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83篇
安全科学   95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127篇
综合类   314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82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661.
工业锅炉的合理排污与节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污是锅炉水质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分析了锅炉排污的必要性,阐述了锅炉排污的原则,建议以电导率为标准计算排污率,准确性好、操作简单、反映炉水化学工况灵敏。分析了锅炉节能与合理排污的密切关系,介绍了对锅炉排污水及余热再利用的研究,建议将锅炉排污水用于冬季采暖用水和非采暖期余热回收利用,达到节水、节能目的,并利用锅炉排污水对锅炉尾部烟道进行喷淋,以脱除烟气中的大部分SO2和NO2等。以达到重视排污、安全运行、减少消耗、节约能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662.
文章根据因次分析方法推导出ABSBR反应器水力混合特性的无因次准则,并对反应器水力混合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663.
对塑性松软煤体进行水力挠动较难取得理想的瓦斯增浓提效效果,为克服该措施的局限性,使松软煤层有效卸压增透,可将挠动对象转移至煤层顶板砂岩。基于对顶板砂岩水力挠动裂隙发育、延展及煤层卸压增透机理分析,在试验矿井的松软煤层及顶板砂岩中分别施工钻孔进行水力挠动试验,同时采用多级指标对措施后的瓦斯抽采效果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水力挠动作用下砂岩体内部形成有利于下部煤层瓦斯流动的裂隙网络,抽采流量、浓度及累计抽采纯量大幅提高;但由于高压水作用下松软煤体内部发生塑性变形、裂隙堵塞、瓦斯流动性弱化,导致抽采流量、浓度及累计抽采纯量不升反降。研究结果可为松软煤层实施水力挠动提供参考,以期实现较理想的瓦斯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664.
为研究泄流过程中折板式竖井消能工水动力荷载作用,以某深隧排水工程竖井为研究对象,开展正态水力模型试验,研究恒定流与非恒定流条件下折板压强分布规律及脉动特性,分析折板间距和倾角对频谱特征影响。结果表明:上层折板承受时均压强为中层和下层折板1.5~3倍;恒定流条件下折板瞬时压强脉动幅值随入流量和折板间距增大而增大,随折板倾角增大而减小,功率谱密度优势频段为0~2.5 Hz;非恒定流条件下折板瞬时压强自上而下依次减小,功率谱密度优势频段介于0~4.0 Hz。研究结果可为竖井折板结构防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5.
PID控制因为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可靠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针对实际控制系统往往存在非线性因素,常规PID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设计了基H1法频响函数估计的变参数PID控制算法。通过对两点激励液压振动试验系统进行随机振动试验,表明H1法变参数PID控制算法对振动台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功率谱复现。  相似文献   
666.
采用组合人工湿地中试试验对工业园区污水厂尾水进行处理,研究了3种不同的水力负荷(10cm/d,20cm/d和25cm/d)下COD的去除,并用一级动力学模型对组合人工湿地及其各个湿地单元的COD的去除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组合人工湿地对COD的去除受水力负荷影响有限,去除率基本都在60%以上,系统出水COD浓度在40mg/L以下,并且夏季的去除效果最佳。对数学模拟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一、二级潜流湿地对COD去除贡献较大,另外组合人工湿地系统对COD的去除效果也优于单个的湿地。系统最终出水中的COD模拟结果和实测值相接近,说明基于一级动力学模型的组合人工湿地数学模拟对实际运行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67.
生物滴滤池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主要技术之一,但其存在氮、磷去除能力有限,稳定性不高等缺点。为提高新型分层生物滴滤池的氮磷去除效率,探索最佳工艺条件,本文采用新型分层生物滴滤池为试验装置,考察了滤料种类、水力负荷、回流比等对装置去除污水中氮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滤料为炉渣、水力负荷为4 m3·m-2·d-1、回流比为2:1时滤池去除氮磷的效果最好,对NH4+-N、TN、TP、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7.08%、57.37%、66.04%、80.78%;采用较高的回流比是滴滤池提高脱氮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68.
为解决水工隧洞TBM施工中的地质适宜性问题,参考国内外水工隧洞TBM施工的相关实践经验,结合《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 50218-2014)中对围岩分类的方法,并考虑到TBM设备的运行状态,选取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等10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水工隧洞TBM施工地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选择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选择熵权法确定,通过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水工隧洞TBM施工地质适宜性多因素评价模型,并选择岭形函数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模糊关系,研究各评价指标在不同的取值范围内水工隧洞TBM掘进的地质适宜性情况;将模型应用于新疆某个供水工程中,并将模型评价结果与施工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建立的水工隧洞TBM施工地质适宜性评价模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得到的评价结果与施工现场的实测数据相符合,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69.
不同水力负荷渗滤液对植物土壤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稳定产甲烷阶段垃圾层循环回灌处理后的渗滤液、轻壤土和百慕大草(Cynodon dactylon)为实验材料,比较了不同水力负荷渗滤液对植物-土壤系统的生态影响.结果表明,2.77~12.00 mm·d-1渗滤液灌溉组土壤的几种关键酶活性、呼吸作用强度、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商,叶绿素含量均较对照组高,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脯氨酸(Pro)含量较低;在渗滤液灌溉组间,6.46~10.15 mm·d-1渗滤液灌溉下百慕大草Pro含量下降显著,叶绿素含量明显提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MDA和H2O2含量较低,土壤酶活性显著提高、呼吸作用强度、微生物量和微生物商较大;而当渗滤液水力负荷过低(2.77~4.16 mm·d-1)或过高(12.00 mm·d-1)时百慕大草胁迫会加重、土壤生物活性下降.表明适量渗滤液灌溉可减缓环境对百慕大草的胁迫,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表现出对植物-土壤系统的生态正效应,其原因可能与不同水力负荷渗滤液灌溉改变了土壤的水分和理化性质.研究说明,通过控制渗滤液原液水力负荷,可望获得渗滤液灌溉对植物-土壤系统最佳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670.
为了寻找快速、简便、精确地测量液体蛋鸡粪便中总氮(TN)、总磷(TP)、有机物(OM)、铵态氮(AN)和总钾(TK)含量的方法,研究了采样前将样品搅拌或静置对所取样品代表性的影响,并用75份生长期为4~6月龄蛋鸡的液体粪便样本建立了密度(SG)与TN、TP、OM,电导率(EC)与AN和TK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及SG、EC、pH与TN、TP、OM、AN和TK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对于TN、TP、OM、AN,采样前将样品充分搅拌是获得代表性样本的前提条件,而搅拌与否并不影响TK代表性样本的获得.SG与TN、TP、OM,EC与AN和TK均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性(P<0.001),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较高,分别为0.94,0.94,0.95,0.94和0.94,多元线性模型的决定系数高于一元线性模型的决定系数.用另外15份样本对5个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验证,并对模型系数b和常数项a进行t检验,得出在显著水平α=0.05上,假设Ha0:(a)=0和Hb0:(b)=1全部接受.由此认为,SG与TN、TP和OM,EC与AN和TK所建立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均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