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21篇 |
免费 | 1410篇 |
国内免费 | 15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354篇 |
废物处理 | 128篇 |
环保管理 | 1312篇 |
综合类 | 3846篇 |
基础理论 | 748篇 |
环境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564篇 |
评价与监测 | 436篇 |
社会与环境 | 613篇 |
灾害及防治 | 58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4篇 |
2024年 | 171篇 |
2023年 | 223篇 |
2022年 | 283篇 |
2021年 | 328篇 |
2020年 | 346篇 |
2019年 | 332篇 |
2018年 | 261篇 |
2017年 | 358篇 |
2016年 | 382篇 |
2015年 | 342篇 |
2014年 | 378篇 |
2013年 | 459篇 |
2012年 | 636篇 |
2011年 | 633篇 |
2010年 | 481篇 |
2009年 | 524篇 |
2008年 | 371篇 |
2007年 | 555篇 |
2006年 | 518篇 |
2005年 | 444篇 |
2004年 | 395篇 |
2003年 | 345篇 |
2002年 | 317篇 |
2001年 | 205篇 |
2000年 | 235篇 |
1999年 | 201篇 |
1998年 | 133篇 |
1997年 | 132篇 |
1996年 | 92篇 |
1995年 | 115篇 |
1994年 | 95篇 |
1993年 | 62篇 |
1992年 | 61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2年 | 6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3篇 |
1974年 | 2篇 |
1972年 | 7篇 |
1971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通过实验研究比较了复合生物膜-活性污泥反应器(HY)和传统活性污泥反应器(AS)的脱氮除磷效果。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HRT)16 h、污泥龄12~15 d、水温19~21℃、pH 6.3~7.8的条件下,复合生物反应器比活性污泥反应器运行更稳定,未发生污泥膨胀。在相同运行条件下,复合生物反应器对COD、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95%、91%和98%,而活性污泥反应器对COD、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85%、84%和90%。稳定工况下复合生物反应器的比硝化、比反硝化速率,比吸磷、比释磷速率均高于活性污泥反应器,且微生物相更加丰富。通过建立16S rDNA克隆文库发现生物膜和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均具有高度多样性,但生物膜微生物的微生物相比活性污泥更复杂。 相似文献
112.
WANG Hong-kang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2000,12(2):154-160
IntroductionNowweallconcernourselveswiththecontemporaryproblemsofoverpopulation,resourceexploitation,environmentalpollutionand... 相似文献
113.
模拟秋茄湿地系统中Pb的分配与迁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温室中建立模拟秋茄湿地系统,分别用3种不同浓度的人工污水每周定时定量对模拟系统进行污灌1年,用以研究Pb在系统中的分配与迁移。结果表明:加入系统的Pb主要分配存留在土壤中,很少迁移到植物体和掉落物中。由于红树植物的拒盐机制以及被秋茄吸收的Pb主要积累在非生理活动区,表明秋茄幼苗对Pb具较强抗性。同时,应用物质平衡模型,计算得土壤子系统Pb的环境容量较大,因此整个模拟系统对Pb污染的承受力较大。 相似文献
114.
湿地植物在城镇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作用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不同类型湿地植物如凤眼莲、荇菜、稗草、黑藻、皇竹草、美人蕉等,引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考察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在湿地组合系统中的作用特性。盆栽实验发现,虽然植物对污水N、P营养元素的直接去除率分别只有14.0%~59.4%和8.6%~55.2%,但植物通过过滤、截留及加强有机物降解转化的作用,对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具有协同效应,使水体N、P的总去除率分别达65.4%~83.8%和43.5%~69.5%。将植物引入组合处理系统,中试实验结果表明,水体TN、TP和COD月平均去除率分别高达80.4%、74.3%和81.3%。与常规生化处理系统相比,处理效果大为增强,生化反应的能耗相对减少,出水水质较稳定,使湿地组合系统成为一种去N除P,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有效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5.
116.
以上海市某水厂实际供水管网为研究对象,对其管网水中异养菌生长水平和其它相关物理、化学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所研究供水管段中,悬浮水中所含细菌主要是以有机物为营养的异养菌;随着供水距离延长,悬浮水中BDOC逐渐增加,伴随异养菌数量和浊度呈增加趋势;在研究管段中,悬浮水中各形态氮的变化表明水中存在一定的亚硝化作用,而且亚硝酸盐含量同异养菌具有相同的升高变化趋势;管网水中总磷含量与异养菌数量也随供水距离延长同时增加. 相似文献
117.
固定源排污许可证监测管理制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依靠排污许可证管理,固定源执行由行业排放标准为主正逐步过渡到\"国家行业排放标准——单一源排放标准\"双层排放标准,并以执行更全面和精准的单一源排放标准为主,对应的监测要求及考核方式更加多样化。对监测管理制度进行设计,明确固定源制定自行监测方案和守法监测的主体责任,厘清许可证核发部门、属地监测、执法部门的监管职责。系统设计\"固定源制定并提交自行监测方案-核发部门审核-方案纳入排污许可证中成为规定-依规定自行监测和记录-固定源提交执行报告-监管部门审计式审核-执法监测和执法检查\"的全过程管理机制,设计标准化的监管计划程序落实证后监管与执法监测,明晰监管部门的有限责任。 相似文献
118.
119.
矿井本质安全化的实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分析了事故致因理论,基于对事故致因要素的有效控制,阐述本质安全型矿井的特征,提出矿井本质安全化结构模型;探讨并构架了促进矿井本质安全化的支持体系和保障体系,就加大安全投入的资金支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制度支持、设置合理安全管理机构与配备足够安全技术人员的组织支持,以及以工会为代表的内部群众监督的监督保障和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方法保障等促进本质安全化的支持体系和保障体系的具体内容进行深入研讨,认为完善的安全支持体系与保障体系能有效地促进矿井本质安全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0.
对污泥基生物炭提升活性污泥系统处理性能进行探讨,将活性炭和污泥基生物炭分别投入A2O工艺厌氧池活性污泥,发现其对COD削减率最高分别为72.9%和41.1%,均能有效削减,生物炭对TN削减率最高为74.1%,优于活性炭.表征显示污泥基生物炭上更易附着活性污泥且比表面积更大.在A2O小试厌氧池中以\"1次/污泥龄\"为频率投加活性炭、污泥基生物炭和脱脂污泥基生物炭,结果发现:投加污泥基生物炭对COD、TN、TP的削减均优于活性炭,投加脱脂污泥基生物炭对COD、TN的削减与投加活性炭相当,对TP平均削减率高达85.6%,优于活性炭,表明生物炭处理(BT)工艺比粉末活性炭处理(PACT)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能力更强,脱脂污泥基生物炭作为污泥脂质提取后的副产品更经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