学机理认识不足、评价技术方法不完善、应用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未来需要面向生态文明理念下国土空间规划的现实需求,完善“双评价”的科学逻辑、技术逻辑和应用逻辑,提升“双评价”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也应认识到国土空间规划本质上是个抗解问题,“双评价”只能发挥有限理性作用,应重视通过沟通交流、公众参与等方式应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的具体问题,避免陷入技术决定论的误区。  相似文献   
886.
大规模城际人员流动的负向效应与城市群的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移动互联网定位大数据,测度中国城际出行人员的流动特征,探讨大规模城际人员流动的“负向效应”。基于春运与平日两个时段百度迁徙数据,运用流动规模、广度两项流动性指标,使用局部空间自相关测度全国城际人员流动空间特征;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使用线性回归模型测算城际人员流动给不同类型城市、城市群带来负向效应的差异。结果发现: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是流动性最强城市的高值聚集区,城市群、超大城市的超强流动性伴随着更大的负向效应风险。表现为:第一,以超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受到城际人员流动负向效应冲击时,会产生更大的负向影响;第二,该类城市群会通过城际人员流动极大地扩散负向效应。提出城市群安全应首要保证流动性的安全,城市群安全应体现在城际流动网络的韧性上。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推动城市群发展战略需要从国土空间安全的视角审视城市群流动性与城市群的安全。  相似文献   
887.
利用210Pb-137Cs年代学方法,结合洪水事件沉积层,综合建立了红枫湖沉积岩芯准确的年代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测定沉积物多种地球化学指标(LOI、TOC、TN、C/N比、δ13Corg、BSi),结合历史文献记录和已有的水质监测数据,重建了1960~2016年红枫湖营养状态变化历史.结果表明,建库以来红枫湖水体经历了多次营养状态的显著转换.其中,1991年开始水体逐渐从中营养转向富营养化状态,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内、外源营养物质输入显著增加所致,特别是网箱养鱼活动可能起到重要作用;2000年开始,水体逐渐转向中营养化,主要是一系列保护和治理措施的实施;2004年开始,水体再次逐渐恶化,转向富营养化状态,主要是外源污染物输入增加,加上内源底泥营养物质的重新释放;2009年以来,水质逐渐改善,处于中营养化状态,主要是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但表层营养物质含量较高,现阶段在减少外源污染物输入的同时,应重点加强底泥污染物的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888.
收集高海拔城市昆明不同功能区室内灰尘,利用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分析不同粒径(F1~F4:100~2000,75~100,63~75,45~63μm)灰尘中Pb,Cu,Cd,Zn,Cr,Ni,Co,As和Mn的含量,借助人工泪液提取的方法,测定目标重金属的可溶出率(生物可给性),并分析室内灰尘人工泪提取液对人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办公室灰尘中Ni,Mn,Zn显著高于家庭及学生宿舍(P<0.01),且Cd,Ni,Zn的含量高于昆明市土壤背景值的39.3、9.5、12.3倍.居民住宅Co(10.6%)、办公室As(16.1%)及学生宿舍Mn(36.0%)溶出率最高.重金属元素在粒径分布规律上表现出不同特征,办公室及宿舍灰尘重金属易在63~100μm粒径范围内富集.人角膜上皮细胞经室内灰尘人工泪提取液暴露24h后,低浓度(20μg/mL)、高浓度(1280μg/mL)分别促进和抑制细胞增殖,与对照组相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炎症因子IL-1βTNF-α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提示昆明室内灰尘暴露有诱发角膜炎症疾病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889.
中国大河流域开发与国家文明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是生命之源。大河流域既是地球淡水资源的关键载体,也是人类文明发育的主要摇篮。作为世界文明古国和现代发展中大国,中国的情况更是如此。长期的实践表明,大河流域的开发具有明显的生态效应极化特征:即在人文生态系统获取快速发育的同时,严重干扰和破坏了流域自然生态的系统发育及其多样化的发展。流域开发的程度越高,这种极化效应的特征也就越明显。论文的实证分析表明,由于缺乏流域开发生态效应的正确认识和过分追求人文发展利益发育最大化,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正在面临着日趋严峻的挑战。例如,河水断流、水质污染、湿地萎缩和水生物种消亡。为国家现代文明的永续发展计,亟需改变目前传统的"重开发、轻保护"大河流域资源环境开发观。  相似文献   
890.
1 INTRODUCTIONAs a special pattern of community in city, "village-in-city"has objectively existed for many years, but it is only inrecent years that the phenomenon of "village-in-city" hasreally aroused the attention of scholars, government andmedia. The attention of government and media is mainlyfocused on the urban managerial problems that areproduced by "village-in-city", while the academic circlestry to explain the phenomenon of "village-in-city" andput forward measures in the academ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